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作為最早獨立的黑人國家,海地屬於拉丁美洲,位於海地島的西側,東部與多米尼加共和國接壤,西與古巴、牙買加隔海相望,北瀕大西洋,南臨加勒比海,面積約2.8萬平方公里,首都為太子港。海地總人口約394萬,其中非洲黑人奴隸後裔約佔95%,其餘為歐洲移民後裔及混血人種。海地本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從1492年開始先後淪為西班牙、法國的殖民地,直到1804年才獲得獨立。
杜瓦利埃臨死前把兒子扶上總統寶座
由於海地內部各族羣和派系眾多、利益衝突嚴重,再加上英法美等大國的干涉和侵略,導致該國長期遭受外敵入侵、內戰和軍事政變的困擾,政局長期動盪不安。1957年,前衞生部長弗朗索瓦·杜瓦利埃在美國的支持下出任總統,就此開啓杜瓦利埃家族對海地長達29年的獨裁統治。而本文的主人公讓-克洛德·杜瓦利埃,正是弗朗索瓦·杜瓦利埃之子。
小杜瓦利埃年輕時對政治絲毫不感興趣,而是痴迷於賽車、足球和追逐美女,是一個十足的紈絝子弟,似乎根本不具備成為合格總統的潛質。然而,不管小杜瓦利埃是否情願,他還是在1971年2月被病入膏肓的父親捧上總統寶座,當時年僅19歲。兩個月後,老杜瓦利埃病死,小杜瓦利埃正式宣誓就職,由此成為全球迄今為止最年輕的總統。
小杜瓦利埃是個殘暴貪婪的獨裁者
小杜瓦利埃上台之初,實權掌握在母親西蒙娜和大姐馬裏耶手中,但母女倆的政治觀點迥然不同,並在她們身邊逐漸形成兩大對立的政治陣營-“恐龍派”和“現代化派”,相互間爭權奪利。小杜瓦利埃雖然年幼,但卻是個天生的權謀高手,很懂得利用兩派之間的矛盾,來鞏固自己的權勢,而一旦他坐穩位子,勢必會毫不留情地清除這兩大派別。
等到1981年3月,小杜瓦利埃已經徹底解散兩大派別,由此成為海地真正的統治者。小杜瓦利埃掌權後,沿襲父親採取的親美政策,並在國內推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得海地一度出現經濟增長、百姓生活改善、社會氛圍和緩的局面。然而,這種局面並未維持多久,受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僅過了兩三年時間,海地經濟便出現大滑坡。
海地民眾在控訴小杜瓦利埃的罪行
經濟形勢的惡化和失業率的增加,導致民眾不滿情緒與日俱增,針對小杜瓦利埃的抗議活動逐漸增多。對此,小杜瓦利埃沒有采取對話、和解政策,而是訴諸於暴力,通過軍警、伏都教民兵和通頓馬庫特(準軍事組織)嚴厲鎮壓民眾的反抗。有相關報告顯示,在杜瓦利埃家族統治的29年間,竟有超過10萬名海地民眾被槍殺、拷打、拘押或流放,其中大多發生在小杜在位期間。
在實行高壓、殘暴統治的同時,小杜瓦利埃還大肆侵吞國家財產,由此聚集起高達9億美元的資產,佔國家財富總值的90%(1976年數據)。一邊是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百萬饑民,一邊則是富可敵國的總統家族,如此嚴重不公的現實,讓小杜瓦利埃無疑坐上了“火山口”,註定要被推翻。
海地騷亂
儘管小杜瓦利埃的鎮壓力度不斷升級,但反抗獨裁政府的運動卻仍然高漲,並在1986年2月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大抵抗。面對着民不畏死的局面,軍隊的立場發生動搖,將領們紛紛呼籲小杜瓦利埃辭職,而美國也撤回了對他的支持,並公開敦促他下台。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小杜瓦利埃被迫宣佈下野,隨即攜帶家眷、1億美元現金,倉皇逃往法國避難。
起初,小杜瓦利埃在法國繼續過着奢華的流亡生活,但僅過了7年時間,妻子米歇爾便狠心拋棄他,並捲走大部分資產飛往他國。賠了夫人又折財的小杜瓦利埃,由此變得一貧如洗,只能靠追隨者的接濟勉強度日。2011年,不甘寂寞的小杜瓦利埃冒險回到海地,但剛下飛機便被逮捕,並被法庭指控犯有侵吞國有財產、使用酷刑和謀殺等罪名。
馬爾泰利會見小杜瓦利埃(右)
正當海地大部分民眾期望小杜瓦利埃得到正義懲罰時,時任總統馬爾泰利卻宣佈對他進行大赦,但作為交換條件,他不能再從事跟政治相關的活動。就這樣,在馬爾泰利政府監視和昔日追隨者的保護下,小杜瓦利埃在首都太子港靜養晚年,直到2014年3月因心臟病突發去世,終年63歲。罪行累累、貪得無厭的小杜瓦利埃,最後卻擺脱正義的審判、得以善終,實在是令人氣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