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時候,難免會出現溝通困難的情況,也就是代溝。父母好心的説了一大堆話,結果孩子一點都沒有聽進去。
“你怎麼就一點都聽不進去?我都懷疑你是不是我親生的?”老張氣急敗壞的説着,“這件事已經不止和你説了一次了,每次我都耐心的告訴你不能這麼做,你説你也懂了,那為什麼你還是犯了同樣的錯誤?是聽不懂我説的話嗎?”
孩子被嚇得不敢説話,只能低着頭,原來老張的孩子小張又偷偷跑到樓下去玩了。老張之前説過孩子一次,説到小區的治安不是很好,他不能一個人隨便亂跑,可孩子的朋友一叫他出去玩,他就什麼都忘了。老張自認為自己已經把其中的利害都和孩子説了,孩子也應該聽懂他的話,為什麼孩子還是會犯同樣的錯?
難道和孩子溝通就這麼困難嗎?父母和孩子為什麼會出現溝通困難?
1、父母的個人意識太強,沒有顧忌孩子的感受
父母在講道理的時候,容易講着講着就停不下來,特別是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會因為想要説服孩子,就會一直説個不停,希望其中有這麼一兩句話可以打動到孩子。
可孩子一聽到父母又要開始嘮叨起來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是非常煎熬的,可父母不懂得要及時停下來,還一味的説着,不顧及孩子的感受。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孩子不肯聽父母的話,不願意與父母溝通。
2、孩子在犯錯的時候,是很難聽進父母的勸告
試想一下,一個人在什麼情況下他更加願意改進自己,更加努力的學習?其實應該是在這個人受到鼓勵和表揚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充滿自信的,這時他也更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
而一個人如果是正在遭受批評的話,他當下的心情是非常糟糕的,被情緒所左右,根本就聽不進去別人説的話。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孩子根本就聽不進父母的勸告,溝通起來會非常的困難。
3、孩子的解讀能力有限
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一旦父母沒有通過正確的方法與孩子溝通,那麼孩子是沒有辦法理解父母的意思,解讀不出父母的話,最後就是容易導致孩子不理解父母,親子之間的溝通出現問題。
缺乏溝通對於家庭關係有什麼危害?
1、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父母與孩子溝通不多的話,孩子是沒有辦法理解父母所説的話,如果有這麼一次父母的言語稍微過激了,很有可能就會引起孩子過激的反應。
因為孩子並不懂父母的用心,沒有溝通的家庭,孩子是不能很好的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他感受到的更多都是負面的情緒,比如父母的抱怨、強詞奪理。
2、孩子會變得孤僻
沒有溝通的家庭,孩子連最親近的人都沒有什麼話可以交談,他的性格很容易就會變得孤僻。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家中度過的,而父母又沒有和孩子很好的進行溝通,孩子就只能自己一個人呆在家中,把想説的話都憋在心裏,久了就會變得不愛説話。
不妨試試“海沃塔聊天法”,和孩子有效溝通
海沃塔聊天法,指的是在溝通的時候,要掌握對話者的一個基本情況,這樣可以隨時做出應變。
具體如何做?
1、放低姿態,與孩子平等交流
父母與孩子溝通,往往是有隔閡的,因為父母總喜歡端着一副架子,以長輩的姿態來教育孩子。這種交流的方式,其實是無效的,孩子永遠也沒有辦法和父母產生共鳴。
所以父母可以放低自己的姿態,與孩子成為朋友,平等的去交流。當與孩子成為朋友了,孩子就會願意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也願意傾聽好朋友給他的建議。
2、嘗試聆聽孩子的話語
聆聽的作用太重要了,可很多的父母就是愛自己説個不停,都不願意停下自己的聲音,聽一下孩子的想法。
孩子雖然還小,但是他也有很多想要表達的東西,父母在準備要教育孩子的時候,完全可以先聽一下孩子對這件事的一個看法。
3、換位思考
作家馬克·墨菲在他的書中談到了溝通最重要的就是懂得換位思考,但很多人都以為換位思考就僅僅是根據發生的事情,站在他人的角度來思考。實際中,這樣的換位思考往往是不嚴謹,而且會偏離事實。
作者就建議到我們在換位思考的同時,還要懂得尋求第三人的幫助,就是找到孩子的朋友去了解這件事的經過,還有他的朋友對他的一個看法。
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到換位思考,感受孩子的一個心情,從而更好的與孩子溝通。
育兒問題姜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姜媽育兒記,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