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離任後首次接受採訪,指責朔爾茨的政策錯誤,且拒絕道歉
據德媒《世界報》上月末報道,當前德國民眾對朔爾茨政府拒絕對烏提供大量武器支持非常不滿,且隨着戰局變化,德國政府在過去幾周反而減少了對烏克蘭的各項援助,普遍認為這是“普京挑動的成果”。雖然這家報刊的立場靠近北約,但從報道中不難看出,德國國內相當多一部分民眾對俄羅斯已經到了“仇恨”的程度,甚至無法容忍政府對烏克蘭的支援速度有任何放緩;在國外社交平台上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德國(包括東德地區)成為西歐十國中對俄好感度最低的國家,下降幅度達到冷戰後之最。
據悉,在德國前總理默克爾離任之前,德俄貿易和民間交流還處於高位,橫跨歐陸十幾個國家的“北溪-2”天然氣工程即將完工通氣。到朔爾茨執政聯盟上台後如此短時間內,兩國關係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當前隨着仇俄情緒的普遍蔓延,德國國內有很多民眾開始轉向攻擊默克爾,認為是默克爾時期長達十幾年的“縱容俄羅斯”政策導致克里米亞危機發生,最終普京對烏克蘭發起軍事行動,如果她領導的德國敢於對俄強硬起來,俄政府就不敢如此極端地“背叛國際規則”。
7日,默克爾在柏林的一家劇院接受了德國《明鏡週刊》的專訪,這也是她離任半年多以來首次受訪。在進行一番簡要的寒暄後,話題很快就轉移到俄烏衝突上;默克爾首先表明立場:她認為俄方發起的軍事行動對他們來説是一個錯誤行為,原因是俄方違背了國際規章,她不會同意普京現在的觀點。但同時默克爾強調稱,德國並沒有構建一個可以防止這場危機的安全框架,每個人都知道俄羅斯問題過去一直都存在,且沒有解決;自己不會後悔和普京嘗試進行外交交流,也不能接受有人説(這種交流)完全無效。
在提到外界火熱的要求默克爾為“綏靖政策”道歉的話題上,她則一口回絕稱:這種説法不正確。默克爾重申自己有為了避免災難爆發而努力,但如果(有人認為)外交手段都失敗了,她自己也並未做錯,且不應該為此道歉。這番話被一些人解讀為“隱晦責怪是現任政府的溝通不力”,對俄羅斯的外交政策錯誤既然沒有發生在上一屆政府頭上,就必然發生在現任政府身上了。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採訪最後環節,默克爾才公開表達了對現任政府的不滿,並表示反對朔爾茨停止“北溪-2”項目,以及援烏武器的政策,如果是她會打算“和法國一起領導外交行動”。説到這裏,默克爾又自言自語一句:“這個問題不在今天訪談範圍之內,時代變了”。對於這段採訪,有一條熱門評論稱:“關於誰對誰錯這個問題一直有不同的説法,但事實是前任政府領導下俄烏關係相對穩定,德國也不用像現在一樣一邊要忍受物價飛漲的困擾,一邊滿世界‘乞討’糧食、石油和天然氣供應。自從朔爾茨上台後,我們很多人一直有一種‘德國政府可能不是為民眾,而是為了某國定下的規則服務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