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父母做好4點,避免孩子的成為沒家教的人,希望你家的沒中招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綜合

人際關係大師約翰·戈特曼則在《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一書中寫道:

“對於孩子而言,情商意味着擁有剋制衝動的能力、延遲滿足的能力、激勵自己的能力、讀懂他人社交提示的能力和應對生活中高潮與低谷的能力。”

可見情商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

那麼,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父母的哪些行為有利於孩子的情商培養,避免孩子將來長成沒家教、沒禮貌的人。

1.認真傾聽

一位父親曾經公開了他的兒子寫下的一段話:

當我被傾聽的時候,我感覺被尊重,有人能夠理解我內心的感受,我有存在感。當我不被傾聽的時候,感覺很煩躁,我很困惑別人為什麼不聽我講話。我開始揣摩他們為什麼不聽,心裏越揣摩越難受,我感覺自己好像空氣一樣,不被別人看見。

這是一個孩子用質樸的語言寫下的真實感受,其實孩子們知道自己內心需要被傾聽,渴望被理解。

那麼同樣,父母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去引導孩子,讓他們知道別人也是有這樣的感覺的,他人同樣渴望被聽到,被接納,渴望有人能夠傾聽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所以在孩子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提醒孩子要學會傾聽,不要自説自話,自顧着表達自己的觀點,認真傾聽他人也是一個重要的社交秘訣。

2.學會尊重

現在的孩子大都嬌生慣養,長輩們生怕給孩子磕了碰了,導致孩子在家裏就像老大一樣。

我們經常能看到一個孩子對父母大呼小叫,命令父母做這做那,一不高興還對父母頂撞、斥責,甚至拳腳相向。

這樣長幼顛倒,孩子對父母沒有起碼的尊重,父母的威望也無從體現。

美國著名牧師葛培理説:“一個被允許不尊重父母的孩子不會懂得真正尊重任何人”。

所以,讓孩子學會尊重父母也是有效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之一。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用優良的品格給孩子做示範,在平時的生活中互相尊重,孝敬父母,禮貌的對待他人。

其次,要説到做到,給孩子建立一諾千金的概念,讓孩子建立起對父母的信任感。

另外,父母也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將他們看作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感情和想法,畢竟尊重是相互的,當孩子自己明白了被尊重的感覺時,自然就會去尊重別人。

3.管理情緒

有效的情緒管理能力,是情商的核心價值。

這代表着一個人既能敏鋭的感知和覺察到別人的情緒變化,也可以在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後,有效的控制和轉換情緒。

心理學家、教育家簡·尼爾森所著的《正面管教》一書中有這樣一個生動形象的理論——掌心大腦,清晰又簡單地演示了當情緒來臨的時候,大腦是如何喪失理智的。

如果將我們的大腦看作一個拳頭,大拇指是可怕的情緒怪獸,另外的四個指頭就是大腦的蓋子。

當我們平靜時,大腦蓋子是合上的,而發起脾氣來,蓋子被打開,情緒怪獸就破籠而出,掌控了大腦。

讓孩子瞭解到被情緒控制大腦之後的惡劣影響,告訴孩子要警惕自己的情緒爆發,找到合適的宣泄途徑,不要傷己又傷人。

教會孩子可以對自己或他人的情緒表示理解和認同,逐漸嘗試平靜下來。然後調整認知,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待事物。

4.善用幽默

幽默感不僅僅是在人際交往中的搞笑能力,還代表着相應的自信、有內涵,是一種優秀的品質。

而且這種品質並非與生俱來的,也是需要從小培養的,父母在跟孩子平時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嘗試着加入一些具幽默感的元素。

比如,當孩子不小心摔倒了,不少媽媽就會心疼地跑過去趕緊扶孩子起來,並且表達出焦急和關切。其實孩子可能沒覺得是個大事,但是媽媽們這樣一問,倒讓孩子覺得害怕和委屈了,反而哭起來。

如果媽媽們可以説一句:“哎呀寶寶,還沒到過年呢,趕緊起來吧,不用磕頭啊。”這樣一句帶有幽默感的話,有趣而又樂觀,不就可以化解寶寶的害怕嗎,何樂而不為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情商教練。

情商的掌握和學習,其實是一個慢慢將行為習慣內化的過程,在與父母不斷的相處過程中,孩子們會模仿父母的一舉一動,會學習父母在社交中的技巧,如此耳濡目染地學會如何與別人交往,如何表現自己的一言一行。

父母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情商教練,讓孩子可以用高情商自信地面對未來,輕鬆面對自己的天空海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