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世界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太極拳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温縣陳家溝,距今有300多年曆史。
太極拳申遺是如何準備的?作為太極拳的發源地,温縣未來如何繼續發展太極拳?太極拳走向世界要注意些什麼?就此,新京報記者專訪了温縣政協副主席、原温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
12月17日晚,温縣陳家溝舉行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温縣宣傳部供圖
2008年開始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方案多次改動完善
新京報:太極拳申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嚴雙軍:2005年8月,太極拳開始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時我在温縣文化局任副局長,主管非遺工作。2006年5月,太極拳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2008年9月,我接到通知,被抽調到焦作市參加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工作。當時時間很緊,河南省文化廳也派出專家幫助我們分析研判、填寫申報文本、準備收集申遺資料。我們又到北京去接受文化部專家的指導。
新京報:當時,申遺的方案是如何準備的?
嚴雙軍:申遺方案修改完善的次數太多了,僅僅是申遺專題片,在北京的6天我們就改了5次。白天專家提出意見,我們晚上繼續修改,都是熬夜在做。當時如果當年申報不能通過,四年之內不能再次申報,我們覺得時間很倉促,都把申報先撤下來了。
2009年,我們又把文本詳細進行了修改,重新制作了申遺宣傳片,準備再次申報。但當年又有了新的規定,一個國家只能報兩項,太極拳沒有被列入。再後來,申遺規則又變了,一個國家一年只能報一個項目,再往後兩年報一個項目。
後來,文化和旅遊部將太極拳列入2019年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報工作,委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組織的太極拳申遺相關材料進行完善修改,並按時上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這時候環境和10年前不同了。2006年陳氏太極拳和楊氏太極拳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2008年武氏太極拳列入名錄,2014年,和氏太極拳、吳氏太極拳、李氏太極拳和王其和太極拳也列入清單。2018年,我們就聯合了七個社區(流派)共同申遺。
10年間,聯合國和申遺文本填報的要求不斷變化,我們就按照要求不斷補充完善申報材料。
温縣正在建設河南太極拳學院 將培育傳拳人才
新京報:温縣被稱為太極拳的發源地,昨晚宣佈申遺成功後,當地的反響怎麼樣?
嚴雙軍:大家都非常高興,覺得實至名歸。昨晚我們這裏有鑼鼓喧天、載歌載舞的歡慶活動。今天上午七大社區的展演也拉開了帷幕,大家在這裏進行文化交流。
新京報:此次申遺成功,你覺得會給温縣帶來什麼變化?
嚴雙軍:最明顯的是能促進文旅業發展。我們組織太極拳比賽或者宣傳活動,其他愛好者也可能來陳家溝旅遊,瞭解太極拳文化,相應帶動了民宿的發展。另外,太極服、練習太極拳使用的刀槍劍戟等拳械器材的生產,也能帶動服裝等產業發展。
新京報:近年來,温縣在太極拳傳承保護、推廣普及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嚴雙軍:温縣和焦作市一起在做這方面工作。2015年,我們組織了百萬人太極拳集中演練活動,2017年組織了百城千萬人太極拳展演活動,2019年組織了一帶一路太極行活動。這些都吸引了全國和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參與。
温縣路邊設置了太極拳雕塑、太極拳發源地標識等,很多當地百姓也熟悉和練習太極拳。經常有外國人來這裏學習太極拳,一個學期大概一二十天,各個年齡段的都有。今年,有的外國人因為疫情原因暫時無法回國,在這裏學了近一年的太極拳。
新京報:申遺成功後,你們如何繼續發展太極拳?
嚴雙軍:温縣正在建設太極拳的專業本科學校、專科學校,培養高質量的太極拳教練,傳拳人才,我們已經做好這方面準備。
太極拳傳播範圍越廣,對老師的要求越高,而且太極拳傳播也要靠語言溝通,僅僅通過架勢,有時領會不到其中奧妙。如何讓語言和文化不同的習拳者理解“意氣形神”,需要我們做很多努力。温縣正在建河南太極拳學院,一期工程規劃512畝土地。
另外,焦作對太極拳相關歷史文獻和珍貴史料進行挖掘、收集、整理,建立了太極拳數據庫,温縣在配合做這項工作,請老師錄製音頻和視頻,展示太極拳的演練和要領。
新京報:未來向世界推廣太極拳,你有哪些建議?
嚴雙軍:太極拳申遺成功將得到全世界關注,但用準確的語音進行溝通解釋太極拳,仍然存在很大障礙。舉例來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詞彙,要翻譯成外語不是件輕鬆的事。
另外,陳氏太極拳傳到第六代傳人時,對太極拳進行了演變發展,形成了風格上略有差異的兩個套路,我們稱為陳氏太極拳大架、陳氏太極拳小架,是姿勢大小的區別,如果按照架子翻譯就錯了。
我希望太極拳傳承人以後也要學習其他語言,把中文的意思用準確的外語來表達。也希望專業的部門對這些進行研究,做出標準翻譯,就像詞典一樣。
申遺不是終點,申遺的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瞭解、認同、熱愛太極拳和傳播太極拳,讓太極拳為更多人的健康和社會和諧發展服務。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張暢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