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包裹似冷鏈運輸?專家吳尊友告訴你如何防止新冠病毒趁“冷”而入

  11月15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關於對高風險進口冷鏈食品實行中轉查驗的通知》,相關中轉查驗從今天11月16日零時起實施。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在接受本台專訪時表示,新的研究發現,原本以為只有冷鏈運輸環節作為新冠病毒載體,實際上進入冬季以後,很多貨物運輸在低温環境下也產生了類似於冷鏈運輸的傳播環節。所以,除了冷鏈以外,其他涉及到國外的貨物也應該加強檢測。那麼,如果有海外的貨物被新冠病毒污染了,它們傳染給人的概率大嗎?就此,我們再次採訪了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來聽聽他的介紹。

  境外物品成為新冠病毒載體需要特定條件 傳播概率取決於污染量多少及人員接觸頻率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 冬天低温環境,它類似於冷鏈運輸的環境。物品會不會造成傳播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污染量的多少,污染嚴重傳播概率高,污染不嚴重傳播概率小。第二個因素取決於人員接觸的頻率,接觸頻率高,多次反覆接觸感染高率就高,如果是偶爾接觸一次,概率就小。

  海淘有收到被病毒污染包裹的風險 用酒精擦拭包裹 處理後要洗手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 海淘確實有收到病毒污染包裹的風險,像這樣一個情況下,如果要減少風險,可以採取收到包裹以後,用含酒精的濕布濕紙擦拭外包裝,處理完包裹以後要洗手,不能直接接觸包裹的手去做摳鼻子揉眼睛這樣等一些動作。所以注意手衞生,應該還是可以安全的去淘寶。

  接觸境外包裹的快遞人員屬感染高風險人羣 涉傳遞境外包裹的快遞員需定期做核酸檢測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 對於傳遞境外包裹的快遞員來説,他們就類似冷鏈或者是境外物品的裝卸工,他們會多次長期反覆接觸境外的包裹,所以説他們是高風險的感染人羣。在作業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戴口罩,注意手衞生,在手沒有清潔以前,不要觸摸臉、鼻子、眼睛這些部位,下班以後一定先洗手,同時要定期做核酸檢測,所謂的定期應不少於一週一次檢測。如果是國內的快遞員沒有必要按照每週做核酸檢測這樣一個要求,同樣,因為快遞員接觸的人羣比較多,萬一有感染的話,傳播的範圍也比較廣,所以加強個人的防護,定期進行檢測也是有幫助的。

  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兩份工作指南,對港口和冷鏈食品運輸的防疫工作進一步規範。指南要求,在冷鏈物流過程中,不能使貨物直接接觸地面,司機及隨行人員應當避免與門衞值班員、工作人員有不必要的接觸。港口工作人員儘量避免與船員發生直接接觸,進口冷藏集裝箱拆箱作業中,人員應相對固定,至少每週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84 字。

轉載請註明: 海淘包裹似冷鏈運輸?專家吳尊友告訴你如何防止新冠病毒趁“冷”而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