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十四運這24條背街小巷提升改造的如何,市城管委組織多部門觀摩驗收

太陽能擋車柱、 牆面繪畫“超級瑪麗”、5G路燈杆……6月8日,市城管委組織對承擔背街小巷提升改造任務的12個區、開發區示範街項目進行實地觀摩驗收。目前,24條由區級領導包抓的示範街項目都已完工,並且各有亮點深受市民喜歡。

當天,市委督查室、市紀委監委“十項重點工作”督導辦公室、市迎十四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市交委辦、市城管委辦公室等部門組成聯合觀摩驗收小組,對這12個區、開發區示範街項目進行驗收。

提升改造後的永祥路。

經開區鳳吉路鳳祥路

便民攤點停車場提升改造惠民生

走進位於經開區長安醫院旁的鳳吉路、鳳祥路,原本擁擠在路邊的臨時攤位和私家車通通沒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路面和隔離柵欄,新改造完成的小區外立面和整齊的透綠圍牆。黑色的馬路、白色的標線、橘色的住宅樓,雨中這幾樣色彩愈發醒目。

改造後的鳳祥路拆牆透綠。

鳳吉路、鳳祥路是連接文景路、鳳城二路和三路之間的城市支路,全長817米。周邊聚集着長安醫院、西北複合包裝公司、外遠檢車站、萬義家紡、中車等5家企業和文景苑、海榮小區等4個小區。提升改造前,道路兩側圍牆破損、綠化缺株、佔道經營、違法建築、機動車不規範停放、線纜架空等問題均不同程度存在。

改造中,為有效解決民生難題,在取締鳳吉路南側設置的43個臨時攤點後,引導西北複合包裝廠利用企業紅線範圍內用地設置便民攤點,拓寬了通行空間的同時,有效解決了周邊市民買菜難、就餐難、出行難和停車難的問題。

另外,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經開區在取締鳳吉路、鳳祥路兩側全部45個停車位的同時,動員附近兩家企業依法拆除違建建設停車場,新建停車場可以提供78個停車位,停車價格和原路面價格一致。停車位數量不減反增,極大緩解了通行和停車兩大難題。此外,還結合鳳祥路東側市政紅線,將文景苑、海榮小區、緯四小區圍牆向東退讓1.5米後,設置了人行道,方便市民通行。

聯合小組在永祥路觀摩驗收。

亮點

街道鋪設透水磚

未央區永祥路南起龍首北路,北至龍首商業街,全長316米。“沒有改造前,樹杈上全市密密麻麻的線纜,街道兩邊的道沿上停滿了車輛,行人都要繞着走。”家住航建小區4號院的李女士説,提升改造後,整個街道一下子看着亮堂了許多。最重要的是,人行道上都安裝了擋車柱,這樣汽車就不能停上人行道了。

在沿街一些單位門口,還用上了不鏽鋼材質的擋車柱,這種擋車柱頂部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夜間柱身上的反光標識利用太陽能來發光,可以防止行人夜間磕碰摔倒。”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整個街道還引入海綿城市設計,採用陶瓷顆粒燒結透水磚和彩色膠粘石相結合的透水材料,提升街道景觀效果的同時也修復改善了生態系統。除此之外,沿街商鋪和老舊小區等地面、立面改造中,提升環境的同時充分兼顧了沿街商家和居民的訴求。不僅讓城市有光鮮亮麗的“面子”,也給了廣大居民舒適的“裏子”。

新城區皇城東路

立體綠化文化浮雕高科技電線杆外衣助力提升改造

皇城東路北起西五路,南至東新街,全長約800米。走進巷子,沿路兩側造型各異的立體花牆讓人眼前一亮。因為道路狹窄,新城區因地制宜,融合節約型立體生態設計理念,堅持以綠為主、時令添彩原則,配置麥冬草、吉祥草等抗性強易養護植物,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立體花園。

皇城東路上的燈杆披上新衣。

一段明秦王府城牆遺址,為皇城東路增添了厚重的歷史文化色彩。提升改造中,新城區還以“融入皇城文化、講好城市故事”為主題,利用道路兩側仿古圍牆,配合原有文化浮雕打造了繪有古詩詞的山水扇面畫,將歷史文化與街頭微型口袋公園、特色立體生態牆、主題雕塑、綠化帶完美融合。“一雕一故事、一街一花牆;一樂一韻味、一街一文化”的獨特韻味就這麼呈現在了市民眼前。眼下,和以超級瑪麗牆體彩繪聞名的皇城西路一樣,皇城東路也成為不少市民遊客的打卡地。

觀摩驗收中,驗收組還在皇城東路的電線杆上見識了一把高科技的魅力。因為沿路強電無法落地,皇城東路保留了部分電線杆。針對常見的電線杆野廣告亂塗鴉問題,新城區採用新型材料為電線杆穿上了“新衣”,並且還畫上了色彩鮮豔、造型有趣的各式圖案。新城區城管局工作人員介紹:“我們使用的新型材料具有防粘貼、防塗鴉、耐久性等特點。野廣告貼在上面用手就可以輕鬆去除,並且不留痕跡,馬克筆、水性筆塗畫後用清水就可以很容易洗掉。”

亮點

信義巷的民國風

信義巷改造後更具民國風。

建國門裏信義巷是碑林區兩條改造示範街之一。該巷全長460米、空間封閉並且人口密度很大,屬於典型的背街小巷。這裏有部分民國時期以及建國初期遺留下來的老式建築,其中包括西北局機關食堂舊址、高桂滋公館、十世班禪故居、原統戰部辦公樓等。

信義巷改造後更具民國風。

碑林區在此次提升改造過程中,以保留歷史文化,打造“近代民國風情”街巷為總目標,對一些歷史建築進行圍牆頂部收口和漏空處理,同時選擇對部分牆面進行打磨,顯露原有的紅磚質感。同時,還用生鏽鏤空鐵皮字對“五常之道”進行解讀,讓人們在感受民國風的同時,也對傳統的道德準則有所瞭解。

信義巷改造後更具民國風。

在信義巷7號院門口,這裏還用紅磚修建了一處小亭子,亭子下面有供路人歇腳的長凳。“晚上的可以坐在這裏閒聊納涼。”住在7號院的馬女士説,以前的信義巷和現在比簡直的是天壤之別,真沒想到政府部門會花這麼大的代價來改造和提升。

亮點

報恩寺街上的詩詞路燈杆

報恩寺街位於小南門裏,東起太陽廟門西口,西至甜水井,長度約300米。這裏大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建築,臨街商鋪、老字號門面和家屬院並存,防盜網髒、亂、差,外掛空調機凌亂不堪。“在這裏開店快20年了,這條街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直到今年才有了明顯的改觀。”在報恩寺街上開雜貨店石女士説,提升改造後的街道乾淨整潔,讓人眼前一亮。

詩詞路燈杆、木質結構馬頭牆、典雅古樸的青石漆牆面、暗紅色的不鏽鋼門窗,一磚一瓦,一門一窗,都彰顯出獨特的文化氣質,與西安城牆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原先破損的路面、人行道被一一修復,架空的線纜遁入地下,兩側綠化點綴道路,路燈、垃圾桶、指示牌、擋車樁、休息座椅等景觀小品,在細節中更顯示了設計用心。除此之外,臨街的住宅樓牆壁上都安裝了紅外防盜報警器,讓市民住得安心。

高新區科技一路

路燈杆交通杆“多杆合一”高科技助力百姓生活

在科技一路提升改造工作中,高新區以解決背街小巷髒亂差等影響城市市容環境的問題為切入點,對沿路路面地面、熱力管網、自來水管網、5G管網、線纜落地等進行了改造,此外還對門頭牌匾、老舊小區圍牆進行了翻新。

矗立在街頭不起眼的燈杆是這次科技一路改造的“科技硬核”所在。小小一個燈杆實現了路燈、市政、城管、交通、民生、安防、環保、通信等杆件的“多杆合一”。同時還通過地下通信和市政照明管網建設,拓展路燈杆功能,充分發揮其密度大、分佈廣的特性,增加LED智能燈控、井蓋監測、垃圾桶滿溢監測、綠化土壤温濕度監測、環保監測、智能交通、安防攝像頭、公共廣播、通信基站等N種應用設備,為其提供安裝載體、供電、供網等基礎保障,為智慧城管、智慧街區、智慧安防、智慧照明、無線城市提供通信支持和數據資源。

高新區城管局工作人員解釋説:“拿最簡單的功能來説,我們現在使用的大部分燈杆都是分夏冬兩季設置開關燈時間,到點準時開啓或者關閉。但我們這個多功能燈杆就可以像汽車自動燈一樣,不分時間光線暗的時候自動開啓。比方説發生日全食或者嚴重陰雨天氣的時候,路燈就會自動開啓,不受時間限制。另外,路邊的垃圾箱溢滿或者下水井蓋被人打開,系統都會感應到,並且通過攝像頭及時傳輸實時畫面到後台,提醒管理人員及時進行處置。

當天下午,聯合小組還對灞橋區、曲江新區、雁塔區、航天基地等示範街進行觀摩驗收。截止目前,全市599條背街小巷已全部完成方案設計並報市城市規劃設計院進行技術審查,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已完成技術審查422條;已開工建設街巷310條,其中24條由區級黨、政主要領導包抓的示範街巷5月底已完成提升改造工作。其餘街巷計劃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方案設計並開工建設。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25 字。

轉載請註明: 迎十四運這24條背街小巷提升改造的如何,市城管委組織多部門觀摩驗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