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江湖弟子江湖老:武松重出江湖能去五個地方,為何不去祭拜宋江?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綜合

按照水滸原著的説法,武松在六和寺出家,後至八十善終。但是大家都知道,武松可不是一個閒的住的人,山東好漢在旖旎杭州水土不服,根本就呆不住。再加上沒過多長時間就發生了靖康之難,金兵鐵蹄南下,他就是想參禪悟道,也沒有心情——俠肝義膽快意恩仇的武松,可當不了亂世關門避禍盛世開門斂財的職業光頭商人。再説了,武松那個行者的度牒本身就是假的,喝酒吃肉的他從來就沒有一天把自己當做出家人。

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從徵方臘到八十壽終這五十多年裏,江湖上肯定會多了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獨臂大俠,正所謂江湖弟子江湖老,海闊天空任縱橫。

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知道武松不會跟那些看着他十萬貫賞錢兩眼放光的光頭呆在一起。有時候出家人俗起來,簡直是俗不可耐,用比較流行的話説,就是面目可憎言語無味,四大皆空兩袖金風。更重要的一點,是武松頓頓都少不了酒肉,按照規矩,六和寺是不會給他提供的(當然,有十萬貫在手,可能會有一些特權)。所以武松必然走,也必須走,而武松行走的方向,有五個。這五個地方,有回憶,有快樂,但是有兩個地方他是不會去的,尤其是絕對不會去蓼兒窪祭奠宋江。

首先咱們來看看武松暫時留在六和寺的“理由”——“風癱”的林沖需要他照顧。

事實上林沖的風癱也很奇怪:破遼國大田湖滅王慶徵方臘,林沖生龍活虎,為什麼偏偏在奏凱而還即將封官加祿的時候癱了?站在林沖角度一看,我們就明白了:林沖絕不可能再進京城了。其一,那裏是他的傷心之地,他無顏面對妻子、岳父的在天之靈;其二,高俅依然是太尉,只要林沖當武職,就要受他管轄,高衙內依然囂張,林沖還是奈何他不得。

所以林沖“癱了”,魯智深“坐化了”,武松“出家了”。魯智深前期和後期兩個最好的朋友,都滯留六和寺,不能不讓人浮想聯翩:這三位以三種不同的理由避開了進京受封,到底是誰的主意?要只按照江湖閲歷來看,出主意的很可能是打虎英雄武二郎。

且不提武松重出江湖的時候會不會與魯智深林沖攜手同行(三人同行目標太大),咱們今天就來聊聊武松離開六和寺還會去哪五個地方,以及他為什麼不會去祭奠宋江。

讀者諸君都知道,武松是極重情義的,尤其是對大哥武植,更是手足情深。雖然已經手刃西門慶潘金蓮,但是這三五年來(武松初識潘金蓮那一年,二十五歲,潘金蓮二十二歲),武松顛沛流離,一次也沒有到陽穀縣祭拜大哥。

在古代,人們都非常注重對逝者的供奉,膝下無子叫斷了香火,這香火,還真不是給活人享受的。所以武松離開六和寺,第一個要去的地方就是趕到陽穀縣,那裏不但有大哥武植的痕跡,而且有對他網開一面的縣令、交情深厚的衙役、慷慨解囊的商賈、相處融洽的街坊,這些人在武松出事之後,“都資助武松銀兩,也有送酒食錢米與武松的,武松管下的土兵,大半相送酒肉不迭”,這個人情武松還沒有還。現在有了十萬貫賞錢,自然要做一回厚報漂母的韓信。

武松以朝廷功臣、欽封清忠祖師的身份探訪陽穀縣,也算給武大郎在天之靈一個最大的慰藉,與此同時,武松還要收一個徒弟:充軍前送給了鄆哥的父親十二三兩銀子,現在應該花完了,鄆哥應該長大了,自己玉環步鴛鴦腳的絕技,也應該找個傳人了。

陽穀縣事情辦完,武松還會第二個地方,去看看回到石碣村打魚的活閻羅阮小七——在梁山上,阮小七的性格跟武松最為相像。這個“疙疸臉橫生怪肉,玲瓏眼突出雙睛,渾如生鐵打成,疑是頑銅鑄就”的傢伙,性格里多了一些機靈頑皮,也是一個敢想敢幹的狠角色。更重要的一點,是阮小七也極講義氣(張橫被關勝活捉,張順不去,阮小七去:“若等將令來時,你哥哥吃他剁做八段。”),也十分嗜酒,連皇帝送來的招安御酒,他也敢偷喝,連一滴都沒給宋江留。

阮小七跟武松一樣,天不怕地不怕,皇帝聖旨和烏紗官服,在他們眼裏跟抹布也差不多。梁山好漢凋零殆盡,也就活閻羅阮小七能跟武松坐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了——只是不知道誰更能吃更能喝,阮小七可能喝不過武松,但是吃起肉來,可能也就魯智深能跟阮氏三雄一較高下。

除了祭奠大哥武植收鄆哥為徒、找阮小七喝酒,武松還有三個地方可以去:去大樹十字坡看看張青孫二孃那個人肉包子店還在不在,如果有人在原址上重操舊業,武松是不介意進去惡搞一下的,如果老闆娘足夠漂亮,武松也是肯説幾句“風話”的。

去了大樹十字坡,也不能不去二龍山走一遭。武松顛沛流離多年,只有二龍山那段時光最為快樂:操刀鬼曹正殺豬,張青孫二孃燉肉,魯智深楊志武松吃得滿嘴流油,吃完後較量武功消化食兒,三位都是步戰高手,正常條件下打上三天三夜也分不出勝負。

如果武松想贏魯智深,只能在飯前發出挑戰——餓着肚子的魯智深堅持不了多久就得恨恨地叫停:“武二郎着實可惡,皇帝尚且不差餓兵,你偏偏要打餓和尚!”

故地重遊完畢,武松還可能去美髯公朱仝當都統制的保定府或者當節度使的太平軍去看一看,畢竟朱仝和武松有不少共同點:都當過都頭,有辦案經驗,有話可聊;兩個人都是隻講義氣不管原則——無原則的義氣遠勝有原則的背叛。

朱仝就任保定府都統制期間,宋金兩國已經開戰,朱仝在前線殺敵立功才升任節度使。武松雖然因為獨臂而不能公開露面,但是獨臂單刀刺殺幾個金軍將領,還是易如反掌的。於是宋金前線就會留下這樣一個傳説:有一蒙面大俠,來無蹤去無影,下手基本不留活口,唯一一個刀下倖存的金兵説,那個人飛走的時候,左邊的衣袖一直是飄着的……

上述五個地方,有的武松可以去,有的武松必須去,但是武松卻不會去滄州橫海郡去找小旋風柴進,雖然柴進已經辭官不做,繼續當他橫行鄉里的大富豪,但是大冬天發瘧疾在屋檐下用鐵鍬裝炭烤火的日子,回憶起來肯定是不愉快的。所以除非萬不得已,武松是不會主動登門的——只有柴進遇到危機,武松才會暗中出手相助,然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現在咱們該來聊一聊武松為什麼絕對不會去蓼兒窪祭奠宋江了。

宋江是武松結拜的第一個大哥,武松也是宋江第一個收納的小弟。但是道不同不相與謀,在招安問題上發生了激烈衝突,這兩個人的心就已經漸行漸遠了:“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其實感覺心中最冷的,是武松本人,要不然他也不會如此悲憤。

招安之後,武松視如兄嫂的張青孫二孃先後陣亡,好朋友施恩也死於非命,一向流血不流淚的武松痛哭失聲。而造成的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還真不是方臘——方臘在江南稱帝,關你宋江鳥事?你巴巴地前來送死,又乖得誰來?

作死的宋江沒有死,因為他前面有一百多個兄弟當炮灰。所以武松對宋江從尊敬到失望,從失望到傷心,最後恨入骨髓:要不是你官迷心竅,怎麼會折了這麼多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