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自主品牌混動技術哪家強?解析長安UNI-K iDD、WEY摩卡DHT和唐DM-i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綜合

隨着今年自主品牌在混動領域裏面的大規模出擊,越來越多的產品已經湧現在市場上了,比如長安UNI-K iDD、比亞迪唐DM-i,以及WEY摩卡DHT等等。那針對這三款車來説,它們在技術上又有哪些特性呢?哪款車才更貼近於自己的日常用車呢?

隨着油價的不斷上漲,很多人開始將購車目光轉移到了新能源汽車上,並且近日也出現了一批新能源汽車割韭菜的行為,或者是價格上調或者是配置降低等等,總之無論如何都得要狠狠的賺一把。然而對於某些消費者來説,如果是因為油價上漲或者純電車不能滿足詩和遠方的話,那我個人更推薦你考慮下自主品牌混動車型,比如在今年開端就有“三大混動神車”闖入了大家的視野,它們分別是長安UNI-K iDD、WEY摩卡DHT,以及比亞迪唐DM-i。

如果你認為這是一篇產品導購的話,那G哥可能會讓你略微有些失望,因為今天我們將圍繞着技術角度來幫大家解釋,長安UNI-K iDD、WEY摩卡DHT以及比亞迪唐DM-i這三款車,到底誰的技術根基更貼近你的用車場景呢?

首先從三款車型的基礎動力系統來看,長安UNI-K iDD、WEY摩卡DHT以及比亞迪唐DM-i都採用了1.5T渦輪增壓發動機作為核心動力源泉,並且三款車的動力數據也相差並不大,其中數據表現最亮眼的當屬長安UNI-K iDD帶來的最大122千瓦的淨功率和255牛米的峯值扭矩表現。而除了動力數據上有些許差異之外,變速器上三款車也是各不相同,其中長安UNI-K iDD採用的是6擋三離合電驅變速器,WEY摩卡DHT採用的是2擋DHT變速器,而比亞迪唐DM-i則採用了E-CVT的變速器形式。

我們先從長安UNI-K iDD採用的6擋三離合電驅變速器來看,其實這台看上去比較難以理解且高大上的變速器形式,就是6擋雙離合變速器加一個位於P2位置上的離合器來控制驅動電動機,由此組成了三離合的模式。因而相比於其它兩款車來説,長安UNI-K iDD是具備更強的高速行駛能力,整車的極速也可以達到200km/h以上,另外6擋雙離合變速器的加入也提升了整車的駕駛樂趣。接下來就是WEY摩卡DHT所搭載的2擋DHT變速器,這個或許大家比較熟悉一點,其本質就是在車輛高速行駛的時候提供更低的發動機轉速,整體做法比較直接了當一些。而比亞迪唐DM-i採用的E-CVT變速器,更多是為了照顧車輛的中低速行駛,並且在比亞迪唐新能源裏面已經有了唐DM和唐EV等車型,DM-i就是為了經濟省油而誕生的,並且E-CVT變速器也能做到發動機直接驅動車輛行駛。

大致瞭解了三款車型在發動機和傳動系統上的不同,接下來咱們看三款車在電動機和電池,以及續航方面的表現。

通過上面的表格,大家能直觀的看出WEY摩卡DHT是具備整車更強的性能基礎的,其性能版車型採用的前置+後置雙電機組合,在配合上1.5T渦輪增壓發動機,使其整套系統擁有355千瓦的最大功率和762牛米的峯值扭矩表現,如果説在發動機方面表現略微遜色一些,那綜合動力方面就形成了壓倒性優勢,由此帶來的性能表現也足以讓用户滿意。然而除了更強的綜合性能數據之外,WEY摩卡DHT還是這三款車裏面電池容量最大的,其採用的三元鋰電池容量達到了39.67千瓦時,WLTC工況下的純電續航達到了204公里,幾乎是五菱宏光MINI EV的兩倍。因此看到這兒,想必WEY摩卡DHT的策略已經顯而易見了,就是追求更極致的動力體驗和更長的續航表現,而這只是在插電混動下的狀態,未來如果推出純電版車型的話,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

相比於WEY摩卡DHT版車型更強的性能取向,比亞迪唐DM-i就明顯還維持着自己經濟的一面。在這三款車當中不僅電池容量更小,而且純電續航里程也並不出色,低配版車型更是隻有52公里的NEDC純電續航表現。但是更大功率和更大扭矩的電動機數據,卻能給比亞迪唐DM-i帶來更強的低速純電錶現,當然這些都是在不考慮車重和能源效率的情況下。但即便如此,也擋不住比亞迪唐DM-i更經濟更適合城區的產品特性。

然而相比於以上兩款車來説,長安UNI-K iDD的定位就更像是介於兩者之間,並且從長安UNI-K iDD的官方指導價格來看,也是這三款車裏面最便宜的,而這就已經摺射出長安UNI-K iDD在技術根基上具備更高的性價比。比如第一點,就是長安UNI-K iDD同樣擁有超過30千瓦時的電池組容量,可以帶來130公里的純電續航里程。第二點就是長安UNI-K iDD也具備3.3千瓦的外放電功能。第三點就是長安UNI-K iDD即使在最低荷電狀態下的油耗表現也可以做到5升/100公里。因此綜上來看的話,長安UNI-K iDD相比於WEY摩卡DHT來説擁有更強的性價比,而相比於比亞迪唐DM-i來説又能提供更好的高速工況。

最後總結:雖然自主品牌也在新能源領域裏面不斷髮力,但是不同理念的技術根基打造出了不同特性的產品,所以這些產品到底該怎麼選,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用車場景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