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評論員楊於澤
隨着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的加快推進,武漢正在發生兩種輻射、外溢效應:一是圈內城市在產業鏈、產業上對接武漢,二是部分武漢高校,特別是一些高職院校開始遷到周邊圈內城市,或到周邊城市建設分校。兩種效應看起來互不相干,實際上卻是大勢所趨。
從產業鏈與產業來説,武漢規劃重點發展“光屏芯端網”新興產業,近兩年武漢自身在強鏈、補鏈、延鏈,而城市圈城市也在與武漢對接,一些行業巨頭紛紛在武漢城市圈城市佈局落子,投資規模、形成的生產力也是相當可觀。
跟隨這種製造業趨勢的,是圈內兄弟城市對受過職業教育、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工人的需求將會呈現爆發式增長。從湖北全省看,過去對技術工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武漢、襄陽等城市,即使是武漢周邊城市,產業偏重傳統制造業,需要的主要是熟練工人。但隨着“光屏芯端網”產業在整個城市圈的集聚,高水平的職業教育將提上圈內城市的議事日程。
有趣的是,武漢近年已經出現高校外遷或者到周邊城市拓展辦學空間的趨勢。網上有一份表格,聲稱武漢有17所高校已經在武漢周邊城市建設新校區,或者正在給新校區選址,少數高校實施的是整體搬遷。比如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原在光谷,現已搬遷到鄂州;武漢輕工大學已與孝感簽訂協議,計劃在臨空經濟區投資40多億元建設新校區。
這些高校在武漢城市圈拓展,可以獲得更大發展空間,這種趨勢也暗合了武漢城市圈製造業在圈內城市佈局的趨勢。根據湖北省委省政府部署,武漢城市圈同城化要形成研發在武漢,轉化在城市圈、在全省,主鏈在武漢,配套在城市圈、在全省,融資在武漢,投資在城市圈、在全省的產業發展格局。在這種產業發展格局下,對技術工人的需求在整個城市圈,相應的高職教育也要跟上新現實,走出新路子。
現在有一個共識,是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其實職業教育也需要圍繞產業鏈佈局。有人可能覺得,職業教育完全可以在武漢完成,畢業生再到圈內城市就業。但我們要看到,職業教育須與地方產業、企業建立更緊密聯繫,並結合地方產業屬性形成辦學特色。
高職院校在圈內佈局,武漢理應給予支持甚至鼓勵,城市圈內城市則應積極吸引落地。圈內城市本來就有高職院校,但能夠爭取更多院校落户,對於當地經濟發展,增強文教氛圍絕對是好事。職業教育的這種空間調整,武漢並不失分,對城市圈整體也大有助益。
【編輯:鄧臘秀】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户端。
【來源:長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