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父母對待孩子言語辱罵,語言暴力的背後,藏着太多的酸楚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綜合

隨着新媒體的出現,人們有越來越多的平台去發表自己的言論。於是什麼網絡大V,網絡噴子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什麼粉絲互懟,道德敗壞等等的討論充斥着整個網絡。許多人受到了輿論綁架。

比如馬蓉出軌事件,儘管其所作所為有所不對,但卻是她個人的選擇,而網上對其罵聲連天,對其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深入思考,這無疑是一種不流血的暴力,看似不經意的話語卻帶來很大的傷害。育兒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假如語言暴力充斥其中會是什麼樣的後果?

在我的記憶中,最深刻的便是“別人家的小孩”,不管做什麼事情媽媽總會拿我和表姐做比較,假如做得不好一定是一頓責備,直到現在我還一直生活在表姐的陰影下,只要一聽到關於她的事情,我的神經立刻緊張起來。難道影響真的有這麼大嗎,讓我們聽聽一個男孩怎麼説。

“媽媽,我恨你”,來自一個20歲男孩的自述:

男孩很早就輟學在社會上闖蕩,經歷了打打殺殺,有一次和別人發生爭吵,最後大打出手。男孩被打出了血,跌跌撞撞地離開現場,離開不久後體力不支暈倒在地。當他醒來後發現自己在一個舒適的卧室裏,一個老奶奶守在旁邊。接下來的幾天老奶奶一直照顧着他。老奶奶問他:你的年齡和我的孫子差不多,怎麼受這麼重的傷。

男孩已經把老奶奶當作親人了,於是將自己的經歷告訴了她。

男孩的爸爸拋棄了他和媽媽,媽媽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他的身上。

男孩也曾經和媽媽説過他不適合學習,他喜歡音樂。

媽媽説:“你就給我不務正業,我看你以後有什麼出息”,於是為他報名了各樣的輔導班,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後媽媽總會拿他和班裏的第一名作比較。

“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輔導斑白給你報了,錢也白花了,豬都比你聰明”

上初中以後男孩希望憑自己的愛好以及特長成為一名藝術生,男孩開心地和媽媽説,結果回應他的卻是媽媽冷漠的拒絕,他大吼道:“為什麼我不能做我自己喜歡的事”。

媽媽説“我是你媽,你必須聽我的”,男孩終於爆發了,和媽媽大吵一架,斷絕母子關係。獨自一人來到了陌生的城市,直到現在。老奶奶聽完深受感觸,一直在給年輕的父母講這個故事。

看似普通的話語難道真的這麼嚴重?語言暴力是存在於家庭之間的軟暴力, 儘管這些軟暴力沒有對孩子的肉體造成損傷。但每次都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極易造成孩子自卑、孤僻、冷漠、膽怯等性格上的缺陷。

知名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認為:危險和消極的事物更容易刺激人的大腦。

Teicher 的團隊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言語暴力造成的更可怕的傷害是,長期的言語暴力會改變孩子的大腦,影響他們的智力。

育兒中的軟暴力常常充斥在這幾方面,不知道的媽媽記得收藏:

01:規矩

《惡棍天使》大家都看過,裏面查小刀的媽媽,為人師,為人母,在教育方面出現很大的問題。從小,小刀便接受媽媽專制的教育,無論是做人還是學習都得按照規矩來,否則一定會迎來媽媽的喝止,學習上一路拼搏最後出國留學,生活上規規矩矩不談戀愛。

小刀放棄國外優 厚的待遇回到家中,母親卻説“你真沒出息,我沒有你這樣的女兒”。

後來小刀按照母親和她説的來做,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在社會上生存。就是因為媽媽禁錮了孩子的思想,導致孩子猶如一個任她擺弄的“機器人”。

小編建議:不要盲目地定義自己的孩子,超出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導致孩子自暴自棄。不要讓孩子專制與家長的思想,不要扼殺孩子的天性。

02:文明

醫學表明未成熟的孩子,通過自己的記憶力模仿周圍的事物來學習。

家長對於孩子的影響可以説是潛移默化的,諸如一些不文明的話語,如果當着孩子的面來説,孩子會對其印象深刻,慢慢地孩子就學會了這樣的交流方式。曾經聽到這樣的一件事:一個孩子不禮貌地和他的父親説話,他父親説“我是你爹,你敢這麼和我説話”,孩子卻説“你就是這麼和我爺爺説的”。

小編建議:不要吼罵孩子,在日常的交流中一定要注意言辭,為孩子做好榜 樣,培養其文明的思想。

03:冷淡

有許多的家長都忙於各自的事業,對孩子不聞不問,當孩子取得好的成績,希望得到媽媽的表揚,而我們的媽媽卻“媽媽好累啊,有什麼事以後再説”,甚至當孩子難過,遭受挫折也得不到媽媽的安慰,於是孩子在冰冷的環境下成長,這樣的性格是不健全的。

看似窸窣平常的話語其實充滿着軟暴力,注意自己對孩子的話語,不要讓語言暴力毀掉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