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城樓簡介

位於北京市區中心的天安門,已成為社會主義中國的象徵,是我國各族人民嚮往的地方。天安門、原是明清兩朝皇城的正門,明永樂18年(公元1420年)建成,當時為三層樓式木牌坊,名叫承天門。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為今天的樣式,更名為天安門。

從前,天門市封建朝廷舉行“頒詔”大典的地方。後來,天門前又成為革命人民舉行愛國民主運動的集會場所。1919年的“五四運動”,1935年的“129”運動,都是在這裏聚會遊行,而後向全國各地擴展。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這裏莊嚴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並親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

在封建時代,天安門是北京城最高的建築,通高9丈9尺,象徵着皇權至高無上,加上正脊的鴟吻,合33.7m,城台用48斤重的一塊的大城磚築成,建在近5尺高的石築須彌座上,整個城台高三丈九尺。城台上建木結構雙檐城樓。寬九間,進深五間,面積達兩千平方米。城台下由五個券門,中間是正門,也最高大,過去只有皇帝可以進出。

天門前有一條玉帶般的金水河,河上建有七座秀麗的漢白玉石橋,城門前後的兩側,各有一座高三丈的雕龍華表,金水河前後,各有一對雕刻精美的石獅。這些精心設計的裝飾,和天安門融為一體。天安門城樓為重檐歇山式屋頂,覆黃硫璃瓦,成排的斗拱,大小梁枋、以及天花藻井上,繪有金龍彩畫和吉祥圖案,正脊、垂脊末端有鴟吻和仙人走獸,樓內60根巨柱排列成行,方磚地一平如砥,南面有菱花格扇門36扇、全樓內外油是一新,色彩絢麗。

天門廣場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廣場之一,面積由原來的11萬㎡,擴展成40萬㎡,可容50萬人舉行集會。廣場中央,矗立着37點94m高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往南是莊嚴肅穆的毛主席紀念堂,東邊為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西面是人民大會堂。古老的文化,寬暢的廣場,雄偉的建築,開闊的長安街,渾為一體,氣勢磅礴,是天安

天安門城樓簡介

天安門城樓簡介

天安門城樓簡介

天安門城樓簡介

天安門城樓簡介

天安門城樓簡介

門顯得更加莊嚴雄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92 字。

轉載請註明: 天安門城樓簡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