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多問一句話,孩子脾氣少一半

一大早起來,就看到4歲兒子和我媽在客廳對峙。

初春微寒的天氣,兒子只穿了件藍格子的襯衣站在牆角,我媽拿着他的紅色毛衣,壯烈得像要炸碉堡。

“非要穿這件襯衣,外套也不肯穿,感冒了怎麼辦!這小孩怎麼這麼不聽話!”老太太朝我大聲抱怨,“太任性了!得好好管管了!”

老的快炸,小的快哭,局面可以説是很危急了。下一步大概就是我媽表示要回老家去,不幫我管孩子了……

(中年婦女的日常,你們也都很眼熟吧?)

還好我剛睡醒情緒比較穩定,想着先問他:“天這麼冷你幹嘛要穿這個襯衣?”

結果,兒子拿出一本繪本,是昨晚的睡前讀物,翻啊翻啊翻:“媽媽你看!我就是這輛動車!”

畫面上正好是一輛藍白相間的動車,圓頭圓腦,真的跟我兒子挺像。

“我今天就要當這輛動車!我就要穿這件藍色衣服!”他大聲宣佈。

這就好辦了嘛!

“你知不知道這個動車有聖誕特別版?”我説,“就是穿紅色毛衣的特別版喔!”

(此處省去若干汪汪隊聖誕版如何如何的描述)

這下他要穿紅毛衣了,簡直迫不及待。

外婆猶自憤憤,覺得我慣孩子,我勸她,“要用他能理解的方式對待他啊!”

仔細想想,局面搞僵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隔了一兩天,家裏發生了另一件事。

兒子自己坐在小桌子邊吃飯,地上掉了一勺飯。

老公走過去,略帶埋怨説,“你怎麼把飯菜掉地上了。”就蹲下要動手收拾。

這時候,兒子幹了件特別招打的事情:他又舀了一勺飯,把勺子一斜,飯掉到地上了。

這下不得了,在男人看來,這就是赤裸裸的挑釁啊!

“不好好吃飯就不要吃了!下午我們出去玩不帶你了!再這樣我不喜歡你了!”

這些話太耳熟了,簡直是基因裏自帶的,我們這代人,小時候都被爹媽這麼説過吧?真是不需要經過思考就能順嘴冒出來。

小孩能怎麼辦?當然是嘴巴一癟,哭了。

我走過去先抱住兒子。再次激怒了男人:“都這樣了你還護着他!再慣慣壞了!”

每到這種時候,老人就會開始護短。

我媽及時出場攪局:“哎呀小孩子哭成這樣了,你不心疼我心疼哪……”全忘了自己之前還言之鑿鑿這小孩要管教了。

好了,局面又再度危急了,一個搞不好就要捉對廝殺了。

(雞飛狗跳的家庭日常,你們也很眼熟吧?)

還好我剛吃飽飯情緒比較穩定,想着先問他,“你幹嘛要故意把飯倒到地上?”

“爸爸問我怎麼把飯掉到地上了,我要示範給他看是這樣掉到地上的啊!”小孩抽抽噎噎地説。

(此處省去若干我給他講道理的描述)總之我告訴他幾件事:

1.浪費食物是不對的;

2.爸爸的表達方式不對,他不是不喜歡你,是希望你知道不應該浪費食物;

3.飯掉在地上弄髒了,現在我們一起收拾好。

感謝我穩定的情緒,家裏所有人都被滅火了。

這兩件事情放在一起,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思考點。你們看,外婆和爸爸犯的錯誤,是不是大家最容易犯的:

在你要求孩子聽話前,你有沒有先聽一聽孩子要説的話?

很多時候,我們都太着急了。急於讓孩子服從,急於給孩子立規矩,惟恐不夠嚴厲,失了威信,將來更難管教。尤其是孩子頂嘴了、故意做些更讓你生氣的事情了,比如:孩子不肯穿外套,把飯打到地上,那簡直就更不得了了——熊孩子都開始挑釁咱當爹媽的權威啊!

等一下,難道這個時候,我們最重要的就是塑造出一個“聽話”的孩子嗎?

急着管教孩子、急着維護自己的“家長權威”,卻不能留出一點時間來,先聽聽孩子怎麼説,這是中國家庭裏最常見的育兒僵局。什麼“共情”啦、“尊重”啦,這個時候就都被拋到九霄雲外了。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的想法和意願,真的會和大人完全不同。”這句話,説起來輕鬆,做起來還真不容易。

當我們出現衝突的時候,不要把精力用於彼此的對抗,或者擔心誰輸誰贏,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上,尋找一種方法,讓我們的個人需求得到尊重。——這是美國家教類暢銷書《如何説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説》裏提到的一個重要觀點。當你太着急教育孩子,把溝通的渠道堵上的時候,就會一次次錯過了聽到孩子怎麼説的機會。

我們總是責怪孩子不聽話,可是又有多少時候,我們有蹲下來抱着孩子,先問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麼、聽聽他的話呢?

“聽話”這個詞,本就不該成為對孩子的形容詞,而應該成為親子溝通的一種途徑:彼此聆聽,用聆聽去交流,不是誰對誰規則的強加,而是父母與孩子之間一條可以一起並肩行走的道路。

其實很多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方法,也同樣的適用於孩子——當你把孩子看做一個獨立的人來相處,越瞭解,就越容易。越尊重,就越順利。

請記住,沒有一個壞孩子。除非大人要這樣定義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71 字。

轉載請註明: 家長多問一句話,孩子脾氣少一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