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一河水,“甜”了一座城(生態治理的中國奇蹟(26))
位於海河之畔的天津開發區。新華社記者 毛振華攝
天津,城與水相伴而生。
“七十二沽”、坑、塘、窪、澱,還有那條穿城而過的海河,萬千水道,終匯入海。
因地處“九河下梢”,天津承接了上游七省(區、市)70%以上的污染物入海。
因工業、人口發展,用水劇增,工業、生活排污嚴重,海河流域一度成為中國七大江河水系中水資源最為短缺、水污染最為嚴重的水系。
有一段時間,天津的水,生病了,有河皆污。
“啥東西都往裏排,最嚴重的時候,五顏六色,惡臭無比。”西青區王穩莊鎮村民宋德泰提起曾經被污染的獨流減河,打開了話匣子。
海河遭殃,渤海受傷。對於上游來水的水質變化,渤海之濱的大神堂漁民劉佔富感受很深,“水質不好的時候,村裏養殖户們損失慘重,魚蝦幾乎全軍覆沒。”
意識到“病”重,天津在轉型升級的同時,治水力度也在緊鑼密鼓地加強。
王穩莊鎮,曾以“制釘”為傲。獨流減河沿岸上千家企業廠連着廠,污水濃煙無序排放,讓這條往日的清流滿目瘡痍。
“曾經也對河道進行過清淤蓄水、引水補水。”王穩莊鎮人大主席王慶茂坦言,但這些只能治標。“一條河只要有幾個小排污口漏排,三四天水質就變差。”
治水治本,近些年天津下了狠功夫,切斷一切污染源。
2017年,天津全力推進所有河湖水域全面“掛長”:全面實行市、區、鄉鎮(街道)三級“雙總河(湖)長”制,集中整治“黑水河”。吹響了“散亂污”整治的號角,全市範圍內摸排出的2.2萬餘家“散亂污”企業已全部整治到位。
2018年實施《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將污水排放標準提高到“準四類水”;
2019年,公佈《農村生活污水處置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進一步加強農村污水處理站的監管。
沉痾漸去,清風徐來。天津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從2014年的25%,提高到了2020年上半年的55%;劣五類水質比例從2014年的65%,到如今劣五類斷面不復存在。
短短几年,天津的水質變得越來越好。
大沽排污河、陳台子排污河、北塘排污河等多條知名的河,現在都改叫排水河。“雖然是一字之變,但也真實地反映了治理成果的改變。”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生態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主任周濱,長期關注着渤海生態治理。
天津的生態環境也越來越好。
今年,七里海濕地喜報頻傳:一次性發現1400餘隻瀕危鳥類東方白鸛棲息;消失10多年的震旦鴉雀、中華攀雀、文須雀等全球性近危鳥類又重返七里海。
這得益於——2017年以來,天津市嚴守生態紅線,全面開展退漁還濕、退耕還濕,濕地面積不斷擴大,濕地植被得到大規模恢復。
治好了水的天津人,對水有了敬畏。
“水是我們最大的特色,也是絕不能被破壞的一個特色。”負責雙城間綠色生態屏障規劃項目的規劃師郭志一,是土生土長的天津人。她想恢復的是海河流域原有的“坑塘風貌,水榭連通”景象。
根據天津市委、市政府部署,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牽頭實施建設,要用海河這“一根扁擔”,挑起中心城區到濱海新區中間736平方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區。
如今,7800畝的津南辛莊灣生態屏障區內,原來分佈有20餘處池塘,如今通過人工挖掘,擴大水體面積,打造出15個生態湖,栽種了20餘種水生植物,形成林、湖、花草一體的錯落景緻。
治好了水的天津人,也在探索城市與水之間的和諧共生。
中新生態城這個由中國和新加坡政府10多年前打造的生態型“綠城”,如今成了“網紅”。
不承想,在這塊由1/3污染水面、1/3廢棄鹽田、1/3鹽鹼荒地的不毛之地建的城,從建設之初就秉承“綠色、低碳、生態、宜居”的理念,造就了今天的綠意盎然。
水,依然是水,成了生態城的亮點。
早在10多年前,中新生態城就在“水”上做文章,構建了獨特的水生態和水循環體系。生態城的雨水收集後可經過綠地淨化全部進入景觀水體,景觀補水年均近300萬噸,按自來水5元/噸計算,一年可節約1500萬元。
靜湖,是鑲嵌在生態城中最大的景觀湖,前身是營城污水庫,主要是承接天津市大多數化工廠和周邊區域的生活和工業廢水,面積近3平方公里,曾被化工污水污染近40多年。
中新生態城僅用了3年時間,就讓營城污水庫搖身一變,蜕變成了美麗的靜湖。
而今的靜湖環湖景觀帶全長7.8公里,湖水面積達117萬平方米。原來的鹽鹼地已經被國槐、檉柳、火炬等植物密密覆蓋。
漫步其中,高低起伏的綠地、色彩豔麗的兒童活動區、綠植豐富的人工濕地、鋪滿鵝卵石的井口,處處體現着景觀之美。(記者 扎 西 楊子巖)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8月08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