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主人從特朗普換成拜登,但德美分歧仍難消弭

  【編者按】

  本文是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及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與澎湃新聞國際部合作推出的“同觀·德國”專欄的第55篇。默克爾在總理任內的最後一次訪美,特朗普下台後,德國終於重新成為美國的重要夥伴。但是,有些裂痕卻不是換一屆政府或共享價值觀所能消弭的。

  距離任期結束還有幾個月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剛剛前往美國做了一次簡短的訪問。這是她任期16年來在美國白宮會見的第四任總統,也是拜登自2021年1月20日上任以來在白宮接待的第一位歐洲政府首腦。

  默克爾上次造訪白宮,還是在4年前的2017年3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默克爾的惡意盡人皆知,當時的會見氣氛緊張,鏡頭前特朗普甚至拒絕與默克爾握手。而也正因為特朗普,默克爾一度在美國被捧為“自由世界的領袖”,被左翼自由主義者視為維護西方價值觀的理想和希望。反過來,德國對美國曆史上的援助和支持也一向抱有感激之情。

  因此,默克爾的這次訪美顯得既緊湊又高調。拜登在白宮歡迎儀式上稱默克爾為“朋友”,並在此後的新聞發佈會中高度評價默克爾,稱她為德國和世界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默克爾則回應説,“我非常重視這份友誼。我知道美國為自由和民主的德國曆史做了什麼”。

  然而把酒言歡之外,這次短短的工作訪問還承載了太多期待。默克爾的這次訪美,既是告別,更有着承前啓後的意味。拜登剛剛上任,疫情過後的美國百廢待興,而德國即將迎來大選,誰將填補默克爾離開後的權力真空,尚未有定論。到2022年德國新政府出發之際,美國又將迎來“中期選舉”。因此當前這個時段被視為修復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的重要窗口期,要抓緊澄清一些重要的議題和爭端。

  美德間議題的妥協、進展和分歧

  “北溪2號”輸氣管道的建設問題是德美之間最敏感、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是一條從俄羅斯經由波羅的海海底直達德國的天然氣輸氣管道,美國擔心該管道會導致歐洲過度依賴俄羅斯的能源供應,擔心俄羅斯利用其能源資源作為“武器”或籌碼來對付烏克蘭等鄰國;但分析人士也指出,美國其實是想借此為本國昂貴的頁岩氣開拓市場。特朗普時代,美國對“北溪2號”施工方進行了制裁。拜登上台後暫時停止了制裁,期望德國做出有利於烏克蘭的讓步。

  不出所料的是,本次會面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取得什麼進展,最終德美雙方僅僅在口頭上做出了一點相互諒解的姿態。拜登在重申擔憂的同時,表示自己上任的時候工程已經建成了90%,實際上繼續制裁也沒有什麼意義,也不希望工程功虧一簣;而默克爾則表示“北溪2號”只是補充而非替代,強調烏克蘭仍然是天然氣的過境國,並含糊其辭地表示“如果俄羅斯不尊重烏克蘭作為過境國的權利,我們將採取積極行動”。僅從這一表述來看,似乎是拜登讓步了,而默克爾守住了自己的能源安全和地緣政治底線。

  疫情相關問題中,最緊迫的是歐美之間的邊境開放問題。美國從2020年3月起對德國等歐洲申根國家的旅客前往美國設置了入境限制。在歐美疫情放緩、急需推動經濟重建的大背景下,取消這一限制的呼聲日益高漲,尤其經濟界對此的質疑越來越多。拜登對這一問題的回應僅僅是“要和專家討論一下”,過幾天再説。據分析,拜登難以回答這個問題背後的原因,是疫情和移民雙重危機的交織。共和黨指摘美國南部疫情來自墨西哥移民,而美國一旦放鬆對來自申根國家旅客的入境限制,也就沒有理由繼續封鎖其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邊境。在這一背景下,默克爾也只能冷冷地回應“那我就靜候專家的佳音了”。

  涉華問題在這次會談中自然也不會缺位。拜登給涉疆問題潑髒水時,默克爾回應“必須保障人權”,但她也明確表示,在對華政策方面,德國的戰略不會和美國完全同步,同時她還為歐盟與中國的投資保護協議做了辯護。可以看到,默克爾雖在努力淡化德美之間涉華策略的重大分歧,卻並不準備緊跟美國的遏制腳步。她甚至指出,面對中國的崛起,歐洲和美國應當帶着自信而不是恐懼加入競爭。對於德國來説,中國在經貿關係上的重要性已經與美國等同,經濟上中德兩國之間已經形成非常緊密的相互依存關係。而德國和歐洲的疫後重建更少不了中國的助力。同時,正如默克爾指出,涉及經濟利益時,美國也並非完全可靠,美國公司同樣會與歐洲公司競爭中國這個巨大的出口市場。

  氣候保護議題原本並非這次訪問的重點,但默克爾訪美當日,德國西部遭遇極端天氣,引發的洪水與泥石流導致上百人遇難,氣候變化的嚴峻性得到凸顯。拜登在新聞發佈會的一開始就向默克爾致以慰問,默克爾則讚揚了拜登推動美國重返巴黎氣候協議,並結合北美正在遭遇的極端高温和森林大火,再次敦促雙方行動起來,發展“能源和氣候夥伴關係”。

  事實上,氣候保護議題同樣隱含着歐美分歧。當前歐盟正在試圖輸出其氣候政策:為了避免排放密集型生產繞道他國再出口至歐洲,而產生所謂的“碳泄露”,歐盟提出根據對氣候的影響程度對進口產品徵收“氣候關税”,除非該產品的生產國已採納歐洲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徵收了相應的碳税。但事實上歐洲的碳排放權交易系統並沒有成功輸出,因此這樣的碳關税必然隱含着貿易爭端的風險,尤其是與中美兩大經濟體。因此德國提出要建立“氣候俱樂部”,發揮全球領導作用,與中美等大的行為體制定共同的氣候保護規則。但由於美國在氣候保護方面仍然缺少真正的戰略,還看不出將氣候政策具體化並付諸實施的行動,所以德國目前對美國並不抱有很大希望。這次會面中,氣候議題被推到第一位,更多地是突發因素,雙方均未期待在這方面有什麼進展。

  不痛不癢的共識

  作為訪問的成果,德美雙方最終發表了“華盛頓宣言”,其中主要強調了共同的價值觀,並商定未來跨大西洋交流論壇和經濟對話等事務。但僅從以上幾個議題就不難看出,德美、歐美之間的分歧和裂痕存在於各個方面。經濟、能源、環保、安全等國內國際問題相互交織,而經歷了幾年“美國第一”式的單邊主義,歐洲也正在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清楚自身利益所在。這也註定了默克爾和拜登之間的這次會面最多也只能達成這種基於價值觀的不痛不癢的共識。

  不過,雖然沒有達成任何重大突破,默克爾訪問的最重要目標還是實現了,那就是兩國關係的重啓。德國經歷了美國特朗普政府和疫情的雙重打擊之後,終於迴歸為美國的一個重要的合作伙伴。這次會見,氣氛還算融洽,然而無論是大西洋兩岸,還是全球的圍觀羣眾,都清楚地知道,橫亙在大西洋中央的裂痕並非全是特朗普留下的遺產,也不可能因為政府換屆或同享價值觀而消弭。拜登談到“北溪2號”時説的一句話,恰到好處地體現出了美國的無奈——“有分歧也還能做朋友嘛”。

  (俞宙明,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同濟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91 字。

轉載請註明: 白宮主人從特朗普換成拜登,但德美分歧仍難消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