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更換SIM卡、指紋解鎖,到編輯主屏、上網購物和導航……一套由社區老人和社區共同編寫的《社區居民智能手機操作指南》問世後,迅速推廣到75個社區。詳細講解了300多個問題的“操作指南”幫助老人跨過一道道智能技術關卡,也幫助他們輕鬆跨入網絡新生活。
李靜馨(右一)正在指導其他老人使用手機。
智能曾是翻不過的一道坎
在石景山區海特花園家中的李靜馨老人正捧着智能手機邊玩“歡樂鬥地主”,邊與好友發微信語音。
“我這兒打牌、聊天兩不耽誤。”66歲的李靜馨説,“別看現在玩得這麼熟,可在半年前,功能複雜的智能手機可是擋住我網上生活的一道過不去的坎兒。”
李靜馨老人還記得,每次求助別人教她使用智能手機,都會劈頭蓋臉地被數落一頓。“你會給家裏人發文字就行了,朋友圈裏的鏈接可不要亂點。付款功能你別學,以防被電信詐騙。支付軟件和購物軟件太複雜,你需要買什麼就跟我們説……”
“開始我也覺得家人説的有道理,對老年人來説能打個電話、發條信息就行了。可疫情期間,我發現不會用智能手機太不方便了。想用手機在網上買一些生活用品,可點開購物軟件時,卻無從下手。好不容易選了商品,卻找不到‘付款’按鈕……”李靜馨坦言,幾次網購後,不僅沒掌握智能手機操作技術,反而對於網絡漸漸心生恐懼。
“我們老年人可不想拖累家人,更不想與時代脱節。”對此,不少老年人都有同樣的感觸。
“操作指南”解決了不少麻煩
就在李靜馨老人還在苦苦思索怎樣學會使用智能手機時,一套編寫完成的《社區居民智能手機操作指南》進入了石景山的各個社區。
“社區要開課了,輔導所有的老年人學會智能手機的使用方法……”聽到這個好消息,李靜馨馬上報了名。
“大爺大媽,你們先不要着急把屏幕點亮,大家先觀察手機,找到SIM卡在哪裏?應該怎麼取出來?”第一堂課,石景山區賽蘭德社會工作事務所的工作人員從最基本的操作開始講起,老人們也認真地學習。
三天課程,工作人員從SIM卡講到如何更換手機壁紙,從添加聯繫人到攔截騷擾信息,再到後來的微信、購物軟件、導航軟件的使用,老人們不僅學到的東西越來越多,需求也是五花八門。經過授課,李靜馨等老人不僅將微信的功能全部掌握,而且還學會了使用手機購物、外賣點餐、打車等軟件。“這些東西其實並沒有完全記住,一段時間不用還是會忘記,但是有了這本‘操作指南’就不用再麻煩別人了。”學會了智能手機之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變得更豐富多彩了。
新版“操作指南”年底完成
《社區居民智能手機操作指南》的編寫者之一、74歲的劉慶忠老人説:“幾年前,一張手機説明書,卻難住了曾經搞過科研的我,也讓我下決心編一套讓所有老年人都能看懂的智能手機操作指南。”
於是他找到賽蘭德社會工作事務所社工李光源,兩人進行了分工。劉慶忠提出各種問題,李光源編寫答案,並配上各種截圖。
“連手機解鎖都不會。”“手機有時候突然就黑屏了,有時候沒聲音了,應該怎麼調整。”……除了這些基礎的問題,也有老人問出“手機購物之後,怎麼挑選配送時間”?為了編好這套“操作指南”,事務所的社工走訪了石景山區內大部分社區,收集老年人對於智能手機的需求,很快《社區居民智能手機操作指南》就編好了。
分為上下兩冊的“操作指南”,詳細介紹了手機的各項功能和微信的基本功能,以及微信錢包、公眾號、購物軟件、網上掛號、導航等軟件的使用。全書回答了300多條手機使用中常見的問題,並有圖標一一對應註解。
石景山區蘋果園街道海特第三社區老人很多,使用智能手機的需求也很大。如今有了“操作指南”,社區內有近一半老人很快掌握了智能手機的基本操作。
石景山區民政局社會組織科科長劉青告訴記者,目前賽蘭德社會工作事務所已將《社區居民智能手機操作指南》帶到了石景山區5個街道的75個社區,服務老人上千名。通過這個項目,不僅區內老年人更好地掌握了智能手機的應用,無形中也推進了社區智能養老的進程。
李光源直言:“‘操作指南’的編寫速度永遠也趕不上智能手機更新換代。目前新版本的‘操作指南’正在編寫,年底就可以完成了。”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張羣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