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西藏軍區某炮兵旅組建高原女子飛行班,這羣平均年齡不到22歲的女兵走出大學校門,在海拔4600多米的的訓練場上逐夢天際。
這羣女兵有怎樣的故事?請跟隨筆者,一起探尋高原女子飛行班女兵的成長曆程——
無人機從高原雲層之上飛掠而過,如矯健的雄鷹在天空翱翔,“火箭筒成功脱落!”指揮設備裏傳來好消息。可在此之前,女子飛行班的發動機檢測員袁媛差點因工作疏忽,導致無人機無法在預定時間正常起飛。
無人機實飛前,女兵們要對無人機各個部件、配件和線路進行詳細檢查。袁媛負責發動機檢測、節氣門調節和燃油加註等工作,那次她完成所有檢查工作,唯獨沒有查看備用加油管是否攜帶。
眾所周知,西藏高原環境對人體機能和裝備戰技術性能有很大影響。袁媛喘着粗氣給無人機加註燃油,偏偏這時油管突然裂了,需要使用備用加油管。她想當然地認為備件就在車上,於是三步並做兩步去取備用加油管。
跑了個空的袁媛慌了,任務迫在眉睫,加不了油,無人機就無法在預定時間正常起飛。怎麼辦?她找來纏繞工具勉強“補好”裂開的油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趕在實飛前加註完燃油。
“哪怕少一顆釘子都可能導致失敗,更何況我忘帶的是油管。”演習覆盤時,袁媛懊惱不已。
高原從軍,媽媽本以為袁媛會留在上海當兵,沒想到卻來了西藏。火車開動的那刻,袁媛透過車窗清晰地看到爸爸眼角的淚花,那是她第一次見爸爸哭。
和袁媛一樣,女子飛行班飛行控制員楊春妹也是獨生女。“在父母的寵愛下,我就像温室裏的花朵。”説起當兵的緣由,楊春妹説想離開父母温暖的港灣,去乘風破浪,去收穫強大。
“不出所料,我的體能差到不能再差。”第一次3公里考核,楊春妹用了半個多小時,戰友調侃她:“我走路也用不了這麼久。”
成長路上跌跌撞撞。楊春妹愧疚拖了班級的後腿,班長安慰她:“不急,只要肯吃苦,是可以練出來的。”楊春妹謹記這句話,每次訓練都會給自己設定個小目標去突破。
鳳凰涅槃,楊春妹的體能逐漸提升。“雖然還沒有達到優秀的標準,但我會不斷努力。”言語間,楊春妹語氣堅定。作為國家“雙一流”大學的畢業生,她自學能力強、掌握知識快、學習效率高,很快掌握了飛行控制員專業的相關知識,成為戰友眼中合格的女兵。
訓練場上的楊春妹,每一遍流程都認真到位,每一個動作都紮實清晰。無人機衝向雲霄時,楊春妹自豪地笑了:“那刻,感覺藍天白雲下的格桑梅朵,都是為我而盛開。”
因理想走上高原、因信念堅守高原的,還有河南籍女兵閆柯。兩年前,22歲的她向開封大學提交了休學申請,這個決定讓老師和同學都感到意外。
相比校園生活,當兵的日子是要吃些苦頭的。新訓伊始,閆柯3公里、戰術訓練和手榴彈投擲課目考核的成績都不盡人意。從大學裏“逢考必過”,到訓練場上“次次落榜”,受挫感讓她幾近崩潰。
“失利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否定自己。”閆柯跟自己槓上了,她專挑弱項下手,把課餘時間花在和泥土“打交道”上。終於在兩個月後,她3公里跑進了優秀線。
然而,閆柯很快又遭到另一個挫折——疊無人機回收傘,她們4人要2、3個小時才能疊好一頂。
“飛行傘有32頁很薄的傘葉,32根很細的傘繩。”閆柯説,她們要檢查整理每一頁傘葉、按順序理好每一根傘繩才能將飛行傘摺疊入包。如果在摺疊過程中,有一頁傘葉不小心掉落或某一根傘繩打結,即使疊到最後一頁還得重新再來。
不知經歷多少失敗,反覆訓練了多少回,閆柯和戰友們鉚足了勁兒“提速”,終於在實飛前,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疊好一頂傘。
去年還是無人機“小白”的閆柯,如今變身專業“大拿”。安裝脱落節,她5秒鐘裝好12顆鋼珠;起吊飛機,她5分鐘內便可完成……
“我是戰士,我有我的使命。”回憶軍旅征程,女子飛行班的女兵們褪去了稚氣,為守護祖國邊關和人民生活,一往無前!
作者:傅德旺、劉恆武、蘇比·艾合買提
攝影:李倫、穆明鑫、潘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