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商界女強人的一帶一路
《那年花開月正圓》正在熱播,孫儷的演技一直在線。更值得欣喜的是,孫儷終於找到了自己最好的角色,以往她扮演的甄嬛和羋月,就算再成功,説來説去無非也是宮鬥而已。
孫儷版甄嬛
而在這部劇裏,孫儷扮演的周瑩,卻是晚清秦商的代表,叱吒風雲的安吳寡婦。
如同劇中一樣,歷史上的周瑩,獨立支撐吳家,是妥妥的商界女強人,這要遠比依附男人的真真假假的王后王妃們鮮活得多。
劇情進展到現在,此時的吳家其實已經不復當年榮光。
吳家的致富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吳蔚文——周瑩的公公,是著名的秦商。
劇中也提到過,當年左宗棠大軍的餉銀,靠的是胡雪巖,而糧草,靠的就是吳蔚文。
劇中的吳蔚文説,貝勒爺和左宗棠有過節。而作為涇陽當地排名前二的豪門,沈家背靠大樹,吳家靠山漸漸失勢,已經顯露危機。
在歷史上,隨着左宗棠的失勢,吳家的靠山不穩,吳家的衰敗不可避免。
這時候半路又殺出來一個胡家洋布行,給吳家和沈家的布匹生意造成了衝擊,那麼周瑩到底是怎麼逆襲成女首富的呢?
劇中已經開始顯露端倪——周瑩決定去迪化賣布。
這個迪化就是今天的烏魯木齊,周瑩領導吳家東院逆襲的關鍵,就在迪化。
烏魯木齊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翻閲史料,光緒十年,也就是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以迪化為首府,迪化成為了新疆的中心,同時也成為了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這個西域城市迎來了自己的歷史機遇。
無數商人從內地出發,沿着古絲綢之路,來到迪化尋覓財富,周瑩也是其中之一。
無數人在這條路上一夜暴富,這條路是真正的財富之路,而在現在曝光出來的劇照看來,周瑩後期還會與海外的商人做生意,而現在中央大力推進的一帶一路,正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可以説,周瑩的致富之路,就是一帶一路。
應該説,以周瑩為代表的晚清時代的秦商,劣勢很明顯的。
秦商沒有山西商人的根深蒂固,背靠官府的強勢背景,沒有匯通天下的票號,也沒有南粵商人的得風氣之先,依託洋人的區位便利,也沒有徽商的儒雅風流和經商傳統,陝西地處內地,秦商靠的就是忠誠、厚道還有開拓進取的精神。
提攜過曾國藩的郭嵩燾曾經説過:
“中國商賈夙稱山陝,山陝人之智術不及江浙,榷算不及江西湖廣,而世守商賈之業,惟其心樸而心實也”。
周瑩這樣的秦商,與晉商、徽商鼎足而三,靠的就是誠信。
秦人自古以吃苦耐勞、堅忍厚重著稱,秦商也是如此,秦商並不是絲綢之路的享用者,他們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
古絲綢之路雖然早已存在,但在晚清時期,由於時局的動盪,絲綢之路的貿易通道已經破壞,正是周瑩這樣的秦商不畏艱險,勇闖西部,生生開拓出一條致富之路。
按照周瑩的生卒年推算,她去迪化之時,應該正是新疆立省前後。劇中表現周瑩開拓商路的艱難,讓她被土匪綁架,其實她遭遇的困難應該遠遠不止這些。
新疆立省之時,據史書記載:
迪化城城中蒼瘠滿目,
無百金之買千貫之肆,
自城南望見城北榛燕蒼莽,
玉門以西官道,
行千里不見人煙商賈往還。
根據這樣的描寫,秦商們當時來到迪化,可以説,完全是當時的商業沙漠。
周瑩這些秦商的本事就是,在這商業沙漠中發現了商機,他們帶着帶着茶葉、煙草、布匹、藥材前來,把新疆特有的皮毛、牛羊送回內地,秦商的貨物甚至直通歐洲。
幾年之後,在周瑩們的鋭意開拓之下,迪化已經是“廢著鬻財之額連袂接軫,四方之物並 至而會”的西部都會。
到周瑩去世時,中國整體因為外強欺凌、軍閥割據而民不聊生,西部新疆卻因“生齒日眾,邊境安謐,歲事屢豐”,出現了稀有的“關內漢、回攜眷來新就食、承墾、傭工、經商者絡繹不絕,土地開闢,户口日繁“景象。
新疆居然成為少有的樂土,不過20年的時間,竟然繁榮如斯,相信,這個偉大的女人看到這一幕也可以瞑目了。
可以説,絲綢之路的開拓和恢復,離不開這一代秦商。離不開周瑩這個不亞於男人的商界女強人,也正是憑藉着這條路的開拓,吳家實現了二次崛起。
當時吳家的商號遍佈全國,吳家所在的涇陽和周瑩老家的三原,成為吳家商業帝國的指揮管理中心。
在劇中,吳聘曾經跟周瑩談過她的理想,就是要讓吳家的商業做到全世界。
而周瑩實際上做到了這一點,在劇中也有展現。
從曝光出來的劇照看,周瑩也有跟外商合作的鏡頭,拓展了吳家的海外商業版圖,如果説,經營古絲綢之路是一帶的話,這就是名副其實的海上絲綢之路了,想必她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吳聘。
周瑩找到自己的財富,正是在這一帶一路之上,這也是一代秦商勇於進取的象徵。這樣的眼界和格局令百年之後的我輩都不禁感佩。
周瑩們的創新不僅僅在地域的擴大,而且也在管理機制的創新。
當時的秦商,西安到康定為例,沿川陝間三十八馬站,曉行露宿、雞聲茅店,行四十多日方可到達,山高水遠必託付與信賴之人。因此陝商又創造性地通過“東西制”實現日常經營事務。
所謂“東西”,分指財東與掌櫃。根據資本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關係,“東西制”分為“領東掌櫃制”與“水牌掌櫃制”,前者以“記名開股”的方式給予掌櫃股份,使其成為商號股東,調動掌櫃的工作積極性為商號效命。
而周瑩走的更遠,據周瑩的第四代後人敍述:
“周瑩直接讓夥計參股,完善吳家式易堂的商業體系,比如小夥計一年20兩銀子,你可以從櫃上支10兩用於生活,剩下的10兩可以參股分紅。從那時開始,我們家的老管家,他的兒子、孫子就一直都在我家,都成了兄弟朋友。還推行了陽俸和陰俸,活着的時候幹不動了,可以拿退休金,死了之後這份退休金兒子和家人還可以繼續領。”
周瑩的厚道和大氣,大大調動了夥計的積極性,在身邊匯聚了一批高水平的商業智囊,這也是她生意無往而不勝的關鍵。
這次孫儷演的周瑩,可以説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女人,《那年花開月正圓》並不是一個小女人的情情愛愛的故事,而是一個真正的大女人成長的真實經歷,她身上藴含的是中國人自古就有的開拓革新精神,要遠比幾個女人在宮中搶男人玩要有格局得多。
9月19日,以“命運共同體,合作新格局”為主題的2017“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在甘肅敦煌開幕,這也是由人民日報社連續舉辦的第四屆“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吸引了來自全球12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300餘家中外媒體齊聚一堂,共繪絲路新畫卷。作為中國乳業在“一帶一路”上的先行者,蒙牛集團再度榮獲2017“一帶一路”建設案例獎。蒙牛集團黨委書記吳文婷也應邀出席本次論壇,與中外商業領袖、媒體精英共話“一帶一路”合作與發展。
在“‘一帶一路’推動全球聯動發展”的主旨演講中,吳文婷談到,四年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元素的絲路精神為蒙牛提供了豐厚的發展土壤。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立志創造國際知名品牌的蒙牛願意攜手各界力量,共同探索出一條多方“共贏”的新路徑。
蒙牛是中國率先走向海外市場的中國乳業品牌,其多年堅持的全產業鏈國際化發展之路,正與“一帶一路”偉大倡議相契合。如今,蒙牛已經展開了在“一帶一路”的國家的佈局——在位於南線的新西蘭,蒙牛建設了雅士利奶粉工廠,打造了特侖蘇新西蘭專屬牧場,控股了澳大利亞知名的原奶處理及乳製品加工企業Burra Foods;在“一帶一路”的北線,蒙牛與白俄羅斯乳製品龍頭企業Meat & Dairy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在獲得優質海外奶源的同時,更開創了中國乳企海外全產業鏈佈局的先河。
蒙牛同樣注重管理與研發的建設,引進了來自丹麥Arla Foods的百年牧場管理經驗,來自法國Danone全球統一的質量管理體系(FSI),並率先引進的SAP與LIMS兩大數字化系統,與美國、丹麥及法國合作伙伴共建的三大海外研發中心。在蒙牛,“一帶一路”變成了一條流動着的智慧之路,通過與全球合作伙伴聯動發展,實現中國牛奶“世界造”。
目前,除中國內地、香港、澳門以外,蒙牛的優質產品也已遠銷“一帶一路”沿線的多個國家與地區——新西蘭、蒙古、新加坡、緬甸、柬埔寨等。而作為首家獲得國家出口內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認證的乳製品企業,蒙牛也始終致力於讓國內外消費者都能夠享受到同樣高品質的蒙牛好奶。
作為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甘肅省是打開西北地區大發展的重要窗口,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2017年,蒙牛集團在甘肅省投資的臨夏壹清食品公司2萬噸冰淇淋生產線建成投產,此項目正是蒙牛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巨大“商機”,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的成果之一。
絲路漫漫,與時偕行。吳文婷倡議,未來能夠與更多國內外有識之士共同攜手,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迎接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1970-01-01)
香港理工大學
據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香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一帶一路’中心”20日成立。中心匯聚逾200名跨領域專家學者,旨在成為“一帶一路”領域的先導智庫,進行有關“一帶一路”的跨學科研究,為香港和“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提供顧問服務,在相關研究和服務上為業界提供支援,並將“一帶一路”元素融入大學課程。
(原題為《香港理工大學成立“工商管理學院‘一帶一路’中心”》)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烏托邦”:原來你們也搞課題研究啊?
(1970-01-01)
在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一帶一路”是一個關鍵詞。
6月17日,“一帶一路”系列主題活動的第一場——“一帶一路”電影文化交流合作簽約儀式隆重舉行。
6月18日、19日,“一帶一路”電影文化國別推介舉行。
6月20日上午,該系列的最後一個重要活動——“一帶一路”電影文化圓桌論壇舉行。來自匈牙利、希臘、拉脱維亞、立陶宛、埃及、印度、哈薩克斯坦、印尼、波蘭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影業的代表齊聚一堂,探討在各國舉辦電影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如何通過新的技術手段培養、影響更多觀眾,如何利用“一帶一路”倡議進行更多的跨國合作。
6月20日上午,“一帶一路”電影文化圓桌論壇在滬舉行。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張新燕
電影生產太多,但只有很少能到達觀眾
立陶宛維爾紐斯國際電影節行業主管瑞塔·斯坦內利特,提到她負責的電影節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是:電影數量太多。“雖然高質量的電影仍然很多,但並不是所有的電影都能夠觸達最終的觀眾。高質量的電影,琳琅滿目,太多了。我們站在排檔期的角度,無法讓所有的電影都上映,不光是拉脱維亞,整個歐洲都面臨這樣的挑戰。”
還有一個問題是,歐洲國家眾多,語言眾多,不是每個國家的電影,都能得到均等的機會在歐洲其它國家放映。“法國的電影在拉脱維亞播放更容易,但是拉脱維亞的電影如何放在法國的平台上播放這就很困難。”斯坦內利特説。
那麼,如何讓更多的歐洲電影小國的電影接觸到更廣大的觀眾,如何提高觀眾的教育程度,讓他們看到更多元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在座嘉賓提到他們主動採用藍光、DVD、互聯網等新技術、新平台進行嘗試。
拉脱維亞國家電影中心總監蒂塔· 瑞埃圖瑪提到,他們建立了VOD視頻平台,“我們免費播放了100多部拉脱維亞電影,這些並不是新電影,都是一些老電影,有些甚至是五十年前,或者十幾年前的。”
瑞塔·斯坦內利特也提到VOD平台的作用,“這些不願意離開家門、到不了電影院的人,他們只用電視機,在VOD平台上觀看影片。一方面,它可以讓人們在電影節市場享受,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遠程享受。它並不是跟傳統的電影節競爭,其實是創造附加值。我覺得電影院不會消失,有很多人喜歡去影院看電影,因為在大銀幕上看電影是一種獨特的體驗,但同時還有其他人,需要別樣的體驗。”
印尼電影局國際交流外事辦主管迪馬斯·加亞斯拉納也提到一個重要的問題,如何讓沒有影院的農場地區觀眾看到電影。他表示,在印尼電影節期間,他們會有一個月的時間,“去不同的農村播放電影,做一些開放電影院的活動。有些是非常偏遠的農村,我們會在那裏待一個晚上的時間,第二天還是要回到臨近的城鎮。”而當地年輕人亦可以積極參與其中。
迪馬斯説,他問過一個參與電影節的高中生,“他説獲獎對我來説根本沒什麼,我只要能夠進入決賽就好。只要進決賽,電影節就會邀請我到你們這個城市,我可以住酒店、坐飛機、坐火車參與這個活動。這是我唯一能夠離開村子的機會,而且別人幫我買單,一年只有這麼一個機會。”
關於如何看待不同的電影,有觀眾提到,電影節有怎樣的潛力可以探討性別角色。對此,印度孟買電影節藝術總監斯姆裏提·基蘭表示,電影節這個平台,能夠幫助我們探討不同的、敏感的話題。“很可惜主流的電影經常並沒有關注性別問題,我認為在電影節上面我們應該看更多涉及到性別敏感的故事。的確性別平衡也是現在很重要的話題,特別是在印度孟買電影節我們也開始做了相關的計劃,比如説性別平等、最佳影片專門的獎項。不是説每個導演都要拍性別平等的電影,但至少會讓人們認識到,我們對於性別平等有一定的敏感性。”
“一帶一路”國家需要加強跨國合作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何在電影創作、電影文化交流方面,進行合作,互通有無?對於這個問題,不同國家電影界的代表也紛紛獻計獻策。
目前,不同國家在電影文化上的理解、交流與合作還有待加強,這是在座嘉賓的共識。比如印度孟買電影節藝術總監斯姆裏提·基蘭舉例稱,“有次一個印度片申請加入電影節被拒絕了,理由是印度特色不是很濃郁。但其實印度不同的地區,也會有一些風格的不同,所以我們希望能夠更進一步,更深一步做文化的傳播。我們需要進一步的理解彼此的市場、彼此的文化,然後對我們的電影,包括故事的敍事,可以針對這些觀眾做相關的推廣。”
同時,瑞埃圖瑪還建議,“一帶一路”項目的國家可以進行跨國合作,比如考慮做一些虛擬電影節。
匈牙利米什科爾茨國際電影節主席狄博爾·畢羅也提到“一帶一路”國家電影節之間合作的必要性。他坦言,在過去二十年裏,匈牙利沒有中國電影的展映。“我們對於電影方面瞭解的信息很少,很難拿到片源。在匈牙利,我們非常希望與一些國外的電影節,比如上海電影節這樣的活動直接建立聯繫。一般情況下是與中國駐匈牙利大使館聯繫,如果能夠和電影節直接溝通會更好。”
馬來西亞亞洲電影促進協會代表王德承提到,他們在馬來西亞建立了一個影院俱樂部,在俱樂部平台定期播放中國電影。“之前有一個場合,我們當時拿到了張藝謀《紅高粱》,可以在我們的平台上播放,我們想説服中國大使館播這個電影,他們比較猶豫,因為當時中國和馬來西亞的外交關係等。我當時非常努力説服大使館,讓我們播《紅高粱》這樣的電影。從這個角度來説,我們展開了很多交流和溝通,在我們的俱樂部平台上播這個影片,希望將第五代導演的作品呈現給我們的觀眾。”
在中國政府發起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哈薩克斯坦是一個積極響應的國家。哈薩克斯坦國家電影集團銷售總監戴安娜·阿什莫娃提到,阿斯塔納有一箇中國電影節,哈薩克斯坦代表團參觀過北京電影學院,還簽訂了學生交流備忘錄,和西安電影製片廠簽訂了合作協議,兩國每年一起聯合制作電影。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藝術總監艾哈邁德·沙基坦言,“一帶一路”倡議讓他們受益匪淺。“我第一次有機會和菲律賓、哈薩克斯坦,包括全世界各地的嘉賓交流,這個交流也是在上海實現的。來到上海電影節我們最重要的獲益就是我們能夠形成網絡,不僅僅是開羅電影節以及中國的電影節,不同國家電影節的領導也可以參與加我們的交流。”
(1970-01-01)
人民日報社主辦的2017“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將於9月19日在敦煌開幕。參加論壇的部分中外媒體代表(國外媒體記者69人,國內媒體記者30人)於9月14日、9月16日先後抵達蘭州、金昌及嘉峪關,兵分三路前往蘭州白銀、金昌武威以及酒泉嘉峪關進行跨境聯合採訪。
煮酒話媒工作室也深度參與其中,與外國媒體共同進行採訪活動。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外媒朋友對中國有哪些新的印象?又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現在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巴基斯坦獨立新聞通訊社記者 Zamir Asadi
對中國的印象如何?和想象中一樣嗎?
我非常喜歡中國。其實,這是我第二次來到中國,上次是去年6月。我去過中國很多省份,海南、河南、湖北、天津、福建以及甘肅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來到中國之前,我對中國的印象主要來源於各類媒體,較少有機會直接接觸來自中國的信息。來到中國之後,我發現這裏的所見所聞,與之前在巴基斯坦得到的信息有很大不同。尤其是一些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和實際偏差很大。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區域平衡發展給我留下了很深印象。通過對不同城市的調研與採訪,我對中國有了比較直觀的認識。另外,中國的開放與包容、國際化程度,讓我感到震撼。
這已經不是你第一次來中國,能講講你和中國的故事嗎?
我在媒體已經做了將近10年記者,目前準備辭職到中國人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為自己充電。中國媒體的發展非常迅速,中國的新聞教育也是如此。這為巴基斯坦提供了很多借鑑意義。
其實巴基斯坦媒體和中國媒體的聯繫一直非常緊密。除了各種交流活動,巴基斯坦媒體經常可以收到中國媒體發來的英文稿件,經過翻譯、編輯,刊登在報紙上,或者供電視台選用。
博士畢業後,我想再回到自己的祖國,去大學裏做科研工作,為幫助加深中巴媒體之間的瞭解和合作共獻力量。
肯尼亞廣播集團記者Eric Biegon
在中國的採訪過程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在這裏我看到的中國,與我之前所瞭解的中國完全不是一個樣子。以前,我以為中國和我們國家差不多,比較貧困落後,起碼書本上是這麼告訴我的。但後來我發現,中國的能源、基礎設施、文化、科技、工業都具備了世界領先水平,和非洲不可同日而語。
我一直堅信,中國的未來一定是非常強大的。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正在團結更多的國家,致力於幫助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可以説,未來的世界,不能沒有中國。
你通過什麼渠道知道一帶一路媒體論壇?
首先,這次我來到中國,主要是因為中國公共外交協會的項目。這個項目一直與“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有着比較密切的聯繫。所以,我主要是通過參與了這個項目而瞭解到論壇的舉辦。其次,這次論壇由人民日報社主辦。人民日報社在中國的媒體中非常具有影響力。在之前的採訪活動中,我聽很多中國記者和國外媒體同行提到過。
斯里蘭卡《新聞雙週刊》助理編輯 Nilupul Priyankara Perera
你覺得這次“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的作用是什麼?
像一些國家一樣,在斯里蘭卡很少有人真正瞭解“一帶一路”的含義,更不要説它對我國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重要意義。有時就連我們媒體對一些問題也不是很瞭解,經常會出現摸不到頭腦的狀況。人民日報社主辦的這次媒體論壇一方面可以讓更多國家的媒體人來到北京,瞭解“一帶一路”的現實意義,從與其它國家記者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對“一帶一路”建設的瞭解。另一方面,通過這樣一個論壇,斯里蘭卡媒體可以和中國媒體建立起合作伙伴關係。兩國媒體在新聞報道、學習交流上可以更深一步,取得新突破。
對於“一帶一路”報道,你或者《新聞雙週刊》最關注哪些話題?
我來中國已經將近5個月,在這期間一直在給國內寫稿子,主要的內容就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情況。因為之前大家對“一帶一路”建設的基本內容和概念不是很瞭解,所以最近我們的稿件也主要圍繞這些內容。另外,除了“一帶一路”對經濟貿易的影響,人們同樣關心“一帶一路”對兩國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有什麼樣的影響。這都是我們着重要報道的內容。
最後,當問及對這次跨境聯合採訪過程的感覺如何時,他們紛紛豎起大拇指“超讚”!對肅州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玉門科陸風電儲存項目等地的採訪,讓外媒更加了解中國企業,也和中國企業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聯繫。這為他們今後報道中國企業、報道“一帶一路”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煮酒話媒工作室 張天培)
(2017-09-18)
2017年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開幕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中新社 圖
2017年5月14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吸引了來自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的約1500代表參加。作為“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地區,中東地區除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出席論壇,其他國家也紛紛派出代表團參加了盛會。毋庸諱言,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形勢複雜,諸多熱點問題懸而未解,各國發展不平衡,政治訴求和安全關切重點不一。因此,雖然一些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關注度和熱情都在升高,但總體上,中東地區國家對“一帶一路”的瞭解和認知還比較狹隘和粗淺,甚至還存在一些誤解。
顯然,中東地區對“一帶一路”戰略的拓展,既有其重要性,更有其複雜性和特殊性。在如今“一帶一路”已升級為2.0版,其內涵和空間早已超越初期意義的背景下,中國需要根據中東地區的發展現實,構建起能與本地區國家對政治安全的關切及對和平發展的訴求緊密關聯的“一帶一路”話語體系。
一、 “一帶一路”繞不開中東地區
無論從“一帶一路”的沿線空間概念,還是從習近平主席在本次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提出的“一帶一路”新內涵來看,中東地區都是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地區。
從空間概念來説,沙特等海灣國家以及土耳其、伊朗、埃及、以色列等中東地區主要國家從一開始就被涵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範疇之中。在正在逐步成型的“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大格局中,中國與中東國家在“六廊”中的合作在於共同建設“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該經濟走廊的出發點在中國西北,通過中亞地區,到達波斯灣、阿拉伯半島和地中海沿岸。中國要從陸地打通經濟走廊,推動中亞、西亞形成“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六廊六路多國多港”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框架。其中,“六廊”是指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和孟中印緬六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作者注)
在本次論壇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對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提出了五點意見,即: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這賦予了“一帶一路”戰略以新的內涵。就此而言,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提出的 “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嚴峻挑戰”,無疑切中了中東地區的時弊;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五點意見,很大程度上也可視作中國為中東走出和平發展困境提供的思路。
2017年5月末,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宮小生在訪問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時表示,在重建絲稠之路方面,中國可以與中東國家有很多合作,這將有利於中東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發展、解決許多中東國家最為關切的失業問題。中國不像某些大國鼓動中東國家去打仗,或者去搞制裁,相反,我們鼓勵中東國家朝和平方向發展,朝合作方向發展。他強調:“‘一帶一路’的發展將成為中國為解決中東熱點問題做出的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顯然,中東地區對中國踐行大國外交理念及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早在2014年6月,習近平主席就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上提出了“1+2+3”的中阿合作格局,即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兩翼,以核能、航天衞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域為突破口。2016年1月,中國政府首次發佈的《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再次明確了中阿戰略合作關係的定位和“1+2+3”合作格局,並將共建“一帶一路”列為雙方首要合作重點。
另一方面,中東許多國家近年來紛紛提出“向東看”政策,開始重視與中國的關係。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後,阿拉伯國家總體反映積極,表達了與中國加強合作的強烈願望。其中,埃及和阿爾及利亞等北非國家以及科威特等海灣國家進一步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設想和規劃。沙特、伊朗、埃及等國都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創始成員國,埃及內閣還專門成立了中國事務小組。沙特希望將其提出的“2030年願景”計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對接。與此同時,阿拉伯國家也希望中國在中東地區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過去的三年多時間裏,中國與中東國家在基礎設施、經貿金融、海上發展、生態環保、科技人文等領域達成了內容豐富的合作意向,如中國與土耳其、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爾等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在此次高峯論壇上,中國與中東國家又達成了許多具體的合作協議,如:中國政府與土耳其政府簽署了國際運輸及戰略對接協定;中國與埃及簽署了港口、電力、工業園區等領域基礎設施融資合作協議;中國與阿富汗、伊拉克、巴勒斯坦、黎巴嫩和敍利亞等國家政府簽署了經貿合作協議;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阿聯酋經濟部簽署了關於加強產能與投資合作的框架協議;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以色列外交部、巴勒斯坦外交部簽署智庫合作促進計劃諒解備忘錄等等。這些合作協議被認為是中國與中東國家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取得的一系列新的令人矚目的成果。
二、中東地區依然存在複雜的地緣政治關係和懸而未解的熱點問題
雖然自中東變局以來,地區總體上已出現亂後求治的大趨勢,一些國家開始將穩定發展作為優先戰略目標,並表現出希望與中國加強合作的強烈願望,但必須清醒地看到,目前中東地區的總體穩定與安全依然十分脆弱。
比如:有些阿拉伯國家依然處於戰爭和動盪之中;有些國家雖然老的政治架構已經垮塌,但新的政治體制尚未真正建立起來,各種政治和宗教勢力依然在為主導國家發展互相博弈乃至發生衝突;有些國家正在努力加強治理,但尚未找到合適的方法;一些國家希望推動經濟快速發展,但缺少必要的資金和有效的手段。經濟得不到發展,民生得不到改善,反過來又增添了社會的不滿情緒和極端思想。
另一方面,以“伊斯蘭國”為代表的極端勢力仍在本地區負隅頑抗,恐怖主義威脅在相當長時間內,不僅會在本地區繼續存在,而且還會不斷向區域外溢出。
值得注意的是,中東變局導致地區大國地緣政治博弈加劇,對地區國家的關係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比如不久前中東地區發生的沙特、巴林、阿聯酋、埃及以及利比亞、也門等國與卡塔爾斷交事件,背後折射的就是沙特與伊朗兩個地區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博弈,以及在本地區覬覦宗教影響力的爭鬥。許多年以來,這種博弈和爭鬥一直是影響地區和平發展乃至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既消耗了中東國家大量的國力資源,也使它們錯失了許多發展機會。這次斷交事件也表明,這麼多年過去了,中東一些國家依然沒有走出內耗的怪圈。
中東國家內部矛盾的激化,顯然違背“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和平發展”和“共同發展”的理念。斷交風波加深了阿拉伯國家間的裂痕,對中國推進與阿拉伯世界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此前有不少學者認為,在中東地區最有可能對接 “一帶一路”的應該是伊朗和沙特等資源型國家,兩國若能摒棄前嫌,合作發展,不僅對兩國本身和地區穩定發展有好處,對中國在該地區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也是十分有利。但是從最新的斷交風波看,兩國依然處於激烈的地緣政治博弈之中。沙特與伊朗繼續互懟,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中國與這兩個地區大國在該地區開展多邊合作的難度。
除了中東地區複雜的地緣政治關係和依然脆弱的地區安全形勢及突發事件的影響之外,中東地區國家對“一帶一路”的認知也存在一些偏差。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不少中東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僅僅停留在經濟援助層面。中東國家大多經歷衝突或戰亂,現在亂後求治,希望重振經濟,有些國家基礎設施非常落後,迫切需要其他國家提供經濟上的幫助,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在一些國家看來就是提供此經濟類援助的平台。筆者在與中東國家學者就相關議題進行交流時,聽到的也大多是希望中國增加對中東國家的投資和援助等想法和意見。
其二,一些中東國家學者長期受西方觀點影響,將安全與發展問題截然對立起來, 認為中國在大力推進“一帶一路”方面,熱情很高,動作很多,但是對其他國際政治和熱點問題反應較慢,或者興趣不大。一些學者甚至認為中國只注重能源和經貿關係,不願為中東安全負責。這反映出不少中東國家還沒有真正瞭解“一帶一路”傳遞的和平與發展的要義。筆者曾詢問一些中東國家學者,為何大部分中東國家首腦缺席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他們大都認為,中東國家領導人可能更關注地區安全問題。
其三, 雖然許多中東國家的學者和政府官員非常認同習近平主席2016年1月在訪問中東期間提出的“中東動盪,根源出在發展,出路最終也要靠發展”的看法,但一遇到具體問題,他們依然會受一系列政治、經濟和社會實現問題困擾,覺得“一帶一路”太遙遠,無法將之與解決現實問題有效關聯起來。這也反映了中東國家總體上對“一帶一路”精神內涵的理解還很不足,或者説,“一帶一路”還遠未從政治家、精英和學者的認識轉變成具體部門乃至整個社會的共識。
三、中國在中東構建“一帶一路”話語勢在必行
綜上,我們認為,雖然中東對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有着無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地區國家對共建“一帶一路”的熱情也不斷升高,但應該看到,中東地區也有着不同於其他地區的地緣政治關係上的複雜性和宗教文化上的特殊性。
中東國家與中國長期友好,但對中國的瞭解尤其是對中國文化及發展理念的理解還很不夠。長期來,中國在中東奉行內斂低調、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這些政策雖然總體上符合早些年國家的發展現實,但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中國中東外交的話語競爭能力不足以及在一些中東問題上話語缺失的問題。中東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不足,一定程度上也與中國在中東的話語構建滯後有關。
因此,我們認為,在如今“一帶一路”的內涵和空間不斷豐富和超越的背景下,中國需要根據中東地區的發展現實,儘快構建起將“一帶一路”所藴含和平發展理念與本地區國家對政治安全的關切及對和平發展的訴求緊密關聯的話語體系。
事實上,自中國明確走大國外交之路後,構建與之相協調的中東外交話語便被推上了中國外交的議事日程。2014年6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做題為“弘揚絲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的演講時,用了幾乎三分之一的篇幅談“絲路精神”。具體可概括為四句話,即:促進文明互鑑,尊重道路選擇,堅持合作共贏,倡導對話和平。這四句話包含了中國的大國外交新理念,體現了主動塑造與中東國家關係的新思維,也奠定了中國中東外交的話語基礎。
2016年1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阿拉伯聯盟總部發表演講時強調,“中東動盪,根源出在發展,出路最終也要靠發展”,“發展是解決中東問題的根本之道”,還提出了“和平、創新、引領、治理、交融”五大理念,以及“促進穩定、創新合作、產能對接、增進友好”四大行動。這是繼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上提出中阿合作共建“一帶一路”,構建“1+2+3”合作格局的新構想之後,中國最高領導人再一次在世界關注的中東地區發展及治理問題上提出中國的話語及中國的思路和方案。在此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上,習近平主席提出要把“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這些建議也為中國在中東構建“一帶一路”話語指明瞭方向。
近年來,中國國家領導人在談及中國與中東國家共建“一帶一路”時,都鮮明地闡述了地區治理與共建 “一帶一路” 的辯證關係,明確表達了中國在中東推進 “一帶一路” 建設的同時要密切關注和充分參與中東地區秩序的改善和治理的願望,同時清晰地提出了中國的思路和方案。顯然,只有地區秩序和國家治理改善了,“一帶一路”倡議才能順利推進。
基於上述背景,我們認為,現階段 “一帶一路” 在中東的話語構建也必須緊密圍繞促進地區治理這一主題來展開。要通過各層次尤其是國家機構和智庫間集中和密切的溝通交流,爭取與中東國家在以下問題上達成共識,即:中東地區政治和安全形勢不穩定的根源在於發展不足、治理不善。進而將中東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引領到如下高度,即:該倡議並非簡單提供物質援助了事,而是要通過發展和治理來改善地區經濟和安全環境。
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具體建議:
首先,“一帶一路”的話語構建應該與中國總體對外戰略和總體外交思想和政策相協調。更準確地説,它應該成為中國走有自身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所必須要建立的國際話語體系的一部分。它與先前中國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維、新舉措是互補和互相促進的關係,而不是另起爐灶或者取而代之。
從這個意義上説,中國的中東外交話語必須緊密圍繞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 為核心的中國大國外交話語來構建。“一帶一路”應該成為構建中國在中東問題上的國際話語權的組成部分。中東問題很多,當前應聚焦於地區國家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發展和治理問題及共建“一帶一路”問題,提出具有引領性和建設性的中國視角、中國思路和中國方案。
其次,治理問題切中了中東地區國家的時弊,中國的治國理政思想和經驗對中東國家有着重要的借鑑意義,許多國家對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與中國合作的願望,因此,“治理”理應成為我們構建中東外交話語的“關鍵詞”。要將“治理”與穩定地區局勢、解決中東熱點問題等議題上的話語有效關聯起來。學界在研究中東問題時,要逐步打破傳統思維定勢,關於中東的話語要從過去強調“衝突和矛盾”逐步向突出“治理和發展”轉換。
其三,要突出“發展”對穩定地區局勢的重要性。在中東安全議題上,要擺脱長期以來西方將安全與發展問題對立起來的二元思維模式的影響,確立“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條件”的辯證闡述兩者關係的中國話語。“一帶一路”在中東的話語構建,要為以“促進各國發展,實現地區穩定”為重點的中國的中東外交理念和政策奠定紮實的話語基礎。
最後,要將“一帶一路”提升到中國提供發展思路的高度,作為中國主動塑造與中東國家關係的一種外交話語。當前的重點是,培養地區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知曉度,提高“一帶一路”倡議在這些國家的認知度,既要逐漸激發地區國家的熱情,又要防止其不切實際的過度期待。構建話語的目的之一是同時要培養“共建”意識,防止“一帶一路”成為中方單邊行動的話語。
(1970-01-01)
9月13日,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六屆年會暨海歸創新創業鄭州峯會在鄭州開幕。 圖片來自人民政協網
9月13日-15日,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六屆年會暨海歸創新創業鄭州峯會在鄭州舉行。
本屆年會以“展留學報國情懷·助中原更加出彩”為主題,會議期間召開了海歸首屆“雙創”峯會,同時舉行了三場平行主題論壇,並特別設置了留學人才科技項目對接會,助力歸國留學人員與河南各地項目的對接合作。“兩院”院士、海外院士,“千人計劃”專家,海外高層次人才代表,歸國留學人員代表和在豫留學人員代表等百餘位嘉賓建言創新創業,為河南省乃至中國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獻計出力。
會議期間,歐美同學會黨組書記、秘書長王丕君接受了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客户端)的專訪。
這屆年會不一樣
王丕君認為,“雙創”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中的一個時代特徵,創新創業將成為未來中國發展一個階段的社會風尚,也已經成為歐美同學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一個重要抓手。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作為開展留學人員工作的羣團組織,聯繫着國內外一大批最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端知識分子。“只有身處國際科研領域裏,你才可能知道如何去創新。”海外的留學經歷非常有利於廣大留學人員接受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並迅速形成與國際科研領域的即時對接。本屆年會增加了“雙創”峯會,是第一次為留學人員舉辦的創新創業專題論壇,也是第一次從國內外留學人員中按照一定的組織程序選拔了12名代表分別進行創新與創業方面的經驗體會交流。近千名聽眾反映熱烈,好評很多,歐美同學會將會把這個峯會打造成一個品牌活動。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客户端)記者在現場聽到了多位“雙創”代表人士及知名企業家分享海內外創新創業的經歷和理念。
王丕君介紹,本次年會達成意向性合作項目的數量和金額創歷屆新高,共簽約合作項目73個。其中,通過前期對接、深入洽談等方式,達成招商引資類合作項目57個、投資合作金額約441.1億元,涵蓋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開發利用、生物醫藥、網絡經濟、節能環保等多個戰略新興產業;通過合作共建、引進海外高端人才等方式,達成招才引智類合作項目16個。
這樣的成果,讓歐美同學會和承辦地嚐到了共贏的“甜頭”。王丕君透露,今年年會期間,已經有多個地方組織表達了希望承辦明年年會的強烈願望。他表示,今後會根據中央對各地發展的不同定位和地方產業發展的個性化需求,發揮歐美同學會的綜合優勢,做好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的工作。
留學生國內外“雙跨” 服務“一帶一路”有獨特優勢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出國留學,也有越來越多的留學人員學成回國,關於留學生的愛國報國事蹟屢屢見諸報端。王丕君認為,愛國是人的天性,就像熱愛自己的母親一樣。現在,很多留學生選擇學成歸國,在祖國建設的多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而在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不乏中國留學生的身影。
王丕君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偉大構想,留學生在推動落實“一帶一路”倡議中大有可為。“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長期建設的工程,這項偉大的工程必然要通過人去實施。在國內,沒有哪一個組織像歐美同學會這樣,其成員可以最廣泛覆蓋到“一帶一路”沿線的所有國家。
首先,留學人員對“一帶一路”建設給予智力支持有着先天優勢,他們熟悉這些國家的國情,具備“一帶一路”建設必然需要的語言、法律、市場、投資、政策等方面相應的知識和實施能力,無論從事相關的諮詢、智庫工作,還是開展科研、教育、產業等實體性事業,都是我國和沿線各國藉助這一偉大工程自行發展和相互合作的羣體性人力資源。
其次,國際合作中最重要的是擁有一批橋樑性人才,即可以為合作雙方提供無縫對接,既可以助力中國優勢供給在當地轉化落地,也可以把當地的有效需求精準對接到中國來。留學人員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最難得又最具規模的“雙跨”人才羣體。
再次,“一帶一路”倡議的偉大構想,集中體現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上。作為一項長期性的國際化合作工程,“民心相通”是基礎,也是最為基本和需要持久的。留學人員在“民心相通”工作中具有天然的優勢,他們瞭解和熟悉留學國的文化、風俗等,特別是熟悉這些國家的話語系統,這是最為重要的兩國及人民之間交流的條件,應該為各相關方面重視和借重。
王丕君介紹説,歐美同學會的學長們對習近平總書記“一帶一路”的倡議極為認同,紛紛表達了歐美同學會作為一個具有國際交往交流能力的組織、留學人員作為一支具有全球覆蓋性的高端知識分子隊伍,應該有所作為、大有作為,一些會員已經提出了不少建設性的建言,歐美同學會也正在研究對這些建議的吸納和實施。
(原題為《王丕君:留學生支持“一帶一路”有天然優勢》)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2020954807”:歐美同學會黨組書記
網友“哲學牛”:“只有身處國際科研領域裏,你才可能知道如何去創新。”贊!
(1970-01-01)
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來説,在亞洲最合拍的領導人就是印度總理莫迪。從大約10年前莫迪還在擔任地方領導人的時候起,同為保守政治家的兩人就已經是朋友了。9月14日的日印首腦會談也已經是第10次。
兩人最費心的問題是如何面對日益強大的中國。
包括13日的晚宴在內,安倍和莫迪無疑進行了相當深入的交流。其中最大的焦點被認為是如何應對中國推進的“一帶一路”構想。
圖:莫迪向安倍夫婦介紹甘地曾使用的紡車(9月13日,印度)
一帶一路是由中國主導從亞洲到歐洲的基礎設施建設,並且負責沿線開發的龐大構想。對此,處於被動地位的日本和印度的態度非常複雜。9月14日發表的日印聯合聲明中雖然沒有點名中國,但呼籲全球的基礎設施建設應該更具透明性,對中國進行了牽制。
實際上,圍繞是否支持一帶一路構想,安倍政權內部的核心成員5~6月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對立。據悉由於意見不同,安倍的一名親信甚至一度流露出“辭職意向”。
日本政府內重視對華經濟關係的派系強調“日本企業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行動遲緩”,催促安倍儘快表明支持一帶一路意向。而擔心對安保有影響的日本外務省和國家安全保障局則提出異議,兩種意見針鋒相對。
在日本經濟新聞社6月5日主辦的第23屆國際交流會議“亞洲的未來”的演講中,安倍以保證對外國企業公正等為條件表明了支持一帶一路。也就是説,安倍最終採取了折中方案。
另一方面,印度則對中國的構想顯示出了警戒感。因為一帶一路的對象地區中包括印度與巴基斯坦爭奪主權的克什米爾地區。莫迪在過去的會談中也暗中向安倍表達過這種擔心。
日本政府內部圍繞重要的經濟戰略進行激烈的論戰本身並不是壞事。但可惜的是,主要爭論點並不是如何描繪日本的構想,而僅僅是停留在要不要參加中國的大計劃。
中日兩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相差2倍以上。儘管如此,日本依然有在亞洲進一步發揮自主作用的空間。因為東南亞渴望日本這樣做的聲音正在不斷高漲。
8月27~28日,筆者參加了東盟各國記者參加的“日本東盟媒體論壇”(日本國際交流基金主辦)。在圍繞經濟和安保的討論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多次出現要求日本發揮作用的意見。
簡單彙總與會者的意見的話,就是來自中國的援助和基礎設施投資像洪水一樣湧入,這樣下去的話,東南亞無論願意與否,都不得不進入中國的影響圈。為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希望日本更多地參與進來,提供除中國以外的選項。
筆者認為,如果美國“向內傾斜”,亞洲可能會被中國主導的“紅色秩序”影響。可以看出現在的東南亞也非常希望不要陷入這種局面。
東南亞對一帶一路構想也是期待與擔憂交織。據出席日本東盟媒體論壇的人透露,東南亞雖然全部表示支持,但內心似乎都很不安。原因在於看到了斯里蘭卡的“失敗”。
斯里蘭卡也參加了一帶一路構想,從中國貸款鉅額資金,希望建設港灣基礎設施。但由於利率較高而無力償還,不得不於2016年底原則上同意與中國簽署協議,將管轄港口的國營企業80%的股權出借給中國99年。
東盟各國雖然在接受中國的援助和投資,但非常擔心會像斯里蘭卡那樣被中國束縛。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也有相同的擔心。菲律賓事實上擱置了南海的主權之爭,正在接受中國的援助。
“如果日本和中國發生戰爭,我國支持日本”,據外交人士透露,杜特爾特每次會見日本官員都會這樣説。即使是客套話,也能看出其想與日本保持緊密關係,從而制衡中國的心聲。
那麼,東南亞各國對日本有何期待呢?
從援助規模上來説,日本完全無法與中國較量。日本政府開發援助(ODA)2017年度的預算約為4300億日元。而中國僅未來3年計劃向非洲提供的援助就超過這個數字的10倍。
在詢問東盟的政府官員和有識之士對日本有何期待時,主要得到兩個回答。第一是為作為要衝的交通網和港灣建設高質量基礎設施。東盟外交官表示,“我們知道在規模上無法與中國競爭。但如果有來自日本的基礎設施投資,就能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另一個期待是,日本與其他國家共同制定並推進多邊經濟合作構想。原本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應該成為多邊經濟合作的基礎。雖然TPP因美國特朗普政權退出導致計劃落空,但日本開始主導不包含美國的“TPP11”備受關注。
雖然被中國經濟圈覆蓋,但亞洲各國似乎也在尋求“中國以外”的選項。根據日本做出的回應,亞洲的勢力版圖也有改寫的可能。
(2017-09-22)
9月20日,第二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在甘肅敦煌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圖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代表在認真聽會。
本報記者 史家民攝
9月20日上午,甘肅敦煌,晴空萬里,陽光普照。9時整,敦煌國際會展中心座無虛席,第二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在這裏隆重開幕。
這場由文化部、甘肅省政府、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旅遊局、中國貿易促進會等5家單位主辦的盛會,吸引了來自51個國家、3個國際組織和地區以及國內各方面的近500位嘉賓參會。
本屆文博會集中展示各國優秀文化成果,共商交流合作大計,是貫徹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主張,落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合作共贏理念的生動體現。
播撒友誼種子
第二屆文博會秉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精心設計了“論、展、演、創、貿、遊”六大主體活動。這些主體活動,為擴大中外人文交流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和空間,喚醒了綿延2000多年的絲綢之路的悠久文化記憶。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通過敦煌文博會這個平台和窗口,建設“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的美好願景正得到完美的呈現和詮釋。
“這部劇讓我看到了鮮活的敦煌壁畫,太震撼了!”巴基斯坦聯合通訊社新聞總裁納依姆·喬杜裏觀看了經典舞劇《絲路花雨》後説,希望這部舞劇能在更多的國家上演,傳遞絲路文化,加深各國友誼。
11日,第二屆敦煌文博會文化年展開始預展。來自“一帶一路”沿線32個國家、國內20餘個省區市及甘肅省內14個市州的3500餘件展品,展品類型包括文物、油畫、雕塑、陶瓷、版畫、巖彩、國禮、珍品檔案等。
甘肅省文化廳廳長高志凌介紹説,本屆文博會在展品質量上始終保持國際化、精品化、專業化水準。其中,德國文藝復興時期代表人物丟勒與我國美術大師張大千的繪畫同時展出,展現了國際藝術大師間的對話;唐蕃古道的文物和橫跨1200年的檔案見證了歷史的脈絡。
“與首屆文博會相比,本屆還增加了文化經貿等方面的內容,參會總人數超過去年。其中,參展人數和中外新聞記者超過2100人,成為文博會的主流。”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文博會執委會副主任陳青表示,甘肅再次感受到了國際社會對敦煌文博會的熱捧,也印證了世界和沿線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高度認同。
激盪思想火花
20日下午,文博會高級別論壇、敦煌畫派論壇、文化創意論壇、大學校長論壇等4個論壇同時召開。來自國內外的數十名專家學者,結合各自研究和專長進行深入交流,激盪思想火花。
“敦煌壁畫歷經千年,浩如煙海。傳承和弘揚敦煌壁畫藝術,除了在總體上學習研究之外,還應當深入下去,運用分類學理論和方法進行分類研究。”在敦煌畫派論壇上,甘肅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李寶堂就敦煌藝術的傳承、創新和發展主題侃侃而談。
李寶堂建議,儘快有計劃地組織不同繪畫專長的畫家,對敦煌壁畫結合斷代研究進行分類研究,如佛像、菩薩、飛天、人物、服裝、飾品、動物、建築、圖案、紋樣、壁畫故事等等,逐步形成分類體系,使敦煌藝術的研究、傳承和發展向更加細化和更深層次發展。
“敦煌地處中國西北,在這裏,有一種別處所沒有的力量——一種男性的陽剛之氣。”來自韓國同德女子大學繪畫系的徐勇説,他正在進行臨摹作業的同時,嘗試着重新解釋敦煌壁畫,考慮如何把敦煌壁畫燦爛藝術與沙漠給人的力量有機聯繫在一起,“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在傳統的基礎上表達現代人的感受”。
“今天,我們向着兩國人民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和合作的戰略邁出了具有重要意義的又一大步。”開幕式上,希臘文化和體育部部長利蒂亞·科尼奧爾都在演講最後用漢語作結。儘管不夠流利,但依然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今年是中希文化交流和文化產業合作年,兩國在文學、影視、音樂等方面進行了豐富交流,增進了兩國人民間的相互瞭解和共同協作。利蒂亞·科尼奧爾都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的意義深遠,希臘願意成為這一倡議的積極夥伴。
帶來豐碩成果
去年9月,首屆文博會受到了世界的廣泛關注。一年來,有關沿線國家和地區以最大的共識和努力,加強文化、教育、科技、衞生、旅遊、媒體、體育等領域交流合作,取得了積極成果。
據瞭解,迄今為止,我國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簽訂了300多個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備忘錄、項目執行計劃及互設文化中心的協定。在地區組織框架下的文化部長多邊會晤機制也富有成效。目前,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設立了11箇中國文化中心,2020年之前還將再設立13個。
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在開幕式上表示,我們還將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聯合藝術創作、動漫遊戲開發、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等領域的合作,並邀請絲綢之路沿線更多的學者參與在華舉辦的漢學家座談研修等活動,共議文化合作與發展的路徑與前景。
中國貿促會會長、文博會組委會主任姜增偉説,敦煌文博會正在成為引領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催生文化產業新業態、加快文化創新的重要引擎,成為中國文化產業重大項目投融資和博覽交易的重要平台。此次中國貿促會組織了來自20多個沿線國家的近500家企業前來參展,展覽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
此外,為使敦煌文博會真正成為文化的盛會、人民的節日,並逐步把敦煌打造成演藝之都,本屆文博會文藝展演將持續至10月10日。相關人士表示,這次文藝展演幾乎囊括了所有的藝術樣式,既是一次多元文化的集中大展示,也是一次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相互融合的集中大交流。無論是演出劇目、演出質量,還是演出陣容,在甘肅演出史上都極其少見。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21日 03 版)
(2017-09-21)
寧波舟山港將打造國際一流的現代化樞紐港。 新華社 圖
浙江省政府9月14日發佈《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設立寧波“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的批覆》,同意設立寧波“一帶一路”建設綜合實驗區。提出以開放創新為主線,以互利共贏為目標,以寧波梅山新區為核心載體,以港口互聯互通、投資貿易便利化、產業科技合作、金融保險服務、人文交流為重點,積極打造“一帶一路”港航物流中心、投資貿易便利化先行區、產業科技合作引領區、金融保險服務示範區、人文交流門户區,勇當“一帶一路”建設排頭兵,努力建成“一帶一路”戰略樞紐城市。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kangkang”:寧波要起來了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