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從來是同心

家國從來是同心

  ▲2月14日,施工人員在福州地鐵6號線樟嵐停車場施工現場作業。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家國從來是同心

  ▲2月10日,在重慶市北碚區中鐵十八局竹纏繞生產基地,就地過年的員工手持“福”字準備拍攝合影。新華社發(秦廷富攝)

家國從來是同心

  ▲2月14日是大年初三,在上海市楊浦區就地過年的十餘名交通工程建設者受邀來到工地附近的上海市楊浦區圖書館,聽取館內講解人員介紹相關文化知識,豐富假期生活。新華社記者王翔攝

家國從來是同心

  ▲農曆大年三十清晨,錫林郭勒草原上白雪茫茫,錫盟換流站的職工們坐着通勤車,穿過雪原,像往常一樣來到崗位上。春節期間,錫盟換流站59名職工全部就地過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劉磊攝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記者王學江)2月15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家國從來是同心》的評論。

  今年,為了防疫大局,超過一億人選擇就地過年,不少人繼續堅守工作崗位,成為牛年春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上億人留守堅守的背後,是家國一體的熾熱情懷,是家國同心的價值追求。

  今年春運,人口流動規模明顯低於往年,全國鐵路客流同比大幅度下降。就地過年的羣體,有農民工、在外地求學的學生、機關幹部、企事業單位職工、部隊官兵等。據中國勞動學會等單位對外出農民工進行的“百企萬人”快速調查,受訪農民工中有77.61%選擇就地過年。

  每個不回家的人,都為防疫犧牲了團圓。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團圓承載着中國人的情感寄託和文化紐帶。每一趟跋山涉水的返鄉,都是向着團圓奔去。“回家”這兩個字,在中國人心裏有着千鈞般的分量。

  每個不回家的人,都對防疫作出了貢獻。入冬以來一些地方出現散發性和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春節期間大量人員流動和人員聚集,極易造成疫情的傳播擴散蔓延。春節疫情防控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上億不回家的人,默默用留守堅守築起了戰勝疫情的堅固城牆。

  每個不回家的人,都是“舍小家為大家”。為了疫情防控,很多人捨棄了與親人團聚的寶貴機會,放棄了回家過年,體現了“舍小家為大家”,這是在為防疫大局作出奉獻和犧牲。

  每個不回家的人,都是家國情懷的體現者。“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中國人歷來懷有家國情懷。在這個特別的春節,上億人的付出,既是為了國,也是為了家。春節不回家的每個人都是在守護眼下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不約而同地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厚重的家國情懷。這種情懷既是春節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藴,更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的源泉。

  牛年春節,每一個不回家的人都了不起,都值得全社會的尊重。我們要向他們致敬,致敬他們的奉獻!(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63 字。

轉載請註明: 家國從來是同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