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特別期望長大能夠去看看外面多彩的世界。可有一天當我們真正的成年,走過車水馬龍的街頭。當夜幕降臨燈火闌珊,你是不是也如我一樣,在某一個時刻特別想回到過去。
有時候感到生活真的很累,彷彿用盡了全力。只能短暫的歇腳,然後我們又要背起沉重的包袱,努力的前行。
成年人的世界裏沒有容易這個字,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都有着屬於自己的壓力。
看着窗外雲聚雲散,感嘆四季悄然滑過,經歷了世間的種種,我們的內心總會生出無限的感慨。
曾經那個和你一起長大的小夥伴們,不知道何時早已走散在天涯。曾經那個你發誓要娶的姑娘,如今早已成了別人的新娘。時間總是猝不及防悄悄的帶走了我們的一些東西。
一路走過人生輾轉,有一天我們終於明白,原來生活是五味雜陳的,只有品嚐了苦的滋味,才能記住甜的感受。
原來有一天避開熙攘的人流,我們的內心最希望得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安寧。那一刻或許別人説你是孤獨的,但是我知道你在享受着自己的孤獨。
每個人的人生都以不同的方式呈現,或許有的人一帆風順,扶搖直上。或許有的人歷經磨難,依然生活艱辛。但不管是怎樣的生活狀態,在忙碌的同時,我們都應該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空間。
自己安靜的待着,是一種看似孤獨的狀態,卻是愛上生活的開始。因為那一刻你的內心是享受的,你沉浸在只屬於自己的寧靜時光裏,淡泊安寧。
在這個網絡覆蓋的數字時代,如果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會有多少人感覺到自己都要活不下去了呢。
不管是在朋友的聚會中還是在其他場合,大家都在不停的看手機。就算是在用餐的時候,大家也會時不時的低頭看一眼。
這種狀態造成很多人不管是在生活或者工作中,都很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與朋友之間的交談碎片化了,自己的時間也碎片化了。
因為網絡,很多人的行為都有點失控。網絡時代帶給我們一個全新快捷的世界,但同時我們每天依賴手機時又產生了更深的焦慮。很多人已經做不到獨處,哪怕安靜的待上一會兒也很難做到。
現在想要拯救還來得及,我們應該學會放慢步伐,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尋覓到一段寧靜的獨處時間,守護住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創造力。學會在生活中享受獨處,愛上孤獨。
不要太在乎一些人,有時候越在乎,越卑微。強行的去融入一個不適合自己的團體,我覺得還不如自己安靜的待着。
我前幾天看了一個日本治癒影片《澄沙之味》。影片是著名女性導演河瀨直美治癒系的代表作。
影片講了在一個城市的角落裏,有一家銅鑼燒專賣店。門口種植着漂亮的櫻花。僱傭的店長曾經因誤傷他人進過監獄。
這一天有一個叫德江的老太太看到招聘廣告,帶着自己做的豆沙來應聘。因為做的比店裏賣的還要好吃,所以留了下來。但她卻是一位身患重病的老人,後來離開了人世。她當時為什麼來應聘呢?因為路過時看到了店長憂傷的眼神。
這個老人無兒無女卻對認識的人都温情,她的生活充滿了苦難。可她的內心卻温暖如陽光。她經常和自己説話,和天空中的雲,和風中的樹木,和飄落的櫻花,訴説着自己的心情。
其實如果你不想和別人傾訴時,真的可以像影片中的老人一樣,選擇和自己的內心來交流,向世間萬物傾訴喜怒哀樂。
這只是一個表面的形式,它更多的是我們內心情緒的一種疏解和放鬆。只有把壞的心情趕出去,好的心情才會重新住回到心裏來。
現在有很多人會把自己作為微信好友,有時會把心裏想説的話發給自己。也有人一直保持着寫日記的習慣。
熬煮生活,愛上孤獨,真的像電影裏熬煮紅豆一樣。火候不能太大,要輕輕的去翻動,日子不能急躁,要過的不徐不緩。心情也不能抑鬱,要學會自我調節。
我所理解的孤獨,其實是一個人的狂歡。當你培養了與自己獨處的能力,內心便不會焦慮。不僅能享受一段安靜的時光,還可以自省一下以前的行為。
復旦名師陳果説,孤獨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當你找到它時,你就可以脱胎換骨。的確如此,孤獨讓一個人暫時遠離間紛繁的熙熙攘攘,內心清明而找到方向感。
真正懂得享受孤獨的人,往往對人生有着更深的詮釋。當有一天你愛上了孤獨,你也就真正的愛上了生活。
作家白落梅在書籍《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樣温情的寫道: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儘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濤聲依舊,只要我們消除執念,便可寂靜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