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總喜歡抱着毛絨玩具,是心理有問題?揭開“依戀物”背後秘密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綜合

因為疫情的關係,2歲的二寶跟着爺爺奶奶住了2個月,這段時間很乖,只不過有了一個和之前不一樣的變化。

二寶忽然特別喜歡一個小牛毛絨玩具,睡覺、吃飯、玩都要抱着它,否則閒下來就會吃手。他把小牛當作自己的好朋友,還給自己起名叫“小牛”,給爺爺起名叫“大牛”。聊天的時候,都會以“大牛、小牛”相稱,感覺很温暖。

這段時間回家了,回來的時候忘了帶小牛玩具回來,不過家裏還有一隻。奶奶家的那只是小男牛,我們家的那只是小母牛,穿的衣服有所區別,整體感覺差距不大,二寶同樣很喜歡,既然沒有小男牛,他就用小母牛代替。

他跟小牛可親了,小牛的身上,要是落了一根頭髮,他趕緊給他拿下來,生怕小牛不舒服。還會抱着小牛,做出把尿的動作。在家裏有個小小的區別,就是晚上睡覺時可以不摟着小牛,在爺爺奶奶家可不行。

有時候奶奶會嘆氣:孩子這是咋了,真奇怪!

還記得同事家3歲的女兒也有過類似的情況,她特別喜歡一個小被子,已經髒得不成樣子了,也不允許媽媽給她拆洗。在家裏不管到哪個房間都要拖着小被子,晚上沒有小被子睡不着覺。

同事甚至懷疑:這孩子不會有心理問題吧?

孩子們之間為什麼有這麼喜歡依戀某一個物品呢?其實是心理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再加上一些特殊事情發生,孩子需要用一些替代物來安慰自己。

孩子總是喜歡抱着毛絨玩具,是一種心理需求

心理學家分析指出,無論是戀人還是戀物,依戀關係的產生都是孩子的內在心理需求的表現,寶寶依戀母親或身邊某一物品,都是為了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

孩子在出生以後,主要由母親負責照顧,給他温暖的懷抱,給他甜甜的母乳,陪他玩、哄他睡,他已經習慣於被母親温柔對待,內心的滿足感和安全感都非常充足。

但是很多媽媽不能從早到晚一直陪着孩子,一般在孩子五六個月的時候,就該去上班了。媽媽一旦上班,白天不能見面,只能晚上見面,在白天這段分離的時間裏,孩子即使得到看護人最好的照顧,也會因為暫時和媽媽分開而感到焦慮和恐懼。同樣的,也適應於媽媽突然和孩子長時間分開的情形。

孩子為了緩解內心的焦慮,就會自己尋找一個替代物,代替媽媽那種温暖的感覺。所以孩子一般會選擇毛絨絨的、軟綿綿的,抱起來又舒服又温暖的物品,比如毛絨玩具、小被子、小毯子等等。就像恆河猴實驗中,嬰猴更喜歡和絨布猴接觸一樣。

皮亞傑認為:學齡前的孩子一般會把有生命物體的特徵加到無生命物體上,也就是萬物有靈。

所以,我們看着只是一個不會動不會説話的玩具,在孩子的眼裏,這些物品卻是有生命的。他們可以聽懂他説話、可以聽他的指揮,可以隨時陪伴他,讓他可以隨意掌控。二寶照顧小牛的情景,就説明他把小牛當作一個和他一樣的孩子看待。

一件經常被孩子抱着的物品,上面會有一種熟悉的氣味,這種氣味會讓孩子感到安全。因為人也是高級動物,動物辨別親屬關係的方式就是靠鼻子去聞氣味。孩子每次抱起這個玩具,那種氣味,就讓他找到熟悉的感覺,很有安全感。一件物品一旦更換或者清洗之後,氣味消失,孩子找不到熟悉的感覺,就會充滿焦慮。所以,同事家的女兒不允許拆洗髒了的小被子。

孩子依戀某樣物品的行為,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消失?

《3歲前,好媽媽一定要懂的育兒心理》中説,寶寶產生依戀行為絕大多數發生在6個月至3歲之間,尤其在2歲時最為強烈。

從開始的時間來看,也就是孩子和媽媽開始分離的時間。孩子產生了分離焦慮,就需要找一個情感枴杖進行代替。2歲前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的關鍵時期,也是自我意識萌發的關鍵時期,尋找一個依戀物,正是孩子在構建安全感的過程。不是孩子缺乏安全感,而正説明孩子心理能力得到了提升。

依戀物可以幫助孩子緩解情緒、適應環境,讓孩子在沒有媽媽在的日子裏,也同樣開心快樂。就像二寶,和媽媽在一起兩年,突然離開兩個月,也沒有在晚上哭着喊着要媽媽,而是自己想辦法把情感寄存到了小牛身上。

孩子什麼時候才不需要依戀物呢,並沒有準確的時間限制。一些敏感的孩子依戀的時間會更長,一些比較大條的孩子依戀的時間更短。

大寶沒有特別固定的依戀物,但是隻要有剛買回來的新玩具,他都會特別依戀,每次都要摟着睡覺,這種現象到8歲就完全消失,現在並沒有依戀物。

20幾歲的傅園慧小時候喜歡小毛巾,長大後還是喜歡一根紅帶子,持續的時間還是蠻長的。

當孩子有依戀物時,應該對他更好一點

發現孩子有依戀物了,我們首先要感到開心,説明孩子有自我尋求安慰的能力了,慢慢也會區分客觀感知的客體和主觀構想的客體,正在由“完全依戀”走向“完全獨立”。但是,我們也要識別一些客觀信號,應該對孩子更好一點。

《讀懂孩子的敏感期》中説,每個黏媽媽的孩子,內心都深藏着怕被拋棄的恐懼。

當孩子有依戀物的時候,一般有這些前提:

突然和媽媽分開

缺乏必要的關注

陪伴質量不佳

孩子比較敏感

我們可以這樣做,讓孩子平穩度過這個藉助依戀物安慰自己的階段。

首先,保護好孩子的依戀物

我們要做到愛屋及烏,孩子喜歡的、珍視的物品,我們也要把它視若珍寶,妥善護理。我們重視孩子的物品,孩子看在眼裏暖在心裏。當玩具不小心掉在地上,我們趕緊抱起來,就像孩子摔倒在地一樣重視。當孩子讓我們替他保管一下時,我們也要鄭重其事地抱在懷裏。孩子不允許清洗的玩具,就不要偷偷清洗,一定徵求孩子的同意。保護好依戀物,就是保護好孩子的心理狀態。

其次,多和孩子擁抱

孩子之所以喜歡依戀物,就是享受那種抱着、抓着、親着的感覺。我們有時間的時候就要多和孩子擁抱,讓孩子重温小時候那種被緊緊摟在懷裏、有依有靠的感覺。孩子被擁抱的時候,就會充滿力量,那種分離的恐懼和不安的感覺,就會瞬間消失。當我們的擁抱足夠的時候,孩子就不會把依戀物當作“精神保險帶”。

著名家庭醫生維琴尼亞·薩提爾説:我們每天需要4次擁抱才能生存,需要8次擁抱才能維持正常狀態,需要12次擁抱才能有所進步。

最後,多給孩子準備幾個替代品

為了防止孩子總是依戀某一個物品,或者想換洗時孩子能輕鬆同意,不妨多給孩子準備幾個玩具,孩子就不會對某一個物品特別專一,而是隻要有個差不多同樣可以得到心理安慰。就像二寶,家裏有兩隻小牛,只要擁有其中一隻就可以。大寶則是喜新厭舊,當時玩具買的較為頻繁,只要有新玩具,他就不會總是依賴舊玩具。

《兒童行為心理學》中説,為孩子多準備幾個“遷移載體”,孩子就可能會領悟到:這些是沒有生命的物品,而不是有感情、能交流的人。

結語

孩子有“依戀物”是孩子特定時期的特定產物,不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相反,如果孩子在恐懼時,不懂得藉助“依戀物”安慰自己,則容易缺乏安全感,這才是更令人擔心的問題。當孩子有依戀物時,我們要正確對待,尊重孩子,和孩子一起保護依戀物,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和關愛,孩子一定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