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裔詠春師傅談反歧視:心理自衞或比肢體保護更重要
中國僑網5月10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道,紐約市多地發生針對亞裔的仇恨暴力及相關事件,出門在外的人身安全成為許多華人最擔憂的問題。華裔詠春拳師傅、武學教育家郭威賢(William Wai-Yin Kwok) 因此受邀參與多個網絡講座,介紹有關自衞方面的知識和技巧。他説,“心理自衞”可能比注重肢體上的自我保護更重要。
郭威賢説,“很多華人在討論反亞裔事件時,總感覺自己被欺負,對白人和非裔不滿意。這個問題其實不是華人對抗其他族裔的問題,而是所有人共同對抗種族歧視的問題。”他表示,面對反亞裔仇恨,自衞不一定是靠學習功夫或格鬥技巧來保護自己,而是要在心理上加強建設,摒除“自我歧視、自我限制”,提高自我意識。
郭威賢指出,華人如果抱有自己總是受害者的心態,會陷入“自我歧視和限制”的陷阱,“當你看其他族裔不順眼時,他們也會感受到你的不滿或害怕,反過來可能對你也不友善。我的學生中各個族裔的人都有,他們在相互瞭解後,彼此都很友好。”
郭威賢説,“社會上的歧視很難改變,但至少我們自己可以通過言行,努力改變他人的看法。比如一些華人在地鐵上很大聲地打開揚聲器講電話或聽音樂,一方面不禮貌,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不懷好意的人的注意。雖然説這是個人自由,但我們可以從自身出發,做些什麼來儘量減少自己成為目標的可能性。日久見人心,當社會長期看到華人所做的貢獻,就會慢慢對華人乃至亞裔改觀。”
郭威賢擔心疫情期間有的人認為學了一兩招自衞術,就有信心對抗襲擊者或騷擾者,“這反而會有置自己於險境的反效果,更好地方式是通過練武提升自信與自我意識。”他表示,遇到來意不善的人時,人們應當做到“A(Awareness,意識)、B(Boundary,界線)、C(Counter,應對)”。
以搭乘地鐵為例,不要低頭盯着手機,應留意周圍是否有異常,在意識上提高警惕。當看到有不善的人靠近自己時,要立刻通過避讓或移動等方式與其保持距離,設置與對方的界線。如果對方進一步接近,則可以通過口頭警告等方式做出反應,讓對方知道自己已經做出戒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