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30多年前,父親沒放棄失聰的他!30多年後,他整日守在父親的病榻前…

由 不新伏 發佈於 綜合

39歲的吳耀宇,是揚州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老師。在他十個月大時,由於感冒用藥不當,從此走進了無聲的世界。

吳耀宇兒時和父母的合影

但是,父母沒有放棄他,8歲時,將他送進了特殊學校去學習,為了交流,更為了培養他的學習習慣,父親吳名煌堅持用紙條和寫信的方式跟他交流,這一寫就是30多年,累計上萬張紙條。如今,吳耀宇自己也成了一位父親。

去年2月,吳名煌不小心摔倒,導致右股骨斷,住進了醫養結合的護養中心。從此,每天去看望父親成為吳耀宇的日常。

每天兩小時,風雨無阻

擦身子、翻身、按摩……吳耀宇熟練地幫父親做着這些事情。

眼看着爸爸吳耀宇幫爺爺按摩得滿頭大汗,一同陪來的吳浩小朋友,除了充當爺爺和爸爸之間的翻譯,還不時踮起腳尖幫爸爸擦汗。祖孫三人成為"病房"裏一道獨特的風景。

“他每天都來,有的時候是上午一趟,下午還要來,就是這樣的一套,他都會做一遍,哪怕我們,因為我們給爺爺翻身時30分鐘到40分鐘翻一次,但是他來了正常的都會兩個小時左右,他會先來先給他拍背,給他洗呀,給他弄呀,給他喂東西吃,然後走的時候還會再拍一遍,再翻一個身,他是我見過的最孝順的。”揚州某護養中心工作人員王奎娟説。

王奎娟告訴記者,除了居家防疫那段時間,吳耀宇每個星期來一次外,其餘的日子每天都會準時出現在父親的病牀前,風雨無阻,算下來已經堅持了430多天。不過,八旬的吳名煌由於此前得過腦梗,加上輕度的失智,很多的事情都不記得了。

“他只記得他的兒子叫東東,全名也不知道,然後有的時候在他清醒的時候,他會跟我講東東很好的,如果有時候我們開玩笑跟他説東東不好,他就會生氣,在他的那個世界裏面,他的兒子才十幾歲,正在上着小學。”王奎娟説。

同往常一樣,這一次看望父親,吳耀宇依舊帶上親手烘焙的糕點和爸爸愛喝的酸奶,一點一點地喂,非常有耐心。父親節快到了,他給病牀上的爸爸送上了一套純棉內衣。

紙條、書信交流30多年

愛在字裏行間傳遞

回到家,已經是晚上8點多鐘,一家人吃過晚飯後,媽媽謝曉莉趕緊拿出紙和筆,問老伴的情況。當得知丈夫一切都好,很欣慰。

“雖然他是殘疾,但人家好好的小孩可能還達不到他這樣,無論從哪一方面,能力方面或者是孝敬方面。”吳耀宇的媽媽謝曉莉驕傲地説。

1981年,吳耀宇呱呱墜地,那一年,父親吳名煌已經40歲,母親34歲,算是中年得子,父母對他疼愛有加。不過,小耀宇體弱多病,經常感冒,一旦感冒父母就帶他到醫院掛水打針吃藥,由於用藥不當,小耀宇沒開口叫一聲爸媽就失聰了。

謝曉莉和丈夫抱頭痛哭,擦乾眼淚後,他們四處求醫問藥。

吳耀宇兒時全家合影

“當時買了語言訓練器,大概1000多塊錢,那個時候我們的工資才幾百塊錢,買回來給他訓練,但是訓練效果也不大。他爸爸想,怎麼辦呢?然後沒有辦法了,那只有去上聾啞學校,那個時候聾啞學校收應該是九歲,但是他八歲就去了。”謝曉莉説。

到了學校後,聰明可愛的吳耀宇讓班主任尤愛羣印象深刻。

“他接受能力比較強,一講就懂的那種。他爸爸一直很關注他的成長,課後輔導幾乎沒有,就課堂上講的聽懂了,他就會了,很有天分。他胖乎乎的,一天坐在台燈下,畫了一片雲,寫‘我想上大學’,我覺得他有這個想法,我就直接和家長聯繫,我説你兒子想上大學。”吳耀宇的小學老師尤愛羣説。

上大學,這是小耀宇的夢想,也是父親吳名煌的夢想。吳名煌送給兒子一本新華字典,並和妻子謝曉莉商量,每天隨時隨地和兒子紙條互動,這一堅持就是30多年。

吳耀宇兒時

“他上學了,就會查字典了,一般日常的事情都要寫,簡單的是打手勢就是有動作的,可以通過打手勢,但是深一點的就要通過寫來交流。去南京上學之後,要他每個星期寫一封信回來,信寫回來語句不通,就替他改,改了以後再寄給他,然後就不斷地提高了。”謝曉莉説。

“去南京前是天天寫,一天差不多100字200字到1000字左右,到南京之後就天天寫信,差不多每天300到400字,到大學一直都在寫信。我爺爺對他關心的比較多,照顧的也比較多,今天爺爺病了,他要回報給爺爺。”吳耀宇一邊打手語,他的兒子吳浩就同步給記者做着翻譯。

在父親的堅持下和吳耀宇自己的努力下,2002年,他考入天津理工大學。

四年後,他回到母校揚州特殊教育學校任教,擔任首屆聾人普高班班主任,三年後該班學生100%被對口高校錄取。因為勤勤懇懇、愛生如子的工作作風,他先後獲得省"自強模範"、揚州市特殊教育十佳工作者等榮譽稱號。這個父親節,吳耀宇收到了兒子吳浩的一幅畫——《爸爸我愛你》

父愛是一座山

在困難時給我們力量

在迷茫時給我們方向

曾經,父親是吳耀宇堅強的支撐

如今,父親年邁,疾病纏身

他成為父親温暖的依靠

明天就是父親節

致敬父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