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魯暢 高潔)近日,不少手機用户反映頻繁接到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烏克蘭等國家的騷擾電話,有時甚至出現短時間內連續變換號碼撥打,讓人不勝其煩。
記者採訪瞭解到,這些來電多為虛擬電話,隨機生成並模擬境外號碼撥打,多涉及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目前,各大運營商已通過網絡布控、升級攔截系統、短信提醒等方式積極應對。
短時間接到幾十個境外騷擾電話
在北京市民王女士的手機中,滿屏的紅色未接來電信息甚是扎眼。“掛掉了馬上就有不同號碼打過來,沒完沒了。”王女士説,近期經常接到標註為境外國家的電話,接通後聽不清裏面在説什麼,撥回去就提示是空號。
有媒體日前報道説,有的手機用户在短短50多分鐘內接到近40個境外騷擾電話,幾乎每個電話號碼都不相同,電話中播放的是人工語音內容。有網民還表示,多的時候一天能接到一兩百個,由於實在受不了,就把用了十幾年的老手機號擱置,重新辦理了新手機號。
據記者採訪瞭解,境外騷擾電話多為虛擬號碼,所顯示地址並不真實。一位運營商工作人員介紹,不法分子通過境外的服務器或交換機接入個別國際運營商網絡撥打騷擾電話,這些電話不斷變號,往往一個國際號碼只呼叫一次,單個號碼的騷擾特徵並不明顯,用户很難通過逐一標記號碼或者拉“黑名單”等傳統方式進行屏蔽。
個人信息泄露仍是癥結所在
目前,針對境外騷擾電話,各運營商已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中國聯通為例,記者接到一通標記為美國的電話並掛斷後,很快收到中國聯通短信提醒:您剛才接聽的電話00140……為境外來電,請注意辨別,防範風險。
中國移動集團信安中心進行集中管理和運營的“國際不良語音來話集中監控系統”,已將國際關口局和31省份網間關口局轉接的國際電話統一接入到監控系統當中。該監控系統在基礎網絡進行全網布控,對國際來話呼叫進行完整記錄。相關負責人介紹,監控系統對疑似國際不良語音來話的電話號碼進行篩選;對疑似號碼進行取證及人工審核,並將審核結果反饋給監控系統;對確認為國際不良語音來話的呼叫進行攔截。
加強防範攔截的同時,個人信息的“防盜鎖”仍要更加牢固。有網民説,在電商平台購物後很快就能接到冒充客服的詐騙電話,他們準確地報出了自己的姓名、購買的商品和地址;還有網民表示,在公共場所連接WiFi後,詐騙電話和騷擾電話數量就會快速增多……
記者梳理多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現,犯罪團伙多是通過不法手段套取、購買個人信息。在反詐民警看來,公民個人信息的大量泄漏使得不法分子可以“精準”施騙,或實現其他灰色收益。
在四川三台縣人民法院日前依法審結的一起跨國電信詐騙案中,犯罪團伙在馬來西亞境內的詐騙窩點,利用非法獲取的網購客户信息,向中國境內撥打詐騙電話數十萬次,虛構事實騙取他人財物,詐騙金額達到396萬餘元。
需加強全鏈條精準整治
記者瞭解到,目前,相關部門針對騷擾電話的整治力度持續加強,治理手段再出新招。今年8月31日,工信部公佈《通信短信息和語音呼叫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並組織建立全國統一的“謝絕來電”平台,引導相關組織和個人尊重用户意願規範撥打商業性電話。
在12月15日舉辦的“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介紹,目前,“謝絕來電”防騷擾服務登記用户數超6800萬,依用户意願攔截騷擾電話超28億次。此外,工信部正加快建設完善“一庫一平台”,推動部省兩級互聯網反詐系統對接,累計匯聚處置涉詐信息2000餘萬條。
受訪人士認為,對於騷擾電話整治,除了依法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還要進一步守好個人信息安全防線。相關平台企業要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完善和健全企業數據安全管理和技術保障措施,按照相關要求建立健全問題問責制,對相關問題的處置能責任到人,對違規的行為開展問責,問題落實不到位的嚴厲處罰。
此外,個人也需要增加防範意識。應儘量減少連接公共場所的WiFi,降低遭遇釣魚WiFi的風險;少使用非正規購物平台或來源不明的App,以免在註冊時泄露自己的信息;減少參與不明來歷的調查或註冊抽獎等活動,更好地保護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