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説:30日0時45分,寶山區路政養護人員正在薀川公路進行撒鹽除冰作業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攝
潘高峯/文
昨夜今晨,整個朋友圈都在飄雪。大家驚喜地分享着照片與視頻,許下瑞雪兆豐年的祝福。20年一遇的“霸王級”寒潮,似乎也顯得不那麼可怕了。
短短半天時間,申城降温十四、五度,而且前所未有地掛上了寒潮、大風、低温、結冰“四黃”預警,部分區還發布了暴雪藍色預警。為何大多數市民還是很淡定?這背後,其實是人們對這座城市的信心與信任,在不知不覺中減輕了擔憂,延緩了焦慮。
這種信任,當然不是來自所謂的“魔都結界”,而是來自上海一直以來寧可“十防九空”、不可“防失萬一”的未雨綢繆。
圖説:深夜,幾名高架養護人員在瀘定路橋上鋪設麻袋防滑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攝
面對極寒來襲,這次上海依然行動很早:社區里弄,水管水錶穿上“棉衣”,雪鏟草墊準備充足,獨居老人有人關心;街頭巷尾,救助人員細心巡查,流浪乞討者專車接送,還提供防寒衣被餐食;郊區農村,露天菜已經搶收,大棚菜燒炭保温,“菜籃子”供應充足;高架道路,提前撒鹽融雪演練,易結冰處專人駐守,確保市民出行安全;水、電、燃氣等城市保障部門等更是嚴陣以待,應急維修團隊24小時在崗……
尤其是這些天,通過廣播、電視、報紙、新媒體以及手機短信、街頭電子顯示屏等各種方式,上海“連篇累牘”地發佈寒潮預警和防寒避災知識,市民在心裏有底的同時,也看到了這座城市應對寒潮的“態度”與“專業”。
極寒是城市治理能力的一場“大考”。只有城市治理者“如臨大敵”,市民才能心安。責任重於泰山,細節決定成敗,從最壞處着眼,做最充分的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是上海“應考”的姿態。
圖説:寒潮來襲,尚海酈景小區物業做好防寒準備 張劍/攝
當然,再充分的準備,也總有“掛一漏萬”的可能。此次寒潮來襲,也是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城市“補短板”的又一場“考試”。暴露出問題並不可怕,能否堅持問題導向,民生導向,將問題第一時間化解,讓應急能力再上台階,給困難羣眾排憂解難,送去温暖,這才是關鍵。
此前有人算過,上一次這樣規模的寒潮來襲,已經過去了4年。4年來,上海城市治理能力已經有了巨大提升,尤其是智慧城市建設和“兩張網”的搭建,打通了部門壁壘,提升了辦事效能,增強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圖説:在寧海東路附近一處街心花園,巡查督導隊工作人員幫助露宿街頭的老伯前往救助站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攝
於是我們看到,馬路上有了路面温度監測儀,一旦低於一定温度即刻報警,有助於提前排除結冰隱患;社區裏有了“小區畫像”,能根據外牆保温層脱落、外露水管包紮破、防凍應急物資儲備等多項指標,生成“體檢報告”,當天處置當天反饋;查找隱患有了“算法工廠”,通過車載視頻疊加算法智能化巡查,可以對街頭流浪者、高空墜物風險等快速發現快速處理;訪貧問暖有了大數據“民生檔案”,能精準識別易受寒潮影響的重點人羣,推送至社區幹部手機,發佈寒潮走訪任務;居家養老有了“養老管家”,通過多重居家感知設備“神經元”,對老年人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即時告警……當然,這些看起來“科技感”十足的“治理神器”,能否在本輪寒潮“大考”中交出人民滿意的“答卷”,還有待時間證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建設韌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強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風險防控。韌性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抗衝擊,二是快修復。唯其如此,才能有效應對各種變化和衝擊,在不可預測的風險和挑戰中安全生存。
上海這座城市正在進行數字化轉型。但必須清醒認識到的是,高科技有時並不意味着高韌性。唯有在不斷實踐中不停“鍛打”,一套全新的治理體系才能真正“強健有力”。
此次“霸王級”寒潮,正是這樣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