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就在日本即將迎來“3.11”大地震以及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10週年紀念日之際,一國際環境保護組織於3月4日發表了題為《2011-2021·福島放射性污染的現實》的報告書。該報告顯示,到目前為止,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污染去除工作只完成了15%。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發了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圖據美聯社
此外,由於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整體應對方案遲遲沒有進展,有新的意見要求“日本政府應該停止向核反應堆注入冷卻水,以避免更大污染的發生”。
【報告】
污染除去工作實際只完成了15%
據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發佈的相關報告顯示,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發生已近十年,但污染問題幾乎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雖然日本政府表示“除染特別區域”已經基本完成了污染清理工作,但調查結果顯示,這些地區依然殘留着嚴重的銫污染。
該組織東亞原子能問題首席專家約翰·帕尼表示:“在福島地區的山林地帶仍有可能殘留着許多放射性物質,這是一個長期性的氣象威脅。一旦氣象條件發生變化,就有可能造成第二次污染。”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相關報告。圖據韓國《中央日報》
他還強調説:“除了銫之外,我們還必須考慮到鍶-90等其他放射性物質帶來的危險。日本政府已經向當地居民發出了安全通告稱,‘可以回到處理完污染問題的地方去’,但這些地方實際上依然處於非常危險的狀態。”
該組織日本事務所的氣候變化·能源部負責人鈴木和枝表示:“在核污染清除、廢爐等所有環節,日本政府的報告都存在欺騙性。日本政府必須直面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現實問題,就廢爐計劃、核污水規模等問題跟國民進行直接對話。”
【專家】
“廢爐計劃不現實,封堆才最好”
在3月4日召開的視頻新聞發佈會上,通用電氣日立核能公司的前工程師佐藤聰表示:“日本政府之前公佈的‘福島核電站內殘餘核燃料回收計劃’必須進行根本性的再討論。”雖然日本政府在此之前提出了“40年以內實現廢爐”的處理計劃,但佐藤聰認為,“這是不現實的拆除計劃,與其強行實施不如另外規劃一些可操作的、具有現實性的計劃”。
佐藤聰的這番話無疑是給日本政府的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計劃澆了一瓢冷水,他説:“在廢爐作業裏,技術層面最難、最危險的是燃料回收。與其讓核輻射外泄或者飄到空氣裏去,不如直接採取徹底的封堆作業,等它的輻射量降低之後,再派機器人進去處理。”
另外,佐藤聰還談到了冷卻水的處理問題。他提出了一個新主張:“污染水問題是廢爐作業要面臨的最大障礙。核電站燃料池裏面燃料棒產生的熱量要比我們預料的多得多。不如不再往裏面注入冷卻水,直接密封。”
▲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內安放的核污染水存儲罐。圖據日本《讀賣新聞》
佐藤聰通過分析指出:“反應堆裏殘留的核燃料所釋放出的單位熱量只有人類身體釋放出的熱量的1/5,即便不往裏面注入冷卻水,它的温度也不會超過100℃。所以,即便東京電力公司不再往反應堆裏注入冷卻水,它也不會面臨嚴峻的高温問題。”他還強調説:“雖然必須要算出正確的數值,但我認為核燃料碎片的表面温度不會超過100℃以上。”
佐藤聰進一步解釋道:“如果繼續往反應堆裏注入冷卻水的話,在這些核燃料碎片還沒有被取出來之前,就會持續造成水污染。這些污染水的量在不斷增加,現有技術條件又沒法解決這個問題。”
【行業】
福島核事故十年後,核能前景大不如前
另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福島核事故10年後,如今日本僅有9座反應堆獲准運轉,相比於10年前的54座,數量大大減少,而其中5座反應堆因法律和其他問題目前處於停運狀態。福島縣的所有反應堆要麼已被永久關停,要麼準備如此。位於靜岡縣的濱岡核電站已正式申請重啓其兩座反應堆,並告訴監管機構,設置圍牆等新的安全措施大多已經在2015年完成,這些新措施可以讓反應堆安全運轉。
2011年日本福島核反應堆熔燬事故發生後,德國總理默克爾宣佈,將於2022年前關閉該國國內所有的核電站,屆時,德國將成為首個不再使用核能的主要工業國家。同樣受福島核事故影響,美國收緊了相關規定,2011年後開始規劃的反應堆目前都不處於在建狀態。從威爾士安格爾西島到韓國蔚珍郡,諸多規劃已久的核反應堆項目都因安全擔憂和成本飆升而陷入停滯。
據《世界核工業現狀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1日,全球總計有408座核反應堆在運,少於福島核事故剛發生後的437座——新開工核反應堆數量低於日本和德國等地關閉的核反應堆數目,而且數十年來在運總裝機容量幾乎沒有變化。
目前核能發電量約佔全球總髮電量的十分之一,比25年前17.5%的峯值有所下降。在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之前,核電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化石燃料。如今,其競爭對手更多地是可再生能源,尤其太陽能和風能。經常對核電行業持批評態度的核能顧問施奈德稱,鑑於可再生能源和儲存此類能源的電池成本在快速下降,花費10年或15年時間建造新核電站沒有意義。
紅星新聞記者 羅天
編輯 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