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捱揍和從未捱打的孩子,20年後差距明顯,家長需要反思

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自古以來信奉一種教育模式——“棍棒出孝子”,父母認為打孩子和體罰孩子能讓孩子加深印象,知道自己因為什麼犯錯,因為什麼捱打,保證下次不敢再犯,打罵孩子被更多的父母看做在“管”孩子,這樣真的對嗎?

有兒童發展教育中心做過一份統計調查,其中的數據説明了體罰打罵孩子的現象依舊存在。

半年期內,有64.2%的孩子遭受過父母的體罰;其中男孩被體罰69.8%的比率高於女孩比率(58.2%);低年級孩子體罰的比率高於高年級的孩子;社會地位越低、家庭條件越差的家庭,體罰比率約高……

經常捱揍和從未捱打的孩子,20年後差距明顯,家長需要反思

不置可否,關於管教孩子的方式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自家孩子淘氣叛逆的模樣,只有父母最清楚,而孩子犯了什麼錯,哪些該罰哪些不該罰,判斷的依據完全靠父母的情緒掌控。

作為父母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夠長出個“人樣”,望子成龍的心態導致父母見不得孩子違背自己的意願,見不得孩子犯錯。

但既然是孩子就無法避免對事物失去判斷性,做出錯誤性的嘗試,假若父母因為個人的脾氣暴躁,從第一次犯錯就有了懲罰孩子揍孩子的行為,那不難想象,今後肯定類似的情況會經常發生,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也會越來越深。

當父母習慣性的去懲罰孩子的家庭,因為習慣性一些懲罰類的小動作會被父母不重視,習以為常:揪耳朵,踢屁股,搖晃孩子這種行為時有發生,而這些行為的背後,對孩子造成的傷害父母卻刻意的忽略掉了。

經常捱揍的孩子,20年後將面對哪些“劫難”?

一:膽小懦弱,社交障礙,被社會淘汰

表叔是軍人,表弟從小就在爸爸的棍棒教育下長大,我甚至親眼見過表叔用皮帶抽他,被打的原因記得是表弟害怕考試成績低捱打,乾脆就逃學躲避考試,反而換來了表叔更嚴厲的責罰,據説挨完打的表弟在院裏站了半宿。

在爸爸的嚴厲管教下,表弟的成績到也優異,後來考上了985院校,可表弟性格卻發生了不可逆的改變,膽小怯懦,不敢和生人説話聊天,很難有人能走進他的內心,後來雖然學校畢業,但也因為性格的原因遲遲沒有找到工作,再加上社交能力差,只能呆在家中做一些兼職。

記得小時候表弟和談心的時候,説是既害怕爸爸的打罵,也害怕爸爸看自己的失望眼神,覺得自己確實很沒出息,對不起爸媽。

經常捱揍和從未捱打的孩子,20年後差距明顯,家長需要反思

因為父母的過分嚴厲,因為父母的過度渴望,因為父母給了孩子過多的期待和要求,在孩子小小年紀的心中會產生很多情緒,一方面是對捱打的恐懼,一方面是對父母的愧疚,多種情緒夾雜在一起,就容易產生心理缺失。

二:脾氣暴躁,逆反心理,做出過激舉動

孩子的性格和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和精力有很大關係,從小在父母的威嚴下長大的孩子,心理壓力差的會變得內向自卑,心理壓力好的就會嘗試反抗,會記恨父母對自己的嚴厲。

記着看過一則消息,孩子在結婚時,和父母大鬧了一場,正式決裂斷絕了關係。後來經過了解,孩子的爸爸愛酗酒,每次酒後都會對孩子發泄不滿,從小有過多次因為被冤枉,被誤解的捱打經歷。孩子刻意做出過激舉動就是為了報復父親從小的責打,報復母親從小的不維護,讓所有的親戚和朋友都見證下,自己這些年活得多委屈。

經常捱揍和從未捱打的孩子,20年後差距明顯,家長需要反思

父母對於孩子來講,是最親近的人,而當最親近的人對自己經常不分對錯責罵懲罰的時候,孩子內心會很傷,會產生仇恨情緒,記恨父母的行為,開始嘗試抗拒逆反,甚至做出過激的舉動,同時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暴躁易怒,對人不友好。

三:喪失自信,對自己不認可,沒有拼搏精神

小時候如果自己沒了信心,犯了錯誤,在虎媽狼爸的管教和責罰下,孩子會硬着頭皮嘗試,努力做出調整,可你知道嗎?捱打也會上癮,當孩子長大了,父母管的少了,不管了。孩子反而變得沒有自信,開始走下坡路。

看過一個故事,企業白領在剛入職的時候工作能力出眾,可後來做事效率越來越低,經常被老闆批評,可有一點很明顯,每逢老闆批評之後他的能力就會明顯的好轉,但剛好沒幾天就又會自己對自己泄氣。

經常捱揍和從未捱打的孩子,20年後差距明顯,家長需要反思

説白了這種孩子在長期的管教壓力下,已經習慣了被人用鞭子趕着走,有恐懼和害怕的東西,才回讓他們進步,但凡沒有管,沒人問,孩子就會處於迷茫期,對自己不認可,沒有努力拼搏的精神,最終一事無成,被社會淘汰。

為什麼説打罵孩子的危害這麼大,因為打罵會成癮的

之前的家庭體罰調查結果顯示,打孩子的父母,只要有過一次動手的經歷,之後就會頻繁發生,下手也會越來越重,因為在父母心中,孩子犯錯的等級在一步步增加,自己的管教手段也要一次次提升,只有這樣,才能遏制孩子不聽話的發展趨勢。

可實際情況是,父母因為太看重孩子的教育,把危害放大化了,影響到了自己的認知,所以很可能出現誤會孩子的情況,但這種情況的責罵體罰對孩子的危害才最大。

聰明的父母會走心教育,而不是充當“虎媽”、“狼爸”的可怕形象。

打他是為了他好……作為父母,我們要有威嚴……家裏有家規,犯了錯就該捱打……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打孩子並沒有錯,錯的僅僅是孩子,卻不知道這種傳統教育方式,對現代的孩子來講,只有弊沒有利。

經常捱揍和從未捱打的孩子,20年後差距明顯,家長需要反思

現在聰明的父母會引用國外的教育方式,和孩子聊天談心做朋友,引導孩子走向正軌,而不聰明的孩子會依舊在父母的責罵管教中成長。

可現在孩子們的接觸,會讓孩子發現,自己的成長環境和別人的不同,憑什麼自己的父母要這樣對自己,孩子會出現很多疑惑,不解,開始產生負面情緒,影響到心理的健康成長。

被壓力管教的孩子,和被引導長大的孩子成長經歷對比之下,失去了童年該有的快樂,多了更多的畏懼和害怕,即便“虎媽”、“狼爸”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變得聽話懂事,取得了好成績,可往往也會因為性格和心理的不如人,被比下去,摔得更慘。

為人父母,要記得快樂是孩子最大的價值,不要剝奪孩子的快樂童年,更不要給原本並不快樂的童年生活,蒙上“恐懼”的陰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59 字。

轉載請註明: 經常捱揍和從未捱打的孩子,20年後差距明顯,家長需要反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