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長征路上砥礪為民初心

由 亓官天亦 發佈於 綜合

于都是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1934年10月,中央機關、中革軍委和中央紅軍主力8.6萬餘人在此集結,踏上了戰略轉移的漫漫征程。

回望長征往事,弘揚長征精神,展望新長征路。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于都縣廣大黨員幹部飲水思源,以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為切入點,聚焦羣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為羣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題,在新長征路上砥礪為民初心。

賡續紅色血脈,情真意切做好優待撫卹工作

重陽節前夕,103歲的于都紅軍烈士遺孀段桂秀家熱鬧了起來,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和車溪鄉民政所有關負責人一行來到家裏走訪慰問。

“這些幹部都熟悉嗎?”“熟!家裏的情況,他們都知道,對我們很關心。”段奶奶繼子王地長告訴記者。

據介紹,前不久,車溪鄉在打造壩腦鄉村示範點的同時,結合段奶奶的愛情守望故事,倡議廣大黨員幹部羣眾籌集資金25萬餘元,建設了守望廣場,並將段奶奶家房屋立面整體提升。如今,守望廣場成為當地幹部羣眾銘記先烈遺志、感悟初心使命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于都縣健全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紮實做好退役軍人尤其是烈士後代的優待撫卹工作。成立退役軍人事務局以來,發放烈士家屬優撫補助資金4900餘萬元;設立退役軍人關愛基金,切實解決烈士遺屬、紅軍後代和退役軍人在生活、醫療、住房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新建烈士紀念園,集中安葬散葬烈士4023名;建立春節、建軍節、重陽節走訪慰問機制……全縣烈士家屬和紅軍後代感受到了來自黨和政府的温暖。

着眼急難愁盼,聚焦“五位”問題辦好實事

10月8日,記者來到于都縣新長征中學時,正是課後延時時間。校園裏,孩子們正在操場上跳繩、踢足球、舞蹈、玩滑輪……一派朝氣蓬勃的景象。

“我爸媽就在附近的工業園上班,我去年就近入學在這裏讀書。”在學校射擊館,初二學生劉夢媛告訴記者,自己對射擊很感興趣,沒想到在學校就能體驗。

進城務工子女就近入學並非個例。為推動“我為羣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持續走向深入,于都縣深入開展“微調研”活動,以小切口為突破,用心用情解決羣眾反映強烈的學位、車位、廁位、牀位、梯位等“五位”問題,讓發展更有温度、人民生活更美好。截至目前,全縣新建立體停車場88個、公共停車場19個;城區擁有公廁92座、廁位609個;每千人口醫療牀位數由2015年的2.7張增加到2020年的5.78張;新增學位4萬餘個;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100部,受惠羣眾1.8萬户。

推進鄉村振興,千方百計讓羣眾過上好日子

非遺表演、激光音樂秀、沙灘篝火、露天電影、特色美食……今年國慶假期,段屋鄉寒信村處處洋溢着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遊客超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超200萬元。

走進梓山鎮下潭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葉金鳳、黃帶喜等脱貧羣眾正忙着採摘蔬菜裝車供應市場。2019年,下潭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黨員示範帶頭領種,羣眾參與蔬菜種植的熱情逐步高漲。2020年,下潭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利潤超60萬元,輻射帶動村民100餘人增收。

近年來,于都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力打造氣象新、面貌美、活力足、前景好的秀美鄉村。眼下,該縣正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羣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鄉村振興作為“曬作風、比干勁、看變化、亮業績”的大擂台,通過支部引領、幹部帶頭、黨員示範、羣眾參與,打造“五美”鄉村,讓鄉親們過上更加幸福的田園生活。

本報記者 唐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