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閲讀
一場生態考評,帶來城鄉面貌新變化。在江西瑞金,自實施綠色發展考核評價以來,景區乾淨整潔,工礦整頓轉型,環境煥然一新。
2018年,生態考評納入瑞金市重點工作考評體系後,參評單位及黨員幹部推進綠色發展的動力更充足,人民羣眾的生態環境滿意度日益提升。
一場被稱作“生態考評”的“考試”,正在江西瑞金進行。
2016年,瑞金開始進行綠色發展考核評價,全市17個鄉鎮、131個市直單位都是被考核對象。四年來,生態考評的命題水平不斷提升,保護、修復和開發均佔分值,藍天、碧水和淨土行動成績日漸突出,紅色故都成為贛鄱大地的“綠色標杆”。
“過去的考評失分點,現在是妥妥的加分項”
綠樹掩映的瑞金市沙洲壩鎮,紅荷碧葉,芳草茵茵。若非看到鎮長楊華中手機裏存的舊視頻,很難想象5A級的瑞金共和國搖籃景區旁,竟曾有一處雜草叢生、蚊蠅橫飛的垃圾堆放點。
“當時考評組抽到這裏,我心裏咯噔一下。”楊華中説。果然,在2018年度考評中,沙洲壩鎮綜合排名居全市第四,但生態考評得分落到第七。“偏科了,短板太明顯。”楊華中介紹,沙洲壩鎮於2019年取締了轄區所有垃圾堆放點,投資3000萬元對景區周邊進行集中整治。
“過去的考評失分點,現在是妥妥的加分項。”楊華中領着記者,一路看變化:新建的開放式景區與村落融為一體,農村人居環境煥然一新。
一場生態考評,帶來城鄉面貌新變化。
生態考評怎麼考?命題、答卷和閲卷又是怎樣的過程?令人好奇。
考評的設立,創新示範是初衷。2016年,江西成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實施方案》中明確要求,“基本建立體現綠色政績觀的評價考核制度”。先行先試,走在前列,革命老區瑞金當仁不讓。
考官由誰擔綱?2016年,瑞金市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市生態辦”)成立,設在市發改委,牽頭開展考核工作;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局、市農業農村局等11家相關單位選派考官。
命題內容,則是強化基礎抓重點。各考核單位原有的日常檢查項目被化零為整,經市生態辦統籌賦分後,逐漸形成鄉鎮政府與市直單位兩張卷、基礎工作與重點工作兩類題、山水林田湖草的保護、修復、開發兼顧的立體考評體系。
閲卷怎樣打分?一把尺子量到底。每逢年底,市生態辦編制下發考評細則,各參評單位將年度工作材料彙編成冊並上報。經初審後,考評組集中赴各單位現場抽檢、打分。
雲飄水流草木長。環境狀況動態變化,環保要求不斷提高,生態考評的題庫也逐漸豐富。2017年,新增了山水林田湖修復和保護工作;2018年,新增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工作;2019年,新增了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市生態辦三度更新考評細則,考評細則的篇幅也由最初的8類、65項、8000餘字,拓展至14類、94項、17000餘字。
“生態考評納入重點工作考評後,明顯感受到了壓力”
生態考評的目標,在於查漏補缺。但是,把參評單位的考核結果轉化成有效激勵,卻並非一蹴而就。
1.5萬元,這是2016年生態考評後,給予15名獲評先進工作者的全部獎勵。不過,即便算上撥付給16家先進單位的8萬元獎金,仍顯得激勵不足。彼時,生態考評已廣為人知,激勵力度卻差那麼點兒意思。
“要讓考核結果轉化為治理實效,就得實現正向激勵與反向約束的有機結合。”瑞金市發改委副主任宋長風介紹。
2018年底,生態考評被納入瑞金市重點工作考評體系,權重為13%;2019年,權重增至18%。在當地黨員幹部看來,這意味着生態保護的成績將直接影響自己的年終績效。往後工作如何開展,需要細細思量。
觀念和態度的轉變,往往體現在細節中。2016年,生態考評試點之初,一些單位上報材料時常常拖拉,需要宋長風多次打電話催促。但從2018年底開始,情況悄然改變。市生態辦催材料的電話少了,參評單位主動問詢的電話多了起來。
來電者中,就包括市供銷社副主任楊衍鴻。他坦言:“生態考評納入重點工作考評後,明顯感受到了壓力。”但起初,楊衍鴻還在納悶兒:像供銷社這樣的單位,究竟與環保有多大關係?
宋長風對照着生態考評細則一條條講解:“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再生資源回收是供銷社的重要業務板塊,經營過程中是否會產生污染?應採取何種措施避免?能否利用覆蓋城鄉的網絡承擔起更大的環保責任?”
武夷山脈西麓的瑞金,羣峯環抱。在一些偏遠村落,再生資源回收能力弱,污染隱患較大。按照生態考評細則,市供銷社通過給予津貼補助等方式,聘請農村保潔員兼任再生資源回收員。
目前,全市已建立覆蓋所有自然村的四級回收網絡,專兼職回收員達2700多人。與此同時,回收種類也更加細緻,過去隨意丟棄的廢舊農作物地膜和化肥編織袋,被悉數納入回收範疇。如今,已有越來越多像供銷社這樣的非環保職能部門主動挑起擔子,肩負起生態責任。
“再不補課,考試就不及格了”
手中的鉛筆輕輕一勾,宋長風在近兩個年度的生態考評排名表上各畫了個圈,“九堡鎮”三個字映入眼簾。2018年度,九堡鎮在全市17個鄉鎮中處於末位;2019年度,排名一舉躍升至第六。數字背後有怎樣的變化?
車子駛入九堡鎮,新鋪的水泥路直抵大山深處,名叫“沙隴”的磚瓦用頁岩礦就藏在峯巒疊翠中。幾年前,很多人都不願往這兒來。那時,山上炮聲隆隆,山下車輪滾滾,滿載煤矸石的大貨車首尾相連。路旁散落着煤渣,路面被軋得坑坑窪窪。上世紀80年代至今,礦產開發讓沙隴礦粉塵瀰漫、滿山瘡痍,洗礦水直排、河牀淤塞嚴重。
“再不補課,考試就不及格了!”九堡鎮鎮長賴志勇反思道。2019年,沙隴礦停產改造,鎮裏向上級爭取資金390萬元用於治河清淤,籌集320萬元修復礦山。目前,新植的木荷、楓樹已枝繁葉茂,滿山青翠。
沙隴礦停產後,九堡鎮引導村民發展綠色產業,“跑礦”十幾年的鐘久寧也轉型了。“環境搞壞了,賺了錢也無福消受!”老鍾説。原先,村裏的路被運礦車軋壞,一些地方塌了四五十釐米,老鍾買的小轎車憋在家裏開不出去。如今,老鍾再不用像以前那樣起早貪黑跑車了,他與人合夥包地,種了280畝臍橙和120畝濕地松。聊起眼下的生活,老鍾很樂呵:“就一個字——好!”
2019年度生態考評結束後,市生態辦開展了公共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據抽樣調查顯示,九堡鎮的公共生態環境滿意度為全市第五名。“生態考評科學公正,幹部羣眾都滿意。”賴志勇感慨道。
九堡鎮的變化,恰是瑞金的縮影。贛州市發佈的綠色發展指數顯示,在18縣市區中,瑞金市環境污染治理投資佔GDP比重已從2016年的倒數第一名升至2018年的第二名。瑞金市委書記許鋭表示,要讓羣眾有更多幸福感,必須將綠色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構建得更加科學完善,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記者 戴林峯)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15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