我們時常能聽到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只有在邊防一線生活着的官兵們才知道,“負重前行”的真正含義。因為只有他們知道,邊防軍人到底有多苦。
至於邊防兵苦,我認為最苦的還是精神之苦,思鄉之苦,考驗人的還是精神生活比較貧乏。雖然部隊也會有圖書室、電腦、卡拉OK什麼的,但還是偏遠了一點,不能跟城市比。
新疆邊防兵的苦和累在於被人們稱為“世界屋脊”雪域高原,這裏冰峯連綿、空氣稀薄、人跡罕至,險關重重。在缺少氧氣的高原上,常年穿梭於“生命禁區”之上,用腳步丈量着國境線,苦和累那是自然了。
北疆阿爾山邊境地區最低氣温可降至零下多40°,以往的“如廁難”就不再是個大事情。如今,邊關營地許多廁所都設在了温暖的營房內,一些不具備安裝取暖設備的偏遠哨所旱廁,也通過安裝棉門簾、塑料膜和加蓋包裹棉被等措施提升保温性能。高原地區因高海拔缺氧,一些不適應的官兵出現官兵免疫力下降、煩躁、掉頭髮等症狀。為了保障官兵的健康,同時為了便於急救,我軍在一線哨所普遍配備了便攜式高壓氧艙,後方兵營則設置了高壓氧治療室。這些裝備平時可以用於保障官兵的健康,戰時就成了拯救生命的關鍵裝置。
加勒萬河谷屬於高原冰川融化後形成後河流,此地山高路險,交通不便,處處懸崖絕壁。雖然加勒萬河谷面積僅4.26萬平方公里,但得益於其“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般的地理優勢,它是我國西部邊界重要的戰略要地。
加勒萬河發源於我國的白石灘,流入北南走向的什約克河,向西流入印度河。什約克河位於喀喇崑崙山以東,從錫亞琴冰川和崑崙冰山發源,流經德普桑平地,沿中印邊境一路向南,長約近200公里。這200公里實控線只有加勒萬河口接近什約克河,這是我國唯一接近什約克河走廊的控制線,而且位於什約克河北南走向的中間位置。
我國如果控制了加勒萬河口,就相當於控制了什約克河走廊,打蛇打七寸嘛,因為這是前進的最好位置。
由於印軍對領土的貪婪,不斷地地搞“前進政策”,很多哨所其實就是個窩棚,條件遠遠比不上我軍。比如6.15偷襲我加勒萬河谷的營房,等打起來就要面臨一個大批人員受傷之後,無法自行返回營地,只能留在原地,等待後續救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