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疫情暴發,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疊加俄烏衝突,全球通脹不斷抬升,國際金融市場加劇動盪,給全球經濟帶來諸多新的不確定性。
全球經濟如何在動盪中謀發展?中國又如何頂住壓力,繼續前行?
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14日在線上召開,多位頂級專家展開探討。
發揮中國“後發者優勢”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指出,全世界正在經歷巨大的變革,經濟版圖發生鉅變。一方面,最主要的國家增長率在下降;另一方面新興市場經濟快速崛起,特別是中國。
他指出,當前中國不斷大踏步迎頭趕上,有後發者優勢。中國現在的技術滲透率類似20世紀40年代的德國、50年代的日本、80年代的韓國,這種後來居上模式的國家經濟增速在8%至9%。
對中國來説,每年有8%的經濟增長潛質。與此同時,中國有非常龐大的國內市場,有很高的國際經濟佔比份額,並且有較好的政治環境保證經濟穩定增長。
“這些都是中國的優勢,中國應該發揮這些優勢,以保持動態經濟增長。”他説,中國按購買力平價算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有8%的潛在經濟增長率。如果中國能夠保持這樣的高速增長,將會持續地助力全球經濟發展,每年將繼續給全球經濟增長貢獻至少四分之一甚至更多。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提到,長期以來,中國通過經常項目順差和資本項目順差,積累了超3萬億美元儲備,超過了外匯儲備充足率的要求。然而,外匯儲備收益率極低,在海外資產中外匯儲備的比重過高;外匯儲備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借”來的而不是“掙”來的,因而一部分外儲的融資成本很高。
他説,正因如此,儘管中國有2萬億美元的海外淨資產,但投資收益卻是負的。這與美國成為鮮明對比。
為此,餘永定指出,中國的海外資產負債結構需要調整。一是為了提高海外投資的淨收益,降低外匯儲備在中國海外資產中的佔比;二是為了提高中國海外資產特別是外匯儲備的安全性。
應對疫情不搞“大水漫灌”
疫情期間,中國頂住壓力,保持經濟增長。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張曉慧指出,疫情暴發以來,中國沒有搞“大水漫灌”,而是採取貨幣政策結構性逆週期發力,信貸資金直達中小微、科技型企業,定向精準支持製造業等重點領域,在貨幣總量基本匹配經濟需求的前提下,既激活了微觀主體活力,增強了總體創新能力,穩定了產業鏈、供應鏈,也穩住了宏觀經濟。
中銀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疫情防控期間,應通過各部門共同配合保持物流暢通、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這不僅要財税金融政策支持,同時還需要公共衞生政策以及其他行業監管部門政策配合協調。
管濤指出,要加強財政貨幣政策的協調聯動,以及財政貨幣政策與其他政策的協調配合,加大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財税金融支持力度,努力實現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的目標。同時,既要繼續做好相關工作穩住外需,還需進一步擴大內需,尤其避免將來外需緊縮、內需低迷雙碰頭。
暢通內循環要力促消費
受到疫情、烏克蘭危機影響,中國經濟內外循環都出現了一定程度障礙。如何暢通內循環?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內需主要靠投資和消費。在投資端,目前基建投資擔當重任,但是隻靠基建投資讓內循環完全暢通起來還不夠,消費引擎還沒有啓動。外資更加受制於海外需求,隨着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外部整體需求也會走弱。因此,促消費意義非常重要。
對於促消費的方式,李迅雷認為,財政政策應該更加積極。當前財政主要投入在穩企業、穩就業上,對於消費領域的支出偏少。建議發放消費券,相比美國發現金的方式這更具針對性。
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也指出,內需中最核心的要靠消費。政府已經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費舉措,包括減税降費、基建,發消費券或者轉移支付給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困難羣體,對受困人羣發放補貼。接下來,還可以考慮為各地政府發放的消費券提供中央財政支持。他認為,這種方式“對短期拉動消費立竿見影”。
發現長期經濟增長動能
長遠來説,經濟增長需靠長期動能發揮結構性潛力。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表示,創新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非常重要的動力。過去四十年,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在創新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在科技領域正挑戰美國的全球領先地位。
但他也強調,在全社會研發投入方面、尤其是政府基礎研究投入方面,中國還遠遠不夠,在最頂尖1%的科技論文佔比上仍與美國、歐盟有差距。此外,一些關鍵技術領域會被“卡脖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認為,要將“應對氣候變化”轉化成經濟增長動力。綠色轉型根本上還是要“換技術”,用低碳、零碳技術替代原有的高碳技術。綠色創新能大大降低人類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成本。
劉世錦指出,雖然綠色產品在初期價格偏高,但是隨着創新競爭加劇,價格會下降。同時,綠色領域相關技術要開放,這會讓相關貿易、投資、技術轉讓更加活躍,對全球發展也會產生更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