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批評孩子,千萬不能觸碰的3個底線,父母一定要看看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綜合

還記得之前那段,“小女孩訓家長”的爆火視頻嗎?

視頻裏,小女孩有理有據地教育父母:

“你一直嗷嗷嗷嗷地嚷,誰會聽你的呢?”

不少網友,被小姑娘的機智逗樂了。

是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重要影響。

尤其是,在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教育方式,顯得更加至關重要。

當孩子犯錯時,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把孩子貶低到塵埃裏,那給孩子的只能是傷害。

批評孩子,也是一種藝術。

處理得好,啓發與引導孩子;處理不好,很可能嚴重影響親子關係。

批評孩子,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把握好度。

以下這3個批評孩子的方式,正在威脅孩子的未來,父母一定要注意。

你越吼,孩子越差勁!

俗話説:“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成年人,尚且會犯錯,又何況是一個孩子呢?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其實是最好的教育良機;

孩子會由於內心的緊張和不安,而尋求解決之道,而此時明白的道理,會讓他記憶深刻。

相反,如果此時家長怒不可遏、大聲的斥責,反而會讓孩子變得膽小,從此不敢犯錯。

孩子犯錯時,家長應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才能有所成長。

商場裏,一個戴着超人面具的小男孩在自動扶梯上跳來跳去。

過了一會兒,孩子爸爸過來了,把他拉到一邊教訓了好一會兒。

小男孩不服氣,摘下面具大喊:

“英雄是不怕死的!”

他爸聽完一愣,然後把他拉到身邊坐下,語重心長地説:

“兒子,你確實很勇敢,

不過,英雄是不會將性命斷送在玩樂上的,

真正的英雄只有在保護重要的人時才會豁出性命。”

小男孩想了想,用力點點頭,然後他們手牽着手走遠了…

這一幕,讓我深感認同。我想,這就是智慧父母,最好的模樣吧。

想想看,如果換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

恐怕是多則一頓痛打,少則大聲吼叫了。

同樣的場景,換一種方式,結果會完全不同。

對此,中科院心理學博士羅靜曾説:

“吼其實是一種語言暴力,你這是在教會孩子,我聲大我就有理。”

“孩子以後長大了,他也會模仿,他也會學習。”

一般來説,在家長的吼聲長大的孩子,性格上會有兩種極端:

要麼孩子被嚇住了,從此處處小心,如履薄冰;

要麼孩子被激怒了,學着我們的樣,從此變成和父母一樣的人。

在這樣的狀態下,孩子表現得只會越來越差,越來越叛逆。

教育孩子,吼是最沒有效果的教育方式。

真正有效的,是父母心平氣和,和孩子好好溝通;

用愛與信任,將你的生活智慧,慢慢地傳遞給孩子。

將對孩子的批評,

上升到打擊孩子!

俗話説:“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父母的打擊式教育,比家暴更可怕!

瀋陽市心理研究所,在進行青少年犯罪的調查時發現:

一些青少年,之所以會走上犯罪道路,與他們童年時,父母的打擊密不可分。

調查組找到六個在瀋陽看守所服刑的少年罪犯,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

幾個16歲的男孩,提到當年父母對待自己的情景,都泣不成聲。

有個孩子回憶:

他12歲時,爸媽就分開了。

這明明不是他的錯,可母親卻經常罵他,讓他去死。

他最常聽的一句話,就是被罵沒用、是廢物。

媽媽從來都沒誇過自己,罵他最多的,就是豬腦子、豬腦子、豬腦子。

説着説着,孩子痛苦地用手拍了拍腦袋,自言自語:

“好像的確如此”。

也許,他們的父母從未想過,這些打擊的話,會推動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

心理學研究發現:

“父母如果對孩子嘲弄辱罵説一些氣話,會使孩子形成消極的負面人格,產生自卑、內向、憂鬱的心理,而且害怕與人相處。”

去年4月17日,上海男孩跳橋的新聞,曾刷爆了家長們的朋友圈。

17歲的男孩,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後...

在回家的路上,母親批評了他幾句,他便在高架橋上,跑下車跳了橋。

仔細瞭解事件經過,你會發現:

母親把車停到高架橋上後,還對着孩子大吼了一番,然後孩子下車後,悲劇發生了。

新聞發酵後,很多網友惋惜道:

這件事,雖然過去近一年;

但是,反思一下,如果母親沒有痛徹心扉地大罵孩子,孩子又怎能跳的毫無留戀。

有時候,家長認為無關緊要的,那些毫不經意的批評的話語,卻成了孩子的夢魘,無法擺脱。

所以,批評孩子,一定不要再自以為是地打擊孩子;

你的低聲教育,將是對孩子最好的獎賞。

不注意時間和場合,

隨意批評孩子

著名教育家斯賓塞曾説:

“當孩子感到被愛、被信任,奇蹟不久就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再小的個體,都需要被尊重、被愛,哪怕他只是一個孩子。

不當眾揭孩子的短,充分信任孩子,相信這樣的愛,會給孩子帶去成長路上最大的底氣。

反之,如果當着眾人的面,狠狠地批評孩子,則會嚴重地傷害到孩子。

去年10月,一則#15歲初中生被母親打罵後離家出走#的新聞,揪住了網友的心。

原來,男孩因為偷拿了家裏的1100元錢,被老師發現後,便把孩子媽媽叫來了學校;

到了學校,媽媽只看見孩子的書包,沒看見錢和人;

一時着急,媽媽便口無遮攔,當着全班同學的面,説孩子偷了家裏的錢,讓班上同學幫忙找回來。

後來,同學把這事告訴了男孩。

眼看紙包不住火,自己偷錢的事鬧着人盡皆知,自己已沒臉見別人;

於是,男孩便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

古人有云,對孩子的錯誤,要七不責:

“對眾不責、愧悔不責、暮夜不責、飲食不責、歡慶不責、悲憂不責、 疾病不責。”

其中,不當眾責罵孩子,則被古人視為第一重要的事。

教育學家洛克曾説:

“若父母當眾宣佈孩子的過失,使其無地自容,他們便會失望,而制裁他們的工具也就沒有了。”

誠然,孩子犯錯了,父母批評教育孩子,這無可厚非。

但是,把孩子的錯誤置於眾目睽睽之下,讓孩子接受世人的審判,這是極其殘忍的;

要知道,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啊!

那些當眾責罵孩子的行為,最終會讓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

人民日報曾發文稱:

“教育好孩子,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

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面對犯錯時的錯誤態度。

願孩子每次的犯錯,都能得來父母的理解;

請告訴孩子:

雖然你犯錯了,但你仍然是我們最愛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