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當心教育的六個陷阱,很多父母經歷過,就別讓孩子重蹈覆轍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綜合

經歷過童年,我們知道自己的成長缺少了什麼?所以,懂得孩子最需要什麼。其實,他們能夠順利成長為一位出色的孩子,得益於父母兒時的成長路程。那麼,在此回首我們的童年的教育經歷。

父母教育當心六個陷阱

1、極度節儉

節約是我們的優良傳統美德。身為父母的孩子,我們更應理解和體諒他們。父母從小生活在一個缺吃少穿的年代,父母是吃過苦受過累的,大多數會有吃不飽飯的情況,嘴巴上稱沒錢也是為了省錢,現在我們也應教育孩子節約,沒錢可以説不可多説,孩子會思前想後。

身邊的很多朋友,跟他們的父親關係一般,這些父親有共同的特徵:小時候吃過苦,長大後當知青下鄉,後來當兵。最大的特點就是,只要你不流汗,他就會覺得你沒吃苦,他一直就覺得他們那輩人把能吃的苦都吃完了,我們享福了!可是他們沒想過,他們這輩人,下了班,離了田,一天的工作就結束了。孩子吃飽了,穿暖了,有學上就行了,我們呢?加班就不説了,回到家,有幾個躺在牀上沒心事的?

2、棍棒教育

老爸不怎麼整你,你或許現在還每天睡到十二點,有時候父愛比較粗放,但都是為了以後的我們。十五歲時,被我爸打的滿村子跑,晚上都不敢回家,可是還是我爸晚上要出來尋我回家,找我的時候,還不是一樣説,“不要讓我找到你!找到你打斷你腿!”可是真找到了,他會這樣做嗎?父親嘴硬,巴不得孩子堅強點。我十六歲輟學回家,然後到社會上學點手藝,我爸還不是一樣罵我沒出息,從小打到大,你説你被父親打的身上淤青,我也不是一樣吊起來打,不要恨父親!

3、支持唸書

我會對孩子講:努力吧!考上個好大學,哪怕是國外的世界名校,只要能考上,學費不是問題,一年五六十萬,我來解決,只要考上世界名校,不要心疼錢,那是投資給孩子的一個好前途,多划算!其實背後,我也在盤算如何解決?這筆獎金從哪兒來的問題?但是不能讓努力學習的孩子,因為學費問題有任何顧慮!

4、學歷不高

現在孩子應該想一想父母童年經歷了什麼,他們大多都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其實還是我們要求太高了,我們希望被理解,被認可,被鼓勵,可每次得到的都是指責、諷刺、打擊,我們認為一些基礎簡單的要求,他們都沒有辦法滿足。事實上,這些基礎簡單的東西,他們一點都不具備!你想一想,他們有多可憐!做好自己吧!善待父母才是你強大的表現!別把什麼問題都推到父母身上,老一輩的父親差不多都這樣,因為沒有文化,一家人的重擔壓在父親身上,工作又苦又累,時間又長,怎麼可能常常陪孩子呢?但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相同家庭長大的孩子,也分開朗和抑鬱的,這和自己的努力不無關係。 

5、不善社交

很多父母沒念過書,老實巴交的父親確實對孩子影響極深,可能會引起孩子的性格,在與人打交道上唯唯諾諾、裹足不前,但這些沒辦法,孩子自己做不了主,只能在以後靠自己尋求點滴改變,接觸人多了,就會慢慢變得強大!

6、言語打擊

有時候,父母本身的認知、知識有限,客觀條件限制了孩子的能力發展,卻妄圖讓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出類拔萃,你如同一隻老鼠,讓他再努力,也不可能捉到一隻羊,就是死的也拖不回來啊!因為他本來就是一隻老鼠,也只能是一隻老鼠,這是出身就決定的,並不能後天努力尋求改變。有人調侃説,我爸經常説我是廢人,雖説非常氣憤,想反駁,可仔細想了想,我的確是個廢人! 

作為孩子,你應該明白這些

1、理解父母

父母教育孩子會使用各種方法,兒時不懂,等孩子長大後,就會理解作為一個父親的責任了。我父親經常會説,我用實際行動證明給他看了,我不是那個吊兒郎當,不上進,遊手好閒的廢人!父親搶救,家裏就只有三萬塊錢,這還是我給我媽每個月打點生活費她自己存的。在醫院我自己掏了四十萬,我媽從來不説我,她只是説你自己大了,該有自己的想法了,只要不犯罪,你想幹的事一律不反對,我和我媽就有共同語言,她雖然幫不上我,但是,她從來不打擊我的一切想法和信心。

2、父母不易

父母能把我們養大已經很不容易了,不要總是抱怨!中國還有好多小孩沒有讀過書呢!也沒看人家拿自己的經歷抱怨的,自強要靠自己,自己的路是自己走的,父母能把你帶大供你讀書,已經差不多付出全部心血。人最大的成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3、自身因素

很多人抱怨自己的父母沒有給予自己更好的,並做出很多假設。要知道,事情的發展有外因和內因構成,外因是變化的條件,而內因才是變化的根據。有不少博士高學歷者的父母都是低文化,甚至是文盲,他們在別人眼裏,屬於沒本事的一類人。歷代不少英雄和偉人的父母,都來自於普通農民及百姓,有沒有出息在於自身和環境,這些比父母更關鍵! 

可馨育兒説Tips

教育孩子有正確的金錢觀與價值觀,與金錢多少無關!然而,一定要在孩子在合適的年齡,再討論家裏的經濟情況及個人實際消費,要知道理性消費和勤儉為家,我們節儉生活。窮困時,一家人要更努力,更節省,並非居安於目前的環境、能力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