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中國扶貧第一村”的福建赤溪村有哪些傳奇的故事?風景秀美的霞浦,漁民們的一天是什麼樣子?到四川大涼山中的喜德縣當一次“志願者”是何種體驗?
正在播出的少兒節目2020《最野假期》裏,5名隊員從被譽為“中國扶貧第一村”的福建省赤溪村出發,走進祖國的壯闊天地。觀察、參與、思考、感悟,孩子們走出熟悉的城市,親近廣袤自然,在一段段旅途中,感受各地獨特的風土人情,領略與眾不同的鮮活故事。
“第一次也可以!”
親歷體驗收穫成長突破
白茶細分為哪些品種、霞浦特色小吃“閩南糊”怎樣做成、“灘塗”指的是什麼地帶、海帶和龍鬚菜如何養殖、“過林卡”是什麼……在2020《最野假期》裏,孩子們帶着探索的內心觸碰未知,透過好奇的眼睛學習新知。
走過一個個鄉村、認識一個個朋友、聆聽一個個故事,孩子們的腳步邁向遠方,更多的見聞裝滿行囊,他們的人生也增添了越來越多的“第一次”與“初體驗”。當親眼看到書本中描繪的海上日出、品嚐過口口相傳的舌尖美味,真實的感受讓知識更加內化於心,深深紮下根來。少年們一路行來,一路體會,將山川美景與火熱生活一同留存心底。伴隨着每一次問答,孩子們收穫的不只是一個又一個新名詞,在向外逡巡的目光裏,他們拓寬視野,更增加着對國家、社會、自然和人生的瞭解。
2020《最野假期》以少年兒童的成長體驗為主線,引導孩子們用眼睛去發現,用心靈去體會,在行走中觸摸世界,在感悟中收穫成長。節目中,孩子們不僅是“觀察員”,更不是“觀光客”,每到一站他們都有自己的“任務”。
在赤溪村,孩子們分成兩組,分別幫返鄉創業從事茶葉電商的杜贏叔叔清點庫存、計算價格、打包發貨、計算營業額等一系列工作。看似簡單的數學題和體力活考驗着他們的團結合作能力與細心耐心程度。僅僅一個下午,孩子們就感覺辛苦,但對杜贏而言,繁忙則是生活的常態。親自動手、實地操作讓他們對創業的艱辛、勤勞的意義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
成長之路上,離不開不斷挑戰自我。扶貧小火車上,沒做過生意的孩子們主動幫王奶奶賣芒果,走過一節節車廂、使出渾身解數售賣,終於把最初無人問津的水果成功售出;在喜德縣中壩村做志願者,他們學着為年邁的村民安裝網絡電視;在霞浦,他們試着做小記者,採訪拍攝日出的攝影師……“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每一點新技能的達成,都讓孩子們又成長几分。
“沒事兒,第一次也可以!”節目中,這些少年面對挑戰,願意向前一步;遇到挫折,從不退縮放棄。對待自己,敢於突破嘗試;與人相處,總能釋放善意。在他們身上,有那些純粹、善良、美好的品質,也充滿青春的蓬勃朝氣。
“向幸福出發”
孩童視角見證脱貧故事
你覺得什麼是幸福?不同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2020《最野假期》節目伊始,主持人也向5名小朋友提出了這個問題。
“我的幸福就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玩什麼就玩兒什麼。”
“幸福就是用雙眼去尋找世界。”
“我覺得幸福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飯。”
“我認為幸福是一個人自我滿足的一種狀態。”
…………
孩子們給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在節目裏,他們也帶着這個問題,到旅程中的每一站尋找答案,“向幸福出發”。
飯桌上,當杜贏講起大學畢業後毅然回鄉創業,辦有機茶園、開設茶葉加工廠的故事,孩子們聽得入迷。在杜贏眼中,靠勤勞致富、用雙手打拼,能為家鄉做貢獻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在霞浦,普通的“閩南糊”小店多年來已經成為霞浦三沙鎮清晨的一種習慣,不畏風浪的漁民們靠海吃海,每年也有幾十萬的收入。霞浦縣下滸鎮黨委副書記陳華妹覺得,一心為百姓服務,讓養殖户能早日脱貧致富,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被大涼山附近居民們稱為“扶貧小慢車”的5634次列車,是大涼山人重要的交通線、生活線,更承載着他們的夢想和希望。常年搭載這趟列車售賣水果的王奶奶和李阿姨最大的幸福就是每天能把水果全部賣出去。
動人的經歷、平實的話語,每個人彼此不同的幸福感悟,共同組成“什麼是幸福”的答案。當小營員發出“幸福是用雙手創造出來的”感嘆,當孩子們聽到彝族姑娘唱起“幸福靠勞動實現,夢想用奮鬥加冕”……孩子們對“扶貧”與“幸福”的理解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具象深入。
2020《最野假期》將孩子們帶向田間地頭、山村海濱,目之所及不僅有未曾親見的壯美山河,更有充滿温情與力量的感人故事。有趣的活動、新奇的景色、質樸的講述將宏大主題包裹其間,少年們用腳步丈量出全新的體驗,而跟隨他們的目光,我們也得以透過屏幕,看到祖國的欣欣向榮與生活的日新月異,感動於那些洋溢笑容的幸福面孔,領略更多令人動容的幸福故事。(文 / 曹雪盟)
圖片來自《2020最野假期》節目組