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今日話題:社科院報告提醒: 金融去槓桿初見成效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綜合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降低槓桿率”的要求至今已有一年多,去槓桿的成效究竟如何?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昨日發佈的《中國去槓桿進程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金融槓桿率較2016年末有所回落,金融行業去槓桿初見成效,而政府部門槓桿率也有所下降。

  金融部門槓桿率出現回落

  今年以來,金融去槓桿成為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在一系列政策推動下,金融部門槓桿率開始出現回落。

  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從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的負債端來衡量,金融槓桿率由2016年末的72.4%下降到71.2%;從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的資產端來衡量,金融槓桿率則由2016年末的78.1%下降到77.3%。

  “這兩種口徑的金融槓桿率基本上都是下降了一個百分點左右,意味着金融行業去槓桿初見成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晶表示,應正確理解金融去槓桿,監管加強的確起到了去槓桿的效果。此外,真實的去槓桿效果要大於在槓桿率數據中所看到的下降水平。一些其他指標,比如銀行同業存單發行縮量、銀行間債市槓桿率、股市槓桿率以及銀行理財產品規模等也明顯反映了金融部門槓桿率的下降。

  其實,從國際比較看,自本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發達經濟體實體經濟部門槓桿率一直處於上升態勢。但與此同時,金融去槓桿非常顯著,從2009年一季度的132%跌到2016年的三季度的112%,持續了7年,下降了20個百分點。

  據此,張曉晶説:“中國金融部門的去槓桿才剛剛開始,還需要經歷一個過程。”

  報告指出,金融去槓桿在短期內縮減了流動性,拉昇了市場利率,但長遠來看,清除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有利於減少加總重複的金融總資產規模,降低金融服務的總成本,從而降低實體企業的財務成本,最終實現金融服務脱虛向實的目標。

  政府部門槓桿率有所下降

  從報告披露的數據還可看出,政府部門槓桿率也在下降。

  今年一季度,中央政府槓桿率從2016年末的16.1%下降到15.7%,下降了0.4 個百分點;地方政府槓桿率從2016年年末的22.7%下降到22%,下降了0.7個百分點;政府總槓桿率由38.8%下降到37.7%,下降了1.1個百分點。

  張曉晶分析稱,中央政府槓桿率水平短期有所下降,不宜過度解讀。中央政府債務主要以國債為主,而財政部的國債發行歷來集中於每年的後三個季度。從歷史來看,一季度中央政府槓桿率基本都是趨於下降的,但預計全年中央政府依舊會延續過去幾年微弱加槓桿的態勢。

  對於地方政府債務微弱去槓桿,他認為,這與財政安排的季節性差異、地方債發行規模下降、基建資金來源多樣化等因素有關,“預計後三個季度地方政府的債券發行與債務置換仍會保持較為均衡關係,全年槓桿率將保持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居民和非金融企業部門加槓桿所致,實體經濟部門槓桿率有所上升。

  報告顯示,一季度,包括居民、非金融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實體經濟槓桿率由2016年末的234.2%增加到237.5%,上升了3.3個百分點,上升趨勢較為平穩。

  穩妥去槓桿有底氣和定力

  剛剛閉幕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重申穩妥推進去槓桿。對此,社科院認為,穩妥去槓桿率要有底氣和定力。

  穩妥去槓桿有底氣,這個底氣來自於淨國民財富。社科院在報告中指出,截至2015年,中國主權淨資產超過100萬億元,剔除掉變現能力較差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及國土資源性資產,政府部門資產淨值仍超過20萬億元,這表明中國政府擁有足夠的淨資產來應對高槓杆,從而在去槓桿過程中,可以從容不迫,穩中求進。

  此外,報告還強調,穩妥去槓桿要有定力。槓桿率攀升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結構性因素,去槓桿絕非一日之功。尤其是結構上體制上的調整,關涉整個經濟體制的改革,須有定力。記者 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