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實施後,國家又有大動作。據教育部11日消息,日前,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專門通知,擬對各省“雙減”工作落實進度每半月通報一次。同日,廣東省教育廳公佈了中小學有償補課和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舉報電話和郵箱,全省161個教育部門舉報聯繫方式隨之公開。
通報就是警示。近期,除了地方上曝光有教師在別墅補課之外,網上還爆出家政阿姨開價數萬元月薪只會煮泡麪和數學應用題分析等“猛料”,撩動公眾的神經。這次國家再出實招,由各省每月兩次報送“雙減”工作落實進度、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在彙總分析後形成專項督導半月通報,可以説意在精準督導、靶向施治。
通報要有點“辣味”。教育部透露,通報重點是各地作業時間達標學校情況、課後服務時間達標學校情況、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情況、違規培訓廣告查處情況和羣眾舉報問題線索核查情況等。從列出的通報重點來看,可能會有一些學校、機構和主管單位“挨批”。批評是對落實不到位者的一種鞭策,也彰顯了做好“雙減”工作的決心與信心。因此,各地在報送時、通報在批評時,要有點“辣味”,少用“某些”“有的”等模糊詞語指代;也要“回味”長,既通報典型案例,也警示監督於問題未發之時,在“治未病”上積極作為。
通報不是“鳴鑼收兵”而是治理“前奏”,要多措合力打好“雙減”的組合拳。打好組合拳,着力點是抓好整改。這就需要各地各有關部門創新工作方法,既要關注普遍存在的老問題,又能及時曝光改頭換面的隱形變異新動向,來予以靶向施治。更重要的是不護短、不遮醜,追根溯源找病因,切實達到“雙減”目的。這次廣東公開教育部門的舉報聯繫方式,可以説就拿出了猛藥去痾的決心。
打好組合拳,還需用好合力。學校、教師在教學一線,要切實減輕學生作業負擔,並做到應教儘教,不僅讓學生“吃得飽”“吃得好”,還能讓有潛力的學生找到“跳一跳”的感覺,不以教育牟利,也不給課外培訓機構以可乘之機;社會各方面應加強優質公共教育資源的供給,強化學校主陣地作用;各地各部門也要加強聯動,對違法辦學嚴肅處理,該退還學費的及時退還,並經常“回頭看”確保成效。
半月通報為“雙減”再加碼。所有舉措都是為了讓教育迴歸本真,最終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劉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