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證明材料清單制度2021年底將得到普遍落實

中國日報5月27日(記者:曹音)在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介紹了《關於優化公證服務 更好利企便民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他表示,到2021年底,公證證明材料清單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告知承諾制度得到普遍落實,將公證業務執業區域分類推進放寬至省一級,公證辦理難繁慢的局面明顯改觀。

他指出,優化公證服務,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對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便利人民羣眾生活、促進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此,司法部在充分調研、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起草了《意見》。5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這個文件,近日將以司法部名義正式印發。

據悉,目前全國共有公證機關2942家,公證員13620人,每年辦理的公正案件大概1300多萬件,主要涉及贈與、繼承、合同履行、融資擔保等民商事活動以及環境保護、知識產權、國際貿易等方面公證事項,公證書發往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可以説,公證在降低社會交易成本、節約司法資源、化解社會矛盾、改進基層治理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談到進一步改進舉措,熊選國透露,到2025年,公證發展環境將更加優化,“跨省同辦”、“全網通辦”公證事項明顯增多,公證利企便民體系更加完善,部門協同機制更加健全,基本解決公證辦理難繁慢的問題,公證服務供給能力明顯增強,公證服務質量和社會滿意度顯著提升。

在明確目標的同時,他表示,司法部也將規範和精簡公證證明材料,提升公證服務能力,推進公證信息化應用和信息共享,強化公證行業監督管理,並加強組織領導,持續深化改革。

在回答“羣眾和企業申辦公證依然會遇到證明多、材料多”的問題時,他説,公證作為司法證明活動,既要嚴格執行公證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也要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則,站在人民羣眾的角度,換位思考,設身處地考慮如何讓羣眾更方便,用其更易接受的方式方法來開展公證服務。

“考慮到公證服務的特點,要保留合理的證明材料,避免為不真實、不合法的證明事項出具公證書,也要清理不必要的證明材料,減少或減輕當事人的負擔。”熊選國説。

比如,這次《意見》中就要求全面推行公證證明材料清單管理。“也就是説,公證需要哪些證明材料要實行清單制,堅決清理沒有明確法律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依據、不必要的證明材料,凡是能夠通過個人有效證照證明的、能夠通過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核驗的證明材料,不得讓當事人重複提供,杜絕循環證明、無謂證明。”熊選國説。

“我們將梳理法律關係明確、事實清楚的高頻公證事項所需的證明材料清單,在今年8月底向社會公示。8月底之前,司法部、公證協會將把這些高頻使用的公證事項所需要當事人提供的證明材料清單向社會公佈,以後要適時動態調整、增加。”他補充説道。

(編輯:富文佳 許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85 字。

轉載請註明: 公證證明材料清單制度2021年底將得到普遍落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