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户端訊 7.23萬人,7座城市,25座縣城,這不是一組普通的數字,這是安徽人民為“一號工程”作出的貢獻。
航拍鱘魚鎮
數萬人的搬遷,其難度和風險超乎想象。為使移民搬得順心、過得舒心、發展有信心,安徽堅持羣眾利益至上,各地專門成立移民搬遷領導小組,對口聯繫,明確職責,及時解決搬遷安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目前,在沿線政府及羣眾的支持下,徵遷安置工作已進入尾聲。
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扭成一股繩
2018年,按照規劃,桐城市鱘魚鎮將落户一個重大民生工程——引江濟淮樅陽引江樞紐的泵站和節制閘。未來,長江水將從這裏“出發”,經巢湖,到皖北,再奔河南。
鱘魚鎮將徵遷,這對當地居民來説,遠不止搬家那麼簡單。在這一浩大工程中,時任鱘魚鎮黨委副書記的凌曉梅是徵遷隊伍的領頭人之一。年初,凌曉梅就馬不停蹄開始入户宣講。每天上午8時前到鎮上,整理資料、研判分析,開始居民家中入户走訪,一直到晚上10時甚至更晚才結束一天的工作。徵遷以來,凌曉梅幾乎沒睡過一個好覺。
有個別徵遷户對補償政策有看法,這對凌曉梅來説也是正常現象。“讓大家離開生活幾十年的地方去到一個陌生環境,一切都要從頭再來,有牴觸情緒很正常。”凌曉梅説,徵遷幹部可以做的就是把政府的政策説清、説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心換心,“我們多跑跑,磨一磨,羣眾就願意跟我們談了。”
一户居民做不通工作,凌曉梅就天天往他家跑,徵遷隊伍用真誠打動了居民,讓這個小鎮創下了43天完成移民搬遷簽約的佳話。
簽約不是終點,服務還要繼續。在隨後的時間裏,凌曉梅和同事們又忙碌開來,幫居民搬家、找過渡房源、介紹工作。“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扭成一股繩,再難的事我們也能解決。”凌曉梅説。
犧牲小家造福萬家
安置點
在位於嚴店鎮最好地段劉河小學附近,引江濟淮安置點一期工程正加緊施工,進入裝飾裝修階段。明年交房後,可容納住户1348户,可安置拆遷户4314人。
嚴店鎮跨湖村村民潘利安接到搬遷通知是在四年前。“那段時間,我們吳書記經常來我們家做思想工作。”潘利安回憶起當年的情形:“我們一家是做農家樂的,搬遷的話生意不僅做不成,還沒地方住了。”
得知情況後,跨湖村村委書記吳昌巨每天都會帶着宣傳手冊上門宣傳搬遷政策,同時也聯繫上了潘利安的兒子做思想工作,並承諾搬遷後幫忙介紹工作解決後顧之憂。半個月後,潘利安一家被吳昌巨的執着所感動,最終答應搬遷。
“看,我們明年要在這裏開一家農家樂,位置都看好了。”潘利安指着安置小區對面正在建的一間門面房告訴記者:“舍小家也是為了大家,一切都為了配合政府工作,這個工程建好了也對我們有好處。國家好政策讓我們有了新家,幸福生活還是要靠自己奮鬥。”
在徵遷移民這一浩大工程中,既有幹部的馬不停蹄奔走宣傳,也有羣眾的犧牲小家造福萬家,是他們共同的努力,成就了長江水系與淮河水系的“牽手”,成就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引江濟淮工程。
站在新土地上,羣眾們相信未來會更好,生活會更幸福;幹部們也相信所做的努力都值得,相信可以見證着羣眾們告別故土後走向幸福新生活的鉅變。(記者 史睿雯 彭旖旎 劉玉才 黃娜娜 朱曉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