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桃李
對於零跑汽車,筆者對它的印象是跟哪吒汽車一樣,都是主打中低端出行市場,不管其他車企在高價位的市場大得多火熱,這兄弟倆就一直默默發育,屬於悶聲發大財的類型。從這幾個月的表現來説,他倆確實成功了,穩居造車新勢力的第二梯隊。不過從最近的情況來看,哪吒汽車混得越來越好,好幾次位居新勢力銷量榜單的前三,而零跑汽車卻是壞消息不斷。
先是在車展上因為車輛故障遭遇消費者維權,隨後網上曝出零跑汽車私自更換電池供應商,之後又遭人民網點名批評,而最近零跑T03減配漲價的事件又引起了消費者的討論,一時間,零跑汽車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這樣不得不讓人好奇,零跑這樣做的意義在哪兒?
“窮”怕了的國產車都有一個“天鵝夢”
在一次聊天中,有位汽車領域的資深從業者曾用“窮怕了”來形容當前很多國產汽車的狀況,筆者覺得很有道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國產汽車一直受到合資品牌的打壓,為了搶佔市場,大家的價格都不敢太高,薄利多銷成了當時的首選策略,超越合資品牌走向高端一直是國產汽車的“夢想”。
而隨着新能源汽車風口的出現,國產品牌與合資品牌的地位開始發生了改變,受夠了苦日子的國產汽車紛紛把握住這次機會翻身,於是乎,大家可以看見,現在的國產車開始不斷地向上爬。70萬的高合、四五十萬的“蔚小理”等等,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開始走向高位,而且還做出了成績。看着大家都從曾經的“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零跑汽車又怎麼會不心動?
還記得去年零跑汽車提出的“三年內趕超特斯拉,2025年衝擊80萬台的銷量目標……”的小目標嗎?很顯然,野心誰都有,如果可以,沒有人願意永遠當“綠葉”襯托別人,今年推出的C01就是零跑踏入了高端大門的第一步。雖然大家都知道機會難得,但是很明顯,零跑似乎有點急於求成了,車展維權事件就已經説明目前零跑汽車的產品力似乎還經不住市場的考驗。
不過,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或許離不開零跑汽車目前所面臨的現實層面的問題——賺錢。
不盈利,就沒辦法生存
“要搞新能源汽車,就要先做好虧兩百個億的準備”是行業內很流行的一個説法,燒錢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廠商而言是前期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但是光燒錢不賺錢,這誰頂得住?在過去三年,零跑汽車已經累計虧損達48億元,而且虧損的數額還在不斷增長。
雖然營收也在提升,但是其2021年31.32億元的營收對比蔚來361.36億元的營收相差甚遠,最重要的是其毛利率至今為負,而第一梯隊的“蔚小理”目前已經實現毛利率轉正。有人專門計算過,忽略掉車型和價位的影響,零跑每賣出一輛車可以獲得6.9萬元,平均每輛車要虧掉3.34萬元!零跑汽車三月份曾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和招股書,如今正值零跑汽車衝擊IPO的關鍵時刻,盈利能力自然是一個關鍵。
想賺錢還不容易?此前筆者也給出了零跑汽車的選擇,那就是T03漲價減配。零跑汽車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成果來之不易?絕對不是,但卻又很無奈。一方面外部原材料價格在不斷上漲,大家都在漲價零跑自然無法獨善其身;另一方面,目前衝擊IPO要求零跑汽車能夠表現出能夠賺錢的屬性來,而目前自己87%的銷量來自零跑T03,所以即便知道這個市場對於價格的波動更為敏感,但是出於賺錢的考慮,也不得不提高價格降低部分配置。
如果賭對了,消費者只是把T03漲價當作是一次正常的市場調價,那麼對於零跑汽車而言,這絕對是“大賺”,或許這才是零跑選擇這麼做的原因。
寫在最後:
車展維權到T03漲價這一些事情的發生,筆者覺得,零跑汽車不是不愛惜自己的“羽毛”,而是為了實現更大的野心不得不做出一點犧牲,但同時筆者也認為,沒有強大的硬實力來支撐自己的野心,最後或許也只是徒勞一場。目前而言,或許老老實實打好自己的市場基礎,穩住自己的地位才是更好的選擇,如果零跑汽車接下來走錯了路,那必將為自己的野心付出足夠多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