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郯城非遺文化“魯南五大調”傳承孝德300年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綜合

“風蕭蕭,雲清天淡,芳草茵茵,馬陵山上景色秀。水藍藍,依依煙柳,漠漠層林,傳來鹿鳴呦呦,弓箭滿弦搭在手,老獵户哇滿面疑雲緊鎖眉頭。高堂年邁又逢雙目有症候,需求鹿乳來治救。身穿綠鹿衣只深山走,鹿羣取乳堂前奉進解憂愁......。11月12日,郯城縣馬頭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演出活動,在馬頭古鎮戲台再次上演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魯南五大調”《鹿乳奉親》。這一孝德故事傳承至今300多年,廣泛傳頌着中國故事。像當地韓勤彩、宋保印、姜玉真、王秀蘭等“中國好人”先進人物不斷湧現,優秀故事在古郯大地廣為傳播。

“魯南五大調”屬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也稱淮調、五大調、郯馬調,距今300多年,是活躍在以郯城馬頭鎮為中心,餘韻遍及整個魯東南,甚至傳播到魯北廣饒和江蘇連雲港等地的一種民間曲調。 郯馬五大調不同於一般民歌,演唱者手持樂器,除了吹管樂器之外,邊演唱邊伴奏,吹、拉、彈、打併重。尤其是演唱者,一面手指靈活的輕捻一雙竹筷,或敲、頂、擦邊瓷碟,一面嘴裏唱着悠揚婉轉的曲子,敲打出的響聲與奏樂歌聲融為一體。唱詞高雅雋永、歌聲跌宕起伏,在平實徐緩的伴奏中,一幅幅反映社會生活、民間故事的畫卷,以一種輕快、酣暢的敍事方式向觀者娓娓道來。其姿勢優美,形式活潑,別具—格,頗有飯後茶餘自娛自樂的興致。高軍 攝

【來源:齊魯壹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