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經濟)共同發展 共謀安全——來自博鰲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首屆大會的觀察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綜合

  新華社長沙10月22日電題:共同發展 共謀安全——來自博鰲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首屆大會的觀察

  新華社記者周楠、白田田、陳宇簫

  在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聯合國第八任秘書長潘基文看來,行動、團結和多邊主義的呼聲在亞洲得到了響亮而清晰的回應,中國多次強調加強國際合作、政策協調和全球治理,為全人類建設一個共享、安全、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這讓他深受鼓舞。

  18日至20日,來自全球政、商、學界的2600多名嘉賓齊聚湖南長沙蔘加博鰲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首屆大會。大會以“大變局下的經濟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重點關注經濟發展面臨的風險、隱患和非傳統安全挑戰,探討如何為亞洲和世界可持續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外部環境。

  糧食安全、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等問題在會上引發熱議。多位與會嘉賓認為,這些問題日益突出,給世界經濟復甦與可持續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説:“世界上有7.2億到8.11億人面臨飢餓問題,23.7億人無法獲得營養充足的食物,這個數字比頭一年要高不少。”

  如何確保糧食安全?多位嘉賓給出了建議。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趙炳然表示,如果把具有潛力的鹽鹼地種上水稻,將對糧食安全發揮重要作用。國際水稻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喬哈爾·阿禮認為,確保糧食安全需要全球的努力,各國必須要在氣候變化、疫情衝擊下加強合作。

  在關於全球能源供給與安全的分論壇上,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紀凡等嘉賓表示,如何實現碳中和、應對電力短缺和不平衡等問題,是當前能源供給面臨的挑戰,需要持續推動清潔能源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也需要公眾共同參與。

  非傳統安全問題正在帶來新的挑戰。潘基文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地揭示了經濟和社會在安全方面的脆弱性,一些挑戰超出了人們熟知的範疇。

  網絡安全、供應鏈安全等成為會議期間的熱門話題。“如果智慧城市、城市大腦被網絡攻擊,後果難以想象。”小米集團副總裁崔寶秋認為,“大數據是新時代發展的‘核燃料’,而信息泄漏就如同‘核泄漏’,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認為,網絡安全更需要國家間合作。

  疫情衝擊下,產業鏈、供應鏈風險凸顯。德勤中國區域經濟諮詢合夥人黃河認為,疫情“重塑”了全球供應鏈,人們在產業佈局和遷移時會更多考慮安全因素。大昌行澳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蕭志偉表示,由於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抬頭,怎麼讓產業鏈、供應鏈保持競爭力成為最大的考驗。

  如何為亞洲和世界可持續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外部環境?與會嘉賓均認為,各國唯有緊密合作才能找到出路。

  泰國前副總理素拉傑認為,本屆大會將經濟安全與可持續發展作為討論主題非常貼合時代需求。安全與發展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國際社會應當標本兼治,重振多邊主義、加強國際合作。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認為,面對全球貿易摩擦和逆全球化思潮,中國沒有放慢金融開放步伐,而是在金融業對外開放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既給全球帶來新市場、新機遇,也將促進中國國內金融業供給側改革,通過更高水平的發展來強化維護金融穩定與安全的能力。(參與採寫:張玉潔、謝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