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53歲被查出癌症晚期只剩3個月命,但他硬撐2年跑了61場馬拉松!臨終前,他把心願告訴兒子…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綜合

本文轉自【杭州日報】;

一場持續6小時的奔跑後,一面印着“肺癌晚期、跑馬抗癌,生命不息、運動不止”的小旗,隨着一個高瘦的身影,出現在2020廈門馬拉松賽的終點。

跑友們紛紛前來向他祝賀,這位跑者露出他一貫開朗的笑容,將咳出的血腥味痰悄悄嚥了下去。1月5日,在57歲生日這天,他完成了人生中的第61場馬拉松比賽。

5個月後,他的生命和他的“百馬”夢想,也遺憾地就此定格。

年過半百被查出肺癌晚期

一生倔強的他在絕地中發起反擊 

賀明,安徽省淮南市的一位普通市民。53歲前,“馬拉松”這個詞從未在他的生活裏出現過。然而一場兇險的肺癌和生命只剩三個月的“死亡通知”,成了他兩年61場馬拉松奇蹟的發令槍。

2016年4月,賀明確診。大夫説,肺癌晚期,最多還能活3個月。

年過半百,正打算享受退休生活的賀明想不到,死亡原來近在咫尺。

在妻子張李玲眼中,賀明是個“文藝範”。他不喜歡運動,但熱愛彈吉他和唱鄧麗君的歌,曾經還在本地做過服裝模特。但她眼睜睜看着賀明唱不了歌了,身體也很快虛弱得像個孩子,“上樓梯只能用手搭着我的肩膀,也還是上不去。

賀明是個少言而倔強的人,很少主動表達自己。即使作為妻子,也只有在夜裏才會感受到他的恐懼和焦慮。“他整夜整夜醒着,手機屏幕一直亮着,在網上查自己的病。”她説。

不過也許就是這樣不肯妥協的倔強,讓賀明開始尋找與癌症較量的方式。他開始揹着所有人偷偷行走鍛鍊,期望能通過運動增強自己的免疫力。

賀明跟妻子説,他絕不願意躺在醫院的病牀上,他説讓他躺着就是等死。被死神逼入牆角的他,要在絕地中發起“反擊”。

從慢走到慢跑,打破三個月的死亡預言

之後,他加入了當地馬拉松協會

發現虛弱的賀明偷偷溜出醫院“暴走”時,張李玲“氣得發瘋”。她動員兒子勸説賀明,甚至求醫生和護士“嚇唬”賀明,告訴他大量運動的危險性。

在一片激烈的反對中,賀明我行我素。從慢走到慢跑,在堅持系統治療和運動的過程中,“三個月”的死亡預言被打破了。他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力在運動中恢復。

“你看,我的肺活量都打開了。”他開始試圖用自己的好轉來改變妻子的態度,也開始偷偷為跑馬拉松鋪墊訓練。

一向沉默寡言的賀明始終沒有説起過,是何時有了跑馬拉松的念頭。賀帥猜測,父親是在確診後的一次獨自行走中,在舜耕山遇到訓練中的馬拉松跑者,看到他們身上的生命活力,從而產生了奔跑的想法。

“賀明開始跑步之前,馬拉松這個詞從來沒在我們的生活裏出現過。”張李玲説。

賀明從2016年11月開始每天公益“捐步”一萬步以上。他日常行走的舜耕山盤山公路由於恰好是半程馬拉松的長度,在淮南當地是馬拉松愛好者青睞的訓練地。通過他們,賀明加入了淮南市馬拉松協會。

會長劉開福是協會里第一個知道賀明病情的人,他欣然同意賀明加入。劉開福回憶,協會里和賀明一樣身患重疾的會員不少,但賀明與別人不同,他不願讓別人知道他是一名肺癌晚期患者。

每天訓練量30公里,一年參加30場 

家裏的獎牌是他的力量源泉

“我打不過癌症,但它也打不過我”

賀明很快在協會里“出名”了。2017年,他開始了跑量驚人的自我訓練。

“早晚各一次,每天訓練量在30公里左右,除非雨雪,從不間斷。”劉開福説,這讓淮南馬拉松協會的400多名會員都感到不可思議。

2017年10月,賀明瞞着身邊所有人,在淮南完成了人生首個半程馬拉松賽。張李玲説,她知道這件事時,已是幾天之後,她和兒子又生氣,又震驚。“他是騙我去跑的。讓我回南京看看我母親,然後自己偷偷去跑。”張李玲説。

但賀明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哄好”了她。賀明告訴她“跑馬拉松的時候自己感覺不到疼了”,這讓她激烈的反對開始慢慢鬆動。

本地的跑友們開始對賀明產生好奇,但賀明選擇保持孤獨。他開始去外地參賽,但堅持孤身前往,不約任何跑友同行。“因為他怕自己隨時會倒下,和別人一起出去會拖累別人,給別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張李玲含淚嘆氣。

奔跑,讓他看到了延續生命的希望。他開始以每年約30場的參賽量在全國各地參加馬拉松賽,這是三倍於普通馬拉松愛好者的頻率。他還給自己定下了“要跑100場馬拉松”的目標。 

在賀明家裏,有一塊專屬於他的“馬拉松天地”。牆上密密麻麻的獎牌是他一塊塊親手掛上去的,桌子上也擺滿了獎盃和證書。

“每次跑完馬拉松回來那個興奮、開心啊。那些獎牌對他真是一種力量。張李玲説。

我打不過癌症,可是癌症現在也打不過我,我們就這樣相處。”賀明生前曾説。

家人的態度在慢慢改變

一向寡言的他開始用行動傳遞正能量 

2019年,張李玲終於被賀明和兒子説服,陪賀明一起去大連參加馬拉松賽事。

“那是我唯一一次陪他出去。可惜最後比賽因為颱風取消了,之後我再也沒有陪他出去過。”張李玲説。

她一直不願意告訴賀明自己的恐懼——“害怕看到他倒在我面前。”她甚至害怕給在外比賽的賀明打電話,“他稍微晚接一會兒,心裏就開始慌了。”

用張李玲的話來説,她和兒子對賀明跑馬拉松這件事一直是“彆彆扭扭”的。但賀明能感受到家人態度的轉變:張李玲開始陪他去舜耕山訓練,儘管要跟上身材高大的賀明的大步伐很是吃力;妻子一邊埋怨,一邊給賀明煲湯加強營養;兒子也研究着給賀明購買更輕便的跑鞋。

2018年7月,跑完貴陽馬拉松的賀明接受了媒體採訪。用劉開福的話説,“社會反響很大。”也許是意識到自己的經歷能夠給他人帶來積極的影響,一向內斂寡言的賀明決定不再“低調”。

從貴陽回來之後,他定做了印着“肺癌晚期、跑馬抗癌,生命不息、運動不止”的小旗,之後外出參賽一直舉在手裏,跑步T恤也印上了相關的字樣。

“沒有那麼多顧慮了。”劉開福説,賀明也能從全國各地打來的電話裏感覺到,自己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參賽之餘他也開始主動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在國內的馬拉松跑圈裏,賀明是大家熟知的“抗癌明星”。

賀明在追逐“百馬”夢想的路上加速奔跑着,不願輕易錯過任何參賽的機會。

“節假日家人聚會他都不參加,因為要出去跑馬拉松。去年兒子結婚,賀明前一天還在外地參加馬拉松比賽,差點兒錯過婚禮。”張李玲説。

百場馬拉松的夢想最終遺憾止步

病情加重的他依然惦記着跑道

逐漸延長的生命,一年30場左右的比賽頻率,讓家人、跑友甚至醫生都開始相信,賀明“百馬”夢想的達成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今年1月那場用來慶祝自己57歲生日的廈門馬拉松,止步了這個夢想。

這一次,癌細胞擴散至腦部,賀明身體開始變得虛弱,但他強大的信念又一次震驚了身邊的人們。

“他還在堅持運動,哪怕就是慢慢走一點,他也要走。”張李玲説,“他一直説,寧願死在馬拉松跑道上,也不願意死在病牀上。”

撞牆,是馬拉松比賽中選手因為身體消耗過大,而感覺跑不動的一種狀態。疼痛、呼吸困難甚至咳血,賀明一直是在“撞牆”的狀態下挑戰病痛、挑戰自我

跑完今年的廈馬之後,賀明遭遇了生命的“撞牆”。回到淮南,他再次入院,病情急轉直下。

雖然賀明跟妻子張李玲説,跑馬拉松的時候,是他從肺癌難以忍受的疼痛中得以解脱的時候。但賀明的主治大夫、從醫26年的謝軍比任何人都清楚,賀明是帶着怎樣一種巨大的痛苦在奔跑。

“多想再跑一次馬拉松,哪怕半程也行。”這是賀明在病重後打字很艱難的情況下,自己發出的一條朋友圈。

“你不知道他下不了牀的時候有多想跑馬拉松。”張李玲説,“他天天對兒子説想跑馬拉松,對醫生和護士説想跑馬拉松,我自己也跟他説‘讓你跑,賀明,我現在都求求你起來跑個馬拉松’。”

賀明的信念讓一向措辭嚴謹的謝軍毫不遲疑地説:“奇蹟,他確實是個奇蹟。”

去世後,他捐出眼角膜為他人帶來光明

如今兒子要為父親完成“百馬”心願

此時的賀明,還對另一件事情表現出了強硬的堅持,那就是捐獻遺體和器官。

“他要籤那個協議的時候,我很崩潰。”張李玲説,“但是賀明要求我們必須簽字。他讓兒子必須簽字,我不願意簽字就讓兒子替我籤。”

就是反覆告訴我,遺體捐獻的文件放在哪個櫃子裏了,聯繫人的電話號碼是多少。最後他只能做個嘴型,也還是説這些。”賀帥説。

6月5日,一直與病魔賽跑的賀明停下了腳步。然而,他的生命傳奇並未結束。記者從安徽省紅十字會眼角膜庫瞭解到,他捐獻的眼角膜,已經為兩個陌生人帶來了“光明”。

張李玲説,賀明曾經跟她解釋過,很多跑友曾為他治病進行過愛心捐助,他要回報社會。

“這麼多年,看見義務獻血車就要去獻血,他就是一個喜歡打抱不平、喜歡去做公益、做好事的人。”賀帥説。

在兒子心目中,賀明是個沉默寡言的父親,但會用行動教給他“一個男人應該有的樣子”。

賀明去世後不久,在舜耕山下,30歲的賀帥步履艱難地跑完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0公里,在這條印下父親無數腳印的盤山公路上。

他想要跑完父親沒有完成的39場馬拉松,幫父親達成“百馬”的心願。

斯人已逝,生命的傳奇仍在繼續!

來源:杭州日報(整理:謝珂)綜合自《新華每日電訊》成風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