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歲前, 不慣孩子“五氣”, 將來孩子會更有出息, 成大器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三觀要從小培養,家長都希望孩子成長為正直,健康的人,希望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孩子一生要走的路很長,家長如何教育才能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呢?其實在孩子的青少年時期“不慣五氣”是教育的重點。
孩子在5歲之前都是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隨着時間的發展,孩子的脾氣秉性和心理狀態會逐漸的成熟。孩子身上的一些小毛病也正是這一時期所積攢下來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把握好這個黃金時間,為孩子的以後的心理發育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1.不慣嬌氣
現在的孩子總是受到家裏老人和父母的溺愛,家裏人都希望給孩子能力範圍內最好的,不捨得讓孩子吃一點苦,受一點累。但這種的做法恰恰讓孩子在心中潛移默化的形成了一種事事都想依賴父母的想法,久而久之就失去自己動手的能力,也很容易就變成了別人口中的“巨嬰”。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從小就保持一種獨立自主的能力,不要過度的幫助孩子做一些小事。
2.不慣小氣
很多人發現自己身邊總會有一些一毛不拔的“鐵公雞”,這種小氣的習慣其實就是從人的小時候形成的,這樣的人小時候就不愛與人分享東西,長大就會變成更加小氣的人。自私自利的人也是很難融入校園和社會這樣的集體之中的,小氣的孩子更難交到朋友。
要想讓孩子不成為這樣的人,就要讓孩子從小就懂得與人分享時所產生的幸福感,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愛分享,愛幫助別人的習慣,一點點的引導孩子,只有這樣才能逐漸讓孩子變成一個大氣、受歡迎的人。有研究也表明,樂於分享的人,情商和智商往往高於小氣的人。
3.不慣脾氣
脾氣不好的人,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會受到別人的喜歡。時不時就發脾氣的孩子也不會交到好朋友,家長不要因為孩子還小就一直慣着孩子,縱容他的壞脾氣,一旦孩子養成了這種習慣,那麼他的脾氣就會變得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容易就發脾氣。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種所有人都會承受他的壞脾氣的想法,這樣的孩子很容易情商低下,無法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
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孩子亂髮脾氣的時候就嚴格的制止這種壞習慣,讓他從小就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圍着他轉這一道理,及時的讓他擺正自己的位置,學會理解別人。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樣孩子不僅不會亂髮脾氣,還會學會換位思考,鍛煉出更強的共情能力。
4.不慣怨氣
怨氣人人都有,在我們傷心或者生氣的時候,怨氣就會變得越來越明顯,這樣的怨氣其實很容易讓人變得抑鬱和焦慮,不利於我們身心的健康發展。所以家長一定要時刻觀察孩子,當孩子生氣時要注重排解孩子內心的煩惱,及時的調整孩子心理的煩惱,減少孩子心理的煩悶,讓孩子的心裏充滿更多的陽光情緒。
5.不慣悶氣
生悶氣是人最難受的時候,有的孩子是害羞且內向的,遇到一些難過的事時,他並不會立刻就表現出來,而是自己生悶氣。就算是特別傷心或者與人吵架後並不會把這些難過發泄出去,而是自己一個人生悶氣和默默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