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還教孩子“吃虧是福”,真的好嗎?
本文由:女子無才便留德
作為一名不太正經的育兒博主,據我多年來暗中觀察,熊孩子們最讓家長氣得跳腳的事情有三件:
學習不好恬不知恥、沉迷遊戲無法自拔、被人欺負不懂反抗。
並列本世紀三大“皇帝不急急死太監”型教育難題。
尤其第三件,明明看上去最好解決,一巴掌拍回去就完了,再不濟大聲抗議也是極好的,可是熊孩子偏就弱弱地、慫慫地承受着一切,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最近有位讀者給我留言,溢出屏幕的氣急敗壞,可以説是非常有畫面感了:
她的孩子長期被一個愛動手的小小孩兒欺負,也就算了,各種教育之下怎麼都學不會反抗,也就算了,居然還總是顛顛兒地主動去找人家玩!
這種操作是專門用來氣死老母的嗎?
她表示完全看不懂。
看不懂是因為她只生了一個娃,樣本太少不利於科學觀察。
像我這種二胎老母親就不一樣了,早就機智地看穿了一切。
生二胎了不起嗎?
是的,了不起。
表面上看我們只不過是多了一個樣本,而事實上,我們觀察問題的角度和思考問題的方式都發生了質的變化。
當我們只有一個孩子的時候,TA就是宇宙中心。
而當我們有兩個孩子的時候,他們就成了 宇宙中的兩個孩子,最普通不過的孩子。
1
換個角度就能豁然開朗
當自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發生衝突時,通常定性為敵我矛盾。
對方孩子的品行、對方家長的素質都很容易引起我們的不滿。
我們總是認為自己在教育上盡心盡力,認為對方家長如果也像我們這樣高素質,那麼對方孩子也應該像我們的孩子這樣善良謙讓。
我們之所以很容易得出自家孩子吃虧了的結論,是因為有着鮮明的立場。
親疏有別,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但是這樣鮮明的立場往往會阻礙我們去觀察孩子的天性和孩子之間交往的真實狀態,令我們的判斷髮生偏移,從而不利於有效地解決問題。
二胎老母親在解決敵我矛盾之前率先引進了人民內部矛盾,不僅視野得到了開拓,連腦洞都得到了挖掘,在這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眾所周知我有兩個女兒,大麥高大雄壯但是慫,小米瘦小精悍但是兇。
倆人常年 在相親相愛和打架鬥毆中瘋狂切換。
説是打架鬥毆,其實從來沒有出現過對打的畫面,永遠是小米目露兇光手腳並用,大麥哭爹喊娘抱頭鼠竄。
説來也怪, 小米從學會直立行走的那天起就會直立暴打她老姐,完全無視倆人在體形和體力上的巨大差距,而大麥從來不敢還手。
場面有時候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如果我只有大麥一個孩子,估計早已在心裏問候小米她媽八百遍,這一家都是什麼素質!
反過來,如果我只有小米一個孩子,大概頭髮也已經愁到掉光,蒼天啊我到底該怎麼教孩子?
幸好這倆貨都是我的,不僅可以吃瓜,連瓜皮一起啃了也無妨。
她倆的相處方式,經常連親媽都看不下去。
大麥對她老妹的愛,低到了塵埃裏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
好吃好喝供着,好言好語哄着,做牛做馬寵着,在外面走得好好的,只要她老妹喊一聲走不動了,二話不説背起就走,哪怕最後自己累趴下。
閒着沒事還老越看她妹越可愛,腆着臉追在後面問“我可以親親你嗎親親你嗎”,成功引來一頓又一頓暴打。
這麼卑微真的好嗎?做人留點自尊不香嗎?
我曾經就這個問題採訪過大麥,得到的回答極為簡單粗暴:“我就是喜歡米米啊!我也沒有辦法啊!”
好吧,你開心就好。
我一度認為這是一段極不平等的關係,小的那隻處處佔盡便宜。
後來發現並非如此。
小米雖然兇殘又傲嬌,但也有她的好。
兩個人在一起玩,她有出不完的鬼點子;老姐磕了碰了,冰袋一秒鐘送到;老姐挨我批評,敢擋在前面跟我叫板;老姐被別人欺負,二話不説衝出去幹架。
有一次她老姐按錯電梯上錯樓層,只有幾分鐘沒找着,這貨已經哭得情真意切快要崩潰。
總之老姐必須好好的,留給她一個人欺負就對了。
這麼深厚又奇葩的感情,我一個外人又能説什麼?
也許你要説有血緣關係不一樣,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還是有區別的。
但我想説,區別真心不大。
因為 小孩的世界遠比大人的世界簡單得多,小孩的自私和無私都處於一種最原始的狀態,常常超出大人的理解範圍。
大麥和朋友相處基本上都是這種掏心掏肺長期吃虧模式,受了委屈會哭,哭完又跑去跟人家玩,樂此不疲。
當我放棄了敵我矛盾的立場,站在另一個角度去看待別人家孩子時,突然就心平氣和了。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並不僅僅是一種道德境界,更是提供了一種新的教育思路。
不管是哪家的孩子,本質上都是孩子。
而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問題本身。
2
並非所有人都會還手
被欺負了要不要還手,這是一個被育兒專家們討論過一萬遍的問題,打出這行字的時候我都覺得心累。
講真,我常常覺得大人們很無聊,爭來爭去,好像自己真的能決定什麼似的。
我們必須知道一個事實: 教育從來都沒有強大到可以改變天性的地步。
小米就是那種不用教,天生就會還手的孩子。
多年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只能讓她做到儘量不去攻擊別人,想讓她被欺負了不還手?做夢!
誰敢動她一下試試,反手就是閃電式連環暴擊,追出去幾十米都要打回來,攔都攔不住。
而大麥恰恰相反,怕是這輩子也學不會還手。
讓她去打別人,她寧願讓別人打一頓。
曾經在大麥差不多五歲的時候,有一次被小米欺負得實在太慘,我拍案而起,勒令小米不許還手,讓大麥“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教她妹重新做人。
結果倆人都瘋了。
大麥糾結得直哭,小米氣憤得直哭,一起哭得昏天黑地。
我看得目瞪口呆。
事後聽到大麥語重心長地對她老妹説:
“米米你知道嗎?姐姐長得比你大,力氣也比你大,如果真要打你,一下就把你打死了。
我不打你,是因為我愛你啊!”
我在一邊默默地翻了個白眼,心想:
你不打她,是因為你慫啊!
可是,慫,能怪她嗎?不能,只能怪我。
小米的天生霸氣明顯是隨了她爹,大麥的……嗯,天生和氣,只能是隨了我了。
掐指一算,從小到大別説打架,我連吵架都沒和人吵過。
戰鬥力這種東西,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
這個問題一想開了,頓時就覺得再無必要為她操心。
因為既不會吵架又不會打架的我,不僅活下來了,還活得挺好。
倒是聽説過有不信邪的朋友,明明自己就長了一張好好先生臉,卻不允許孩子面對衝突時有任何退縮。
孩子在外面捱揍了沒有還手,回來要再挨一頓揍。
我不知道這種方式能不能培養鐵血真男兒,只知道最有可能產生的後果有三個:
還手後被打得更狠了,畢竟打架這件事得拼實力;
還手後打贏了,從此學會了用武力解決問題;
寧可被爹媽揍也不肯在外面還手,主要矛盾轉變為親子矛盾。
如果是大麥這樣的性格,那麼第三種可能性最大。
因為對於這類孩子來説, 大人眼裏的“被欺負”根本就不是什麼大事,他們主觀上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傷害,可能轉眼就忘了。
但是一旦大人把他們定義成懦弱,強調他們應該還手,那麼這件事會讓他們更痛苦,更糾結。
這就好比你在一家餐廳被服務員衝撞了,本來覺得不用放在心上,改天再來好了。
結果身邊所有的人都説你應該去維權,不然就是太好欺負了,以後不應該再踏入這家店門,不然就是沒有骨氣。
可是你明明覺得只是一件小事啊,這家餐廳的東西你一直都很愛吃啊!
這時困擾你的已經不再是服務員的態度,而是 被身邊的輿論綁架,不得不去維權,既浪費精力又浪費感情。
你會無比討厭這些多管閒事的人。
相信聰明的你已經看出來了,大人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忘了誰才是遊戲的主角,誰的感受才最重要。
見不得孩子受欺負,希望他們第一時間作出反擊,其實是希望孩子用反擊來安撫我們的情緒,幫我們出一口氣。
我們不能理解孩子為什麼還願意和欺負他的人一起玩,是因為我們無法理解其中的感情和樂趣。
我們竟然不相信他們能夠自己選擇朋友,選擇自己和朋友相處的方式。
這和不相信孩子可以順利長大一樣荒謬。
3
每一種性格都有優勢
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永不吃虧,最好做一輩子爽劇主角。
可是在成年人的世界裏, 我們真的喜歡從不吃虧的人嗎?
如果一個孩子在鼓勵還手的教育中長成了睚眥必報的小人,這是成功還是失敗呢?
小米長到八歲,我教了她八年學會吃虧,學會慷慨,學會寬容。
有個性是好事,但要有與之匹配的胸襟才行。
而天性寬厚的大麥,我反而不太需要操心,她自有一套生存法則。
因為不喜歡直面衝突,大麥從小就會利用羣體優勢和訴諸權威。
每到一個新環境,她都會以最快速度結交朋友,並且獲得老師的關注。
上幼兒園的時候,身邊永遠不缺玩伴的是她,總是被老師抱着讀故事的是她,最先當上班長的也是她。
上了小學以後甚至還擁有了一支保鏢隊伍,放學有人專門為她拎書包 。
為什麼?
因為她不僅在物質上極其大方,樂於分享,而且和別人發生矛盾時,從不計較。
吵一架三分鐘就忘得一乾二淨,主動示好毫無壓力,我認為這也算得上是一種天賦異稟。
比起小米鬧起彆扭來各種要面子擺架子甩臉子,大麥無疑有着自己的社交優勢。
這和我自己的成長經歷有着驚人的相似。
雖然從來不會打架,我從小到大也不見得被誰欺負過。
武力值不行自然就會另尋出路。
於是在長輩們眼裏我是最懂事的孩子,在老師眼裏我是最乖巧的學生,在同學眼裏我是最神氣的班長。
讀書時拼命讀書,讀完書努力過上體面的生活,從來不和不值得的人和事糾纏。
由於天然心大,懶得計較,倒是省下很多精力可以好好經營生活。
吃虧是福,做人厚道,其實都是很大的人生智慧。
成年人的世界裏哪裏有多少非要動武才能解決的問題,真正被冒犯了,還手的方式有很多種,頭腦和人脈遠比拳頭有用得多。
所以我從不覺得教孩子打架有什麼必要性, 一旦習慣於依靠武力解決問題,情商和智商都該退化了。
長大之後遊戲規則一變,打輸了進病房打贏了進牢房,真的好嗎?
看到這裏也許仍然有讀者會問:
把吃虧當福,明明被欺負了也毫不在意,甚至主動示好,難道不怕培養出“討好型人格”嗎?
我猜開頭給我留言的那位老母親就有這種疑問。
討好型人格有個非常簡單的判斷標準:是否對別人的反應過於敏感、習慣性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一味討好別人。
孩子有沒有討好型人格,關係最大的應該是父母,而不是朋友。
父母才是孩子最親密、最能獲得直接利益的人,也是排名第一的討好對象。
如果父母稍一皺眉孩子立刻就會改變原先的意見或者提議努力迎合,那就八九不離十了。
如果孩子總是能夠説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並且據理力爭,則完全不必有這方面的擔心。
4
孩子自己的感受才是核心
一切脱離年齡説教育的都是在耍流氓。
在德國的幼兒園和小學教育中,對於被欺負後能不能反擊的看法差別很大。
幼兒園裏一切攻擊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
這是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還很難理解和界定打人這種行為的合理範圍,“正當防衞”可能會導致“防衞過當”甚至發展成習慣性的主動攻擊。
而到了 小學,“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許打人”已經不再是一種政治正確。
合理的反擊是被允許的。
通常的規定是:
第一次被攻擊後必須告訴老師,讓老師來處理;老師警告後對方仍有攻擊行為,則允許還手。
小學老師明顯會比幼兒園老師有更多耐心來調查事情的原委,最先挑事者會受到應有的懲罰,“正當防衞”者往往可以完全免責。
這是 對學齡孩子理性思維的信任和對他們保護自身利益的認可。
而從幼兒園到小學,乃至中學、大學,始終貫穿於教育之中的真正核心是尊重個體的獨立性。
三歲的孩子即被告知有權利決定自己的人生,五歲的孩子即被教會如何認識、區別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們用最本能、最笨拙的方式在社交這個領域探索時,他們是真正的主角,而大人只不過是協助者。
我們應該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天才,絕大多數時候都能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旁人過分的熱心反而是一種干擾。
只有在他們遇到真正無法應對的問題時,我們才需要出手相助,比如面對歧視和霸凌。
需不需要,不是由我們説了算,而是由孩子説了算。
我們最應該做的,是保持和他們通暢的溝通渠道,鼓勵他們説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隨意揣測他們的處境。
人生之中,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相愛的人總是相互付出又相互虧欠,豈是局外人能夠看得明白?
每一段親密關係的建立,都會伴隨着矛盾、衝突、妥協和犧牲,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欺負和被欺負都不過是常態罷了。
我們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受欺負,真巧,別人家父母也是這麼想的。
説不定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這麼給自己加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