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芬:香港“50年不變”進程過半,選改是“外科手術”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白雲怡 陳青青】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1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此次香港選舉制度改革是對1997年至今二十餘年間特區情況一次“檢視”,也是在奠定未來25年甚至50年特區發展的方向。她表示,國家過去大多以“維持現狀、達成妥協”的方式處理香港存在的諸多問題,以實現“和平迴歸、繁榮穩定”的目標,但隨着內外情況的變化,未來香港問題將不再能以此種方式處理。

梁美芬解釋説,1997年香港迴歸後,為落實基本法中“維持香港現狀”的原則,中央一直不想直接出手,寄望於香港能自己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並定下“一個天空,一條底線”兩個原則,即充分的空間和“一國兩制”的底線。倘若香港能在行政、立法、司法等方面都守好這兩個原則,原不需中央為香港去做任何事情,“但長期以來,香港一直強調‘天空’,也做得不錯,但在底線上並沒有守穩。”

她直言,在過去幾年中,香港不但未能解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等自身問題,更在多個方面變得更糟:一是香港經濟成功的精髓法治精神遭到嚴重破壞;二是香港曾令人羨慕的行政效率幾近癱瘓;三是香港引以為豪的社會文明在對內地同胞的敵視中黯然失色。因此,當今天“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走到半程時,有必要對過去治港方式進行一次“中期檢討”,並對特區政制動一個“外科手術”,以使“一國兩制”能更好走下去。

自全國人大開啓香港選舉制度改革進程後,港內也出現各種輿論,其中不乏對這一決定合法性和是否符合基本法的質疑。梁美芬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有部分反對派人士聲稱,基本法中並未有“愛國”的要求,這實是非常無知。她反問稱,一個人若要參與政治管理、掌握政權、決定重大政策和公眾利益,怎麼可能不熱愛並效忠自己的國家?

她進一步解釋説,何況基本法在第104條也有規定,“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擁護”是一個主動的態度,“效忠”則意味着不能作出傷害國家、香港利益的事情。“‘愛國者治港’原在基本法中的體現一直存在。”

“其實,執政者必須效忠國家,在任何地方都是一件不需要説出來的事情,正如廣東話有句俗語,‘畫公仔唔使畫出腸’,畫一個小人兒不用把腸子也畫出來。只不過在香港扭曲的環境下,有人一定要試圖鑽這樣的漏洞”,梁美芬稱,所以此次國家不得不用極高層級的立法,警告這些反中亂港分子,未來不要再試圖利用這種漏洞。

特區選舉改革啓動後,香港反對派未來是否還有生存空間?該如何看待香港民主發展的前景?梁美芬對《環球時報》記者指出,2005年和2015年,中央兩次很有誠意推動政制改革,反對派都沒有好好把握機會,堅持必須百分百按照自己的方案走,不肯做出任何妥協,亦不容許愛國者在香港政治生態中發揮更大影響力。後來更把立法會和區議會變成政治鬥爭的平台,試圖癱瘓特區政府和社會,甚至要求國外製裁香港。“反對派走到今天的局面,不應質問他人,而應問問自己到底做過什麼。”

梁美芬也同時表示,任何一個政府都需要有監督,需要有不同的聲音,相信香港未來也會繼續具有這樣的包容性。倘若有反對派人士自問沒有做過傷害國家和香港利益的事情,當然可以勇於報名參選,倘若的確沒有違背底線,相信也可以獲得提名。“我也是競選出身,知道遇到好的對手,可以促進政府施政。但倘若對手一進場就打人,這就沒有意思了。需知不同的聲音是為了建設香港,而不是破壞香港。”

梁美芬認為,國家通過這次選舉制度改革並非只要處理“攬炒派”,因為通過國安法和香港本地公安條例,已足以應對政治和街頭的“攬炒派”。但國家還希望香港有更多發展,解決特區政治、經濟、社會等更多深層次問題,並使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因此,選舉制度改革的另一大目標,更是要從愛國愛港羣體中吸納更多專業人士,擴充特區管治團隊。相信未來無論是選舉委員會還是立法會,都將不會有任何一方力量有過大影響,香港的政治生態將會更健康,亦更有利於行政主導和民生改革措施的推進。

至於基本法中有關普選的最終目標,她直言,倘若“愛國者治港”能好好落實,未來條件成熟,未必不能再向基本法中的普選政治目標推進。“但現時香港應先做好自己的事,現在很多基本的事都還搞到亂七八糟,譬如出現2019年那樣的情況,還怎麼繼續推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50 字。

轉載請註明: 梁美芬:香港“50年不變”進程過半,選改是“外科手術”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