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悍然撕毀伊核協議後,美伊關係就重新回到了危險的對抗之路上。本月,6艘美艦在波斯灣海域執行演習任務時,11艘伊朗武裝炮艇突然高速接近,圍堵美國海軍編隊達一小時之久,期間還進行了數次模擬攻擊演練,險些引爆兩軍交戰。對此,美國總統宣佈已批准美軍摧毀一切威脅美軍戰艦安全的伊朗炮艇,可謂不折不扣的“戰爭信號”。而德黑蘭方面也毫不退讓,針鋒相對地做出了對等回應。
據伊朗國內消息,伊朗武裝部隊發言人謝卡爾希表示,如果美國船隻膽敢進入伊朗領海,伊朗定將予以嚴厲回擊,讓其有來無回。乍一看,這無非就是美伊兩國博弈的老一套做法:互相放狠話。但仔細分析一下伊朗方面的回應,實則大有深意。
作為中東海上戰略要道,霍爾木茲海峽幾乎全部位於伊朗領海範圍內。雖然根據相關法則,該海峽屬於國際開放通道,各國船隻均可在遵照“無害通過”的原則下進出海峽,但“無害”的標準卻顯得有些模糊。
倘若伊朗方面認定某一艘船隻在通過海峽時並未遵守“無害”原則,對伊朗構成了某些威脅,伊朗武裝力量即可對其採取強硬措施。至於判斷標準,完全由伊朗人自行把握。
從這個角度來説,只要德黑蘭方面願意,可以任何理由判定並宣佈穿越霍爾木茲海峽的某艘美國船隻威脅到了伊朗領海主權,並就此展開行動,“打or不打”全在其一念之間。正所謂“軍事服務於政治”,倘若伊朗高層判斷對美艦的打擊不至於引發美國的大規模武力報復,就像此前使用彈道導彈打擊美軍駐伊拉克基地那樣,就可能“鋌而走險”,在合適的時機對某一艘過路美艦“下手”。
時間不會停下來等我們,歲月踩着沒有剎車的車輪趕着我們往前跑,把皺紋和蒼老作為人生旅資饋贈給我們,而我們又無法拒絕,就像水中的一葉浮萍,不能決定方向,只能順水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