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交通大學研究團隊在和田縣實施快速生態恢復項目獲得成功
2萬畝沙地披綠裝
2017年之前,這裏還是一望無際的沙漠,誰曾想到,今天這裏已變成了一片綠洲,很多人都為之震撼。
沙漠裏還能種草、種莊稼?難以置信。
如今,沙地真的綠了,2萬畝飼草料長勢喜人。
“看,綠油油的一大片!看着苜蓿、玉米,還有我們公司主推的‘綠疆一號’等飼草料長勢喜人,我們都很開心,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7月4日,新疆博正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基地負責人王學明説。
王學明所在的基地,是和田縣農業科技園區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2017年之前,這裏還是一望無際的沙漠地帶,誰曾想到,今天這裏已變成了一片綠洲,很多人都為之震撼。
給人們帶來震撼的是一個正在試驗的“沙漠土壤化”快速生態恢復項目,這一項目為和田縣沙漠治理提供一條新路徑。
2017年7月,重慶交通大學的科研人員在這裏播種了200畝沙地進行試驗。2018年5月, 研究團隊根據試驗的情況, 又自籌資金在和諧新村附近的農業科技園區3000畝沙地進行試驗示範。
沙漠裏還能種草、種莊稼?村民們難以相信。
經過短短5個多月,沙地裏不僅長出茂盛的高粱、狼尾草、苜蓿,還有綠油油的蘿蔔、菠菜、香菜以及冬小麥。
7月4日,在和田縣農業科技園區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附近的農牧民前來務工,在飼草料基地鋤雜草。記者 石瑩瑩攝
“這裏相比較烏蘭布和沙漠而言,沙比較細一點,風小一些。即使颳風了,也只會有揚塵,不會對植物造成太大傷害。”重慶交通大學和田沙漠土壤化項目試驗基地負責人嚴官成説。
研究團隊採用大型噴灌技術和微噴灌相結合的技術,種植的多種植物用水量僅為每畝300到500方水,用水量明顯低於當地大多數農作物的節水灌溉定額。另外,這裏的沙漠經粘性約束材料改良後,能夠生長多種植物,特別適合種植牧草以及高粱、小麥等作物,而且生長旺盛。
試驗成功後,又開始試種牧草等植物,飼草料的面積逐步擴大。如今,新疆博正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已經在改良的沙地上種植了2萬畝飼草料。
“沙漠土壤化”快速生態恢復項目是由重慶交通大學易志堅教授研究團隊從力學角度出發,研究沙漠生態恢復理論與技術的新成果。該項目使用具有粘性的特殊材料混合沙子讓其具有土壤的力學特性,進而具備存儲水分、養分、空氣和滋生微生物的能力,成為植物生長的良好載體。
和田縣把這一項目列為脱貧攻堅一號種子工程,優惠提供沙地,優先保證用水定額。如今,2萬畝牧草長勢喜人,和田縣計劃明後兩年將牧草種植規模擴大到10萬至20萬畝,徹底解決養殖業飼草料難題,優化當地生態環境。
和田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吳德超説:“‘沙漠土壤化’快速生態恢復項目具有多重意義:首先,對防沙治沙,有效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大意義;其次,改良後的沙地種上了飼草料,解決了發展畜牧業的飼草料難題;第三,引進新疆博正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管理萬畝飼草料基地,能夠確保飼草料的提質增效;第四,萬畝基地用工量大,當地農牧民可在基地務工,能夠帶動當地農牧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