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智慧:處世,不懂這三點,容易招災惹禍,得罪朋友

《莊子·秋水》中有這麼一段記載:

有一日莊子和惠子閒來無聊,兩個人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説:“你看那水裏的鰷魚遊得自由自在,這是魚的快樂啊。”

惠子説:“你又不是魚,你又怎麼知道這是魚的快樂呢?”

莊子的智慧:處世,不懂這三點,容易招災惹禍,得罪朋友

面對惠子的質疑,莊子只是笑着説:”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

惠子反駁道:”我不是你,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魚快不快樂;同樣的,你不是魚,當然也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沒錯吧?“

這段故事描繪的是莊子和惠子關於“魚之樂”這一問題引起的槓論,其中的一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成為經典,流傳至今。

莊子的智慧:處世,不懂這三點,容易招災惹禍,得罪朋友

這段古話放到現在這個社會,也很適用。你不是我,你又憑什麼説你懂我呢?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爭吵、煩惱、幸福、快樂,每次找人傾訴的時候,傾聽者卻未必能夠感同身受,我們的問題,我們的煩惱,我們的感受,別人未必懂未必能體會,同樣的,我們也未必能夠體會別人的感受。

這是莊子為我們帶來的大智慧。莊子的這種處世智慧,歸納出來就是三點,對於當下的我們,仍然有着超實用的現實意義。可以説,一個人處世,不懂這三點,容易招災惹禍,得罪朋友。

01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似乎也可以説成“子非我,安知我之苦”。如果生活中我們沒有經歷過他人的痛苦,那麼我們就不應該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勸人向善

郭德綱曾經在一次接受參訪的時候説:

你要問我最討厭這個世界上的哪一種人,那我告訴您。

我特反感那種都不知道我經歷過什麼就勸我大度的人:

莊子的智慧:處世,不懂這三點,容易招災惹禍,得罪朋友

我這兒咔嚓剛被人捅了一刀,刀子還沒從身子裏面拔出來,血流都還沒有停呢,旁邊就有人在那兒嚷嚷着你得勇敢起來奮起反擊。

結果當別人拿着刀子朝他們走去的時候,嘩的一下全沒了影……

這種人確實很討厭。但是生活中,這類人也確實不少。

莊子的智慧:處世,不懂這三點,容易招災惹禍,得罪朋友

當一個人沒有品嚐過別人經歷的酸甜苦辣,卻還在道德制高點分析着種種,以一種趾高氣昂的態度點評其中的是非善惡,甚至還企圖把自己的思想強行灌輸在別人的腦海裏,就好像是他説的都是對的,你不按照他的想法走,那麼你就是錯的。

尤其是在一些家庭糾紛當中,這種情況還佔據了不少。

明擺着是一場錯誤糟糕的婚姻,兩個人早已經沒有了情分,生活在一起飽受折磨。卻還總有那麼幾個站着説話不腰疼的人充當和事佬勸着得過且過。

莊子的智慧:處世,不懂這三點,容易招災惹禍,得罪朋友

他們能夠像一些電視上的情感專家一樣幫你分析年齡,趨勢,以及孩子,甚至能夠完好無損的將你婚後數十年的生活規劃講給你聽,卻從沒真正想過當事人的悲劇。

對於這種人,可能只有讓他們親身體會一次這種折磨的婚姻,他們才會懂得乖乖閉嘴。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莊子的智慧:處世,不懂這三點,容易招災惹禍,得罪朋友

在這個人人為己的社會里哪有那麼多的感同身受,開水倒進誰的嘴裏,誰才會知道燙;

刀子插在誰的身上,誰才會感覺到痛。

能被我們看在眼裏的事情都有它隱藏在背後的一面,所以沒有切切實實經歷過別人的人生,永遠不要試圖去指責,去作出不公正的判斷。

莊子的智慧:處世,不懂這三點,容易招災惹禍,得罪朋友

越是喜歡這樣私自評價和指責別人的人,越是容易顯現自己與眾不同愚蠢,在看待別人事情的時候切勿像神祇一樣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切勿以自己狹隘的認知去揣測別人的世界,你沒資格,我們都沒有。

02無知的指責和評論,是對當事人最大的傷害

《莊子.齊物論》中道:“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

莊子認為人不應該重視生命中的是是非非,只有注重事物的本然緣由,找尋實質,説是非的人大有所在,我們不必在乎他人的言論,只能替自己管好嘴巴,保持清醒,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同樣,在這個人言可畏的時代,控制好自己的言行,懂得勸説的話圓潤着説,傷人的話不説,暖心得話多説,才是算得上是高級修養。

在生活中,每個人的身上都佩戴着一把刀子,總是在不經意間就容易傷害到其他人,這把刀子就叫:言語評價。

神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世間萬物,可以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去評價很多人和事。因為是他創造的世間萬物,他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資本,但是人卻不行。

莊子的智慧:處世,不懂這三點,容易招災惹禍,得罪朋友

如果我們對於我們身邊的那些人和事,在沒有經歷仔細如心的調查,沒有經歷過理智公正的判斷,就隨心所欲的輕易對其他人作出否定,甚至無情的一昧的去指責對方。如果你沒有考慮真相,就直觀的去評價一個人,那才是世上最大的罪人。

過度輕視了言語的危害,導致有很多人迫於輿論的壓力患上了重度抑鬱、自閉,更有精神不堪承受的人會選擇走上自殺這條不歸路,這都是所謂的“言論自由”給人生帶來的傷害。

莊子的智慧:處世,不懂這三點,容易招災惹禍,得罪朋友

在《歡樂頌》裏面的曲筱綃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角色,整個劇中的人氣也算是不錯。但是她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喜歡隨意評價別人。

在起初還不熟悉安迪的時候,就説斷章取義的説安迪是小三,後來知道安迪的能力之後對安迪的態度就有360度的大轉彎。

後來在不瞭解樊勝美的時候,就説她是一個“撈女”,稱自己見一個滅一個,結果後來在瞭解了樊勝美的為人之後,又和她成為了要好的朋友。

莊子的智慧:處世,不懂這三點,容易招災惹禍,得罪朋友

同樣,也正是因為這種對自己行為舉止的不負責任,結果被安迪指責道:

你根本什麼都不懂,所以也請你什麼都不要説,務必不要拿你幼稚的經歷,去概述別人複雜的人生。

我們生活在一個言語自由的社會里是幸運的,但是也請注意自己的言辭,因為懂得用正確的言語去對待別人才是人生最大的善良,同樣也請永遠記住,如果你沒有和別人一樣的人生,那你也就沒有去嗤笑別人傷疤的資格。

03如需從中調和,需要了解實情

莊子的智慧:處世,不懂這三點,容易招災惹禍,得罪朋友

絕大多數人認為,當一個人身處一個事情的中心時候,總免不了有一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迷茫,認為自己看事情的真相,遠不如旁人所看的那般透徹。

但是我們不要忘了,縱然有“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這麼一説,但是一個人要想客觀公正的給一件事情或者給一個人作出評論和定義,那麼就必須親自參與其中。因為只有當你經歷了,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清楚一個人的廬山真面目,方可體會身處其中的情感。

莊子的智慧:處世,不懂這三點,容易招災惹禍,得罪朋友

如果莊子沒那麼灑脱,硬要堅持自己的想法與惠子論一番高下,那他就需要去找見證人,這個見證人就必須先了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再下定論,否則便會有失偏頗。

就好比如情侶間發生爭吵,在吵完架之後男女雙方總少不了要找自己最好最知心的朋友去傾訴自己的心聲,作為男方的朋友女方的閨蜜,自然也少不了會聽到他們對彼此的不滿和不好的評價。

莊子的智慧:處世,不懂這三點,容易招災惹禍,得罪朋友

但是,有些時候,聰明的人就應該要懂得自己不能僅僅憑藉着自己好友的一面之詞就去抨擊對方的好壞。如果真的有需要自己在從中調和的必要,我們也要儘可能的多瞭解。

所以只有參與其中,瞭解實際的情況,才能用正確的角度眼光去看待某個事物的善惡好壞,而不是僅靠着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判斷事情的全部是非曲折,做到這種程度,我們才會不為外界的假象所幹擾影響。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82 字。

轉載請註明: 莊子的智慧:處世,不懂這三點,容易招災惹禍,得罪朋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