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緒,父母到底是否應該重視?我們都知道情緒對一個人來説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情緒可以表達一個人,此時此刻的心理狀態和內心最深處的想法,但是如果當你的情緒不被他人關注和理解的時候,你會有什麼感受呢?對於孩子來説也是一樣的,當孩子的情緒被忽視,父母可能覺得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殊不知,這可能會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顆地雷,隨時都有可能引爆。
有一句話説的好:你若懂我,該有多好,這將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心聲,特別是年輕一代的父母常常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因為太多的人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內心總是被父母忽略的,其實對於老一輩人來説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因為在老一輩人的生活環境裏,生活壓力太大,只要能將孩子健康的撫養成人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在那種物質條件極其匱乏的情況下,我們不應該去指責老人沒有照顧孩子的心情,但是那種不被理解的痛處還是像刀子一樣割在心上成為永久的痛,當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每次都會想方設法的去反擊,但是媽媽總是勸告孩子不要打架,好好過日子,這樣的孩子在長大以後就會變得察言觀色,為手畏腳,別人都誇她懂事,但是卻沒有一個人真正懂得孩子的內心。
情緒這個東西與生俱來就會存在,並不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才逐漸體現出來,在胎兒的時期,孩子就會有一些情緒,對於孩子來説第一次的情感表達應該是哭,可是在大人的世界裏,往往會被情緒分類,一類是好情緒,一類是壞情緒。
當然好的情緒大家會喜聞樂見,但是一遇到壞的情緒就會非常的崩潰,許多父母可能最受不了的就是孩子的哭鬧,為了不讓孩子哭鬧,父母都會採取一些高明的方法,只要孩子哭鬧起來不聽話,直接就威脅孩子比如説不要他之類的話,嚇得孩子瑟瑟發抖自然就會順從,但是孩子當時的感受,父母真的會明白嗎?其實用這種方法贏得孩子的順從,而忽視了孩子的感受,一點也不高明反而對孩子的傷害更大,兒童心理學家曾經説過,通常情況是孩子在短時間內無法找回狀態,痛苦的感覺長時間淹沒了他們,漸漸的失落反抗的情緒佔領了主導家庭交流,越發陷入惡性循環。
如果父母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關注,那麼孩子最後就會變得更加的叛逆,甚至歇斯底里,因為自己的內心從來沒有到理解,情緒也從來不知道如何表達,這樣的親子關係只會越來越糟糕,特別是當孩子面對一些較大的變故時,內心遭受創傷情緒還是被忽略,就會嚴重的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要知道對於孩子來説,父母往往都是自己的第一傾訴對象,所以説父母一定要隨時的與孩子溝通,及時瞭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與情緒,幫孩子引導不好的情緒,只有這樣孩子能夠在成長的道路上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