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是他叫停了那年浸會大學的畢業禮,他對香港青年有話説!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綜合

  來源:中國新聞社

  記者:鄭巧

  “香港有一些人對西方盲目推崇,‘佔中’、‘修例風波’期間都出現了英國、美國旗幟,連英國人、美國人看到都覺得莫名其妙。這是一個複雜、嚴重的問題,假如他們對中國歷史、文化有基本認知,就不會做這麼傻的事。”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新滋9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就改革香港教育、增進文化認同,鼓勵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議題發表看法。

  資料視頻:2020年10月1日,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多所香港學校舉行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週年。來源:中新視頻

  他還強調,中央出手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天公地道”;防止一些人搞亂香港,民眾才能過上平靜美好的生活。

  起初覺得心痛,後來非常憤怒

  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陳新滋有自己的堅持。

  2014年11月,香港浸會大學畢業典禮上,有學生撐着具強烈政治含義的“黃傘”上台,時任校長陳新滋一度宣佈暫停典禮,要求個別學生“自重”。

  

  “覺得很心痛很可惜”,陳新滋説,他們受過好的教育,卻將政治元素帶上莊嚴的畢業典禮台,非常不應該。

  “修例風波”期間,一些香港青年學生“迷失街頭”,甚至參與違法活動。“肯定是有人利用一些學生的激情,蠱惑他們參與打砸等暴力行動,這讓我非常憤怒”。陳新滋直言,尤其是對於持不同意見的人暴力相向,説明香港教育真的出了問題。

  “黑暴”場景至今記憶猶新,陳新滋説,如果一直亂下去,香港會垮掉。去年中央出台香港國安法,今年再出手完善香港選舉制度,都是為了香港社會的穩定和前途。

  

  資料圖:陳新滋(右)。 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改革香港教育,增進文化認同

  一段時間以來,教育改革問題也在香港引發廣泛討論。上月,香港教育局向中學發出通函,公佈高中四個核心科目的改動方案並徵詢學界意見,其中通識科包括“‘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以及“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三大主題,前兩者均涉及國情教育。

  “教育改革非常必要、緊迫”,陳新滋指出,迴歸前,香港的教育被英國人把控,港人對自己國家民族的文化認同遭到打壓,迴歸祖國這麼多年了,一些年輕人也不明白自己究竟是什麼人。針對這一缺失,要加強青年對歷史、中華文化的認知。

  在港傳承中華文化,一直是陳新滋心之所繫。2013年,在他推動下,香港第一所國學院——饒宗頤國學院正式成立。陳新滋説,饒先生是受人尊崇的國學大師,我們以他為旗幟,成立一個國學推廣基地,希望學生們有更多機會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增進文化認同。

  “當然,傳承中華文化、增進認同這項工作不會一蹴而就,要持續推進。但我始終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陳新滋説。

  

  資料圖:陳新滋。來源:香港浸會大學網站

  鼓勵青年交流,融入國家發展

  此次北上參加全國兩會,陳新滋在提案中建議,加大力量鼓勵兩地青年交流。

  從香港浸會大學榮休後,陳新滋來到廣州高校任教。他説,其實香港和內地的學生都非常努力,認真學好知識,都會有大好前程。不過,有些香港學生確實對國家不是很瞭解,甚至存在誤解,應該給他們創造更多機會,到內地走走看看。“有機會參與內地學習與工作的年輕人比較容易培養愛國感情,在投身國家建設的同時,個人也能取得較好成就。”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已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陳新滋説,“十四五”規劃給了香港很多新機遇。他一直比較關注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議題,相信有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